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最近,随着由福州市第一医院招标引入的平价药店--仁爱药房在该院行政办公楼一层正式开业,宣告福州零售药店进驻医院的序幕拉开。继仁爱药房之后,另一家平价药店宜又佳近日紧跟着也开始了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内的试营业。据福州药监部门透露,目前该局还接到了多家药店欲开进医院的申请,其中鹭燕医药有限公司在福州市精神病医院开的坛池药店、东南医药有限公司在省立医药开的省立大药房也即将开业。业内人士预测,福州医院将迎来零售药店进驻高潮。
医院引进平价药店,这一行为在一些人看来无异于"引狼入室":把自己药房的利润蛋糕主动让给药店,医院打的是什么算盘?是"医药分业"初见雏形,还是另有"图谋"?近日,记者对榕城部分医院及入驻药店进行了调查。
药价比医院的低
在福州市第二医院的门诊大楼旁,"宜又佳"第12分店的招牌极为显眼,其200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分设了处方药柜、非处方药柜、保健品柜等,整个药房与街上的药店没啥两样。可能是试营业期间,药柜里只摆了常见的OTC药品和少量处方药。药店人员称,这里的药价绝对比医院的低。
在半小时里,记者就见到几个患者拿着医院处方,到柜台前咨询、买药。一名陈姓患者说,拿到处方,到哪买药是自己的权利,关键看谁的价格低、质量有保证。药店进入医院,方便了他们就近作比较后再决定购药。
"目前,患者拿着处方单前来咨询,药店都会做登记,以了解患者的购药需求,方便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货。" "宜又佳"分店店长徐公颂介绍说,虽然药店目前刚刚装修好,试营业不过半个多月,但客人并不少。每周一最为繁忙,几十名患者排队在这里买药。
医院称只是补充
对于内设药店将会跟医院药房"抢食"的说法,福州市第二医院吴院长称,这头"狼"虽是医院自己招进来的,但只是对医院药房的补充。
吴院长说,目前,卫生行政部门为遏制医疗机构"药价虚高"和"大处方",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招标。受招标品种的局限,一些很实用,却不常用的药品就很少能在医院买得到。医院内设药店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医院缺的药、非医保药品、新药、保健品等应该是药店的主打品种。至于合作的细节、利益的分配等,由于目前只是试业,医院和药店还在商讨之中。
福州市第一医院的黄峻山也认为,将药店直接引进医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他说,根据有关规定,医院的药房只能卖医保类药品,必须是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卖出的药也都是处方药品。与此同时,医院药房也不能卖医疗器械等,在一定程度上给那些有特殊需要的病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把药店引入医院内,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
黄俊山还举例说,那些在治疗中的确需要用到一些自费药品的患者,遇到在医院药房买不到相应的药时十分麻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基于这一点,仁爱药房将主要销售一些非处方药,如日常需要的创可贴、感冒灵以及轮椅、导尿管等一些大小医疗器械。这样,入驻医院的药店正好可以成为医院药房的补充,让那些到医院看病的患者少了来回奔波之苦,还便于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
探索医药分业新路
据了解,福州市第一医院向仁爱药房除收取租金以外,还收取一些管理费。但是这个说法未得到当事双方的证实。
"其实,许多患者看完病后未必会在医院的药房拿药,特别是一些自费病人,因为医院的药价始终高于药店。与其将这部分利润拱手让人还不如双方合作,除了出租场地,还可以考虑双方合作在医院内开一家平价药店。"近日,另一家医院一名负责人对记者分析说,近来平价药店大行其道,特别是在现阶段医保定点药店不单独设在医疗机构,患者也可选择到社会上的医保定点药店购药的情况下,处方外流将会越来越多。若在医院内设药店,就可减少处方外流,医院和药店还可以一起得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各家医院纷纷"请"药店入院,是在国家倡导医药分业大背景下的一个探索,药店要"上缴"一部分利润给医院,可以达到医院、药店、患者三赢。
他说,大多数公立医院吸引的病人多是重症病患者,目前病人自费用药的费用比例相当高。而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如果医院药品收入超过医院总收入的一定比例,那多余的收入也将上交给财政。引进药店,就可控制医院药品总收入不超过这个比例,而把可能超比例的收入,通过提成等方式,存留在医院。
据了解,院内药店目前所经营的药品种类,大部分都是医院分流出来的自费药,且多是以非处方药和常用处方药为主。但按其将来的发展,内设药店必会在品种和服务上与医院展开"厮杀"。但是不管怎样, 正如一名医院办公室负责人所说,医院拱手让出部分药品利润,可以让医院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带来的利润阵痛,不失为对医药分业的初步探索。而对于觊觎医院处方已久的药店,正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