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超市偷盗 切肤之痛1

鱼与飞鸟

积分:1136  联商币:28
  |   只看他 楼主

  前一段时期,两则有关超市偷盗的消息在众多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其一是成都一谷姓女子在超市偷了200元的化妆品,被超市工作人员责令“偷一买十”;其二是一位3岁的儿童在北京一超市偷拿了巧克力后,被质疑该不该接受处罚。

  或许,这样的争论已是老生常谈。超市这种现代商业业态被引入我国内地,已有20年;受到大小窃贼的重点“光顾”,也有20年之久。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看似不难的问题竟然得不到有效解决,以至于反反复复,常说常“新”,这是不是很不正常?

  20年治不了超市小偷的关键在哪里?借一位超市防损部负责人的话,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真正适用于超市偷盗行为的法律法规出台。法律不去管,执法部门懒得管,超市又没权管,正是管理和惩治规则上的缺失和疏漏,给超市偷盗者带来滋生繁衍的“大好空间”。正是这一超市偷盗问题背后的“问题”,造成了超市偷盗现象不仅无法禁止,而且愈演愈烈。

  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今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居民购物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城镇居民中,有80%每星期要到超市购物一次。超市商品大量丢失,必然要加大运营成本,并最终反映到价格上。也就是说,偷超市表面上是偷商家,实际上是偷大家。正因为超市偷盗是这样一个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性问题,本刊不惜拿出11页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力求能够探得一个“名堂”出来。

  作为一种开架销售的现代商业业态,20年来,商品失窃一直是超市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去年,全国零售业损耗高达25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超市被盗。仅北京超市业一年被盗货品就达2亿元。

  偷盗给超市带来重灾

  超市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我国。20年来,超市偷盗现象与超市经营如影随形。精明的商家们可以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规模也越做越大,但面对那些在超市里作乱的“三只手”却无可奈何,偷盗问题非但没被有效控制,反呈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北京超市行业每年丢失或被盗货品总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2002年我国零售业损耗高达25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超市被盗。

  超市偷盗触目惊心

  为了深入了解超市失窃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本刊记者于6月1日对全国的一些超市进行了采访调查。尽管每个超市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出,偷窃已经给超市经营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刊陕西记者站记者在位于西安市西门的人人乐超市了解到,当天共发生偷盗事件35起,全天损失约300元。防损部经理潘建国告诉记者,西门人人乐店平均每月遇到100多起偷盗事件,平均每起损失20元。家世界购物广场包括偷盗在内的非自然损耗,每天平均在5000元至6000元,春节期间每天的日损近万元。爱家超市的总经理虽不愿透露每天的商业损失,但表示:“如果一家商场每天的非自然损耗费能控制在千元以内,管理水平绝对很高了。”记者在上海家乐福了解到,警方在店内揪出了一伙家贼,一年来合伙偷窃金额达6万元。作为家乐福的营业员,他们盗窃物品大到空调、冰箱、热水器,小到电话、剃须刀、照相机、随身听,应有尽有。此外,上海某超市开业第一个月的营业额为60万元,但商品损耗却超过10万元,被迫歇业。

  北京华普超市总经理助理刘先生对记者说,保守估计华普一家店一个月要损失5万元至6万元,北京9家店一个月要损失40万元至50万元。

  本刊记者在哈尔滨波斯特超市调查到,该超市当天销售额30万元,闭店后核实共丢失商品67种,价值千余元。其中价格最贵的是多美滋巧克力,价值近70元,丢失商品最多的是雪花碘盐,一共丢了42袋。

  记者调查时发现,由于涉及到工作业绩及经营管理水平,大多数超市都将自己的防损率说得很低,既低于全球零售业的平均损耗率,也低于全球防损工作做得最好的沃尔玛的7‰至8‰。但是在私下场合,一些从事防损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实际被盗比例比以上数字高得多,甚至可以达到3%。据统计,2002年我国零售业损耗高达25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超市被盗。

  如果按后一个数字算账,那就是:年销售1亿元的店如果损耗达3%,相当于更换全部超市设备,还相当于每月830万元的销售零毛利。

  偷超市竟然偷成了“产业”

  今年3月15日,在这个对消费者和经营者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一个13人的专门盗窃超市的犯罪团伙在北京落网。该团伙在海淀区小西天一地下室内建立了专门用来藏匿盗窃物品的仓库,并将盗窃物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发运到广州进行倒卖。他们一天就能袭掠十余家超市,日盗窃价值千余元。团伙头头用所得赃款按分期付款方式在北京通州区购买了一处豪华公寓及白色本田CRV型跑车。

  在重庆,超市黑手每年“牵羊”上千万元。在重庆有名的中兴路跳蚤交易市场,位于邮票交易厅往下回水沟一条倾斜的通道上,贼货成了主打招牌。鳄鱼皮包65元一个,摊主毫不顾忌地表示这是从商场拿出的货。仔细一看皮包上的标签价格为176元,上面还打着“百汇超市”字样。另一位老汉摊位上的一张硬纸写着:收购各类皮具、手机、手表。他很得意地说:“超市里的贼货送出来,好多都是在我们摊子上销的。”在一些卖熨斗、随身听等小家电的摊上,不少商品没有包装盒和说明书,或者装在与品牌不符的纸盒里。但是,这些小家电却是绝对的新货,只是型号单一,每种都只有一两件。还有一位卖古董的商贩竟然在摊上显眼地摆了一个全新的飞利浦剃须刀,显然他不只是卖古董。据悉,当地派出所、城管经常对此地贼货假货进行突击检查和集中整治,但收效不大。原因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你又没亲眼看见这货是偷的,凭什么说这是贼货?”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有一些人专偷超市的口香糖和洗发用品,以致这两种商品在超市中失窃最严重。据说口香糖流向歌厅和小摊商,而洗发水则直接进了发廊。据悉,这已经形成了“产业”。

  偷盗花样翻新防不胜防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商家都认为,内盗与外盗是造成损失的最直接的方面。尽管各大超市里都普遍安装了监控设备,部分商品还贴有防盗条形码,还有一支打扒队,但小偷仍然是防不胜防,失窃现象之多令人吃惊。据烽雅精英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防损中心的岳立群介绍,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超市,一个月能抓到30多名小偷,小偷们在超市里更可谓各显其能,上演了许多“高明”的盗窃手段。

  手段一:移花接木。由于超市客流量大,收银员收款时,不可能一一核对包装里的商品,于是“梁上君子”们便把价格贵的条码撕下,再把从别处抠下的价格低的条形码贴上。这是小偷惯用伎俩。

  手段二:声东击西。操此法者多是团伙作案,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人做“饵”明目张胆往衣服内塞东西,故意让安管员发现,其他小偷则悄无声息地偷。安管员以为逮住条大鱼,往往几人跟踪一个,可“饵贼”不是四处兜圈子将商品乱丢,就是在出口把东西掏出一样不落地交钱。其实此时他的同伙早已将东西“安全”运出。

  手段三:瞒天过海。此类小偷以少妇居多,常以假扮“孕妇”或怀抱小孩作掩护,顺手把商品放在胸前或小孩衣服内及裙子里,别人很难看见她们拿东西或把东西放哪了,一家超市曾经抓获一“孕妇”,腰上竟然捆了8听高档奶粉。

  手段四:就地消费。真正的盗贼之外,一些素质低下的顾客也会临时“客串”一下盗贼。一些顾客在超市里偷吃偷喝已成为一种嗜好。卖场里的零称零卖散装食品区,是“馋虫”们“惠顾”最多的地方,饮料、火腿肠、面包、牛肉干、糖果、烤鱼片、开心果……信手拈来,扔在嘴里,可谓边走边吃。

  手段五:顺手牵羊。顺手牵羊者一般在购物过程中看到理货员最少时,遇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又便于携带时,会产生贪小便宜的想法,在将商品往包里放的同时,脑中已想好了万一被发现后的种种理由。比如:冬天进超市,光着手进去,出来时戴双手套,BP机、收音机进去时不装电池,进去拿几节装上等等。据悉,在顺手牵羊者中,妇女占到60%,偷盗的商品涉及食品、生鲜、百货类。食品类包括口香糖、巧克力、高档听装奶粉等;百货类包括洗面奶、鞋等;生鲜类包括肉、甲鱼等。

  超市偷盗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超市这种现代商业被引入我国内地,已经有2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众多城市大面积地普及、发展也有10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样一个并不难治理的问题竟然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且有日趋严重之势。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应该引起每一个关注超市健康发展的人深思。

  
---------------------------------------------------
周红兵

华商纵横零售管理

积分:664  联商币:349
  |   只看他 2楼

确实不错~

---------------------------------------------------
超市培训.com,超市管理.com,零售管理,零售培训www.hszh.net.cn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