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迪
积分:482 金币:14
| 只看他
楼主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几乎被公认为是IT产业的显著特征——零部件的标准化和生产方式的OEM化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无论厂商还是渠道商,谈起商业模式、市场运作都头头是道,而一说到技术和产品大多语焉不详,久而久之形成了“产品是什么不重要、关键要看怎么卖”的集体无意识。
近几年的IT市场不复往日辉煌,增长速度回归到“常态”。很多业内人士对此见仁见智,得出的结论可谓林林总总。笔者认为,市场增速趋缓的根源性因素在于:IT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总体上处于非革命性创新占主导地位的阶段,间歇式、小规模的创新难以成为拉动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动力(互联网的泡沫破灭和涅(般加木)重生从反、正两个方面提供了例证,需另撰文说明,在此不作详述)。
回首IT产业走过的道路,每一轮高歌猛进都离不开技术和产品的革命性飞跃——从大型主机到个人电脑,从单机操作到网络应用,无不验证了这一点。当然,革命性飞跃并非从石缝中蹦出来的,“突变”往往以“渐变”为基础。倘若没有微软、英特尔在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上的摸索,个人电脑就不可能横空出世;如果不是思科、3Com等厂商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网络应用大行其道亦是枉然。
种种迹象表明,蓄势多年的IT产业有望再次迎来技术和产品的革命性飞跃。“突变”的端倪已然显现,厂商和渠道商要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切莫错失良机。根据笔者的观察,“突变”最有可能在以下三个领域发生:
主机与网络大决战
主机厂商与网络厂商多年来看似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PC、服务器市场与网络设备市场也好象各自沿着一定的轨迹发展,但实际上,主机和网络之间的大决战已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按照神州数码常务副总裁林杨的说法,“主机厂商和网络厂商都希望将对方‘装’进自己的‘盒子’里”。这是一场很难“双赢”的较量,渠道商也许不得不做出两难的抉择。“豪赌”在推动市场成长的同时,亦会促使竞争格局剧烈动荡。
IT向家电逆渗透
前几年,家电厂商削尖脑袋往IT圈里挤,大肆鼓噪“电脑家电化”。进来后才发现,IT市场“水太浑”,价格战打得比家电厂商还厉害,美好的愿景最终化成了泡影。时过境迁,伴随数字电视、掌上终端等高技术含量产品日益受到市场青睐,IT厂商向家电领域“逆渗透”的趋势愈发明显,惠普、戴尔等国际IT巨头近期在这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举措。家电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升级,对IT厂商和渠道商而言都蕴藏着无限商机。
无线与移动共成长
流动性、可变性畸高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这决定了“无限你的无线”、“投身动感地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市场主旋律。假如IT厂商研发制造、渠道商代理销售的产品不与“无线”、“移动”存在关联,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变得非常有限。从目前的情况看,围绕无线与移动的商战已拉开帷幕,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