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关于奥格威

这边风景独好

积分:2676    金币:14
  |   只看他 楼主
谈促销,谈广告,我们都不得不想起奥格威,他是广告界的皇帝,被誉为广告大教皇。他的言论就如广告人的金科玉律。他的经典创意至今被广告人津津乐道。凡是和促销广告有关的书籍,没有几本不涉及奥格威我把有关奥格威的资料给大家共享,或许对于大家有一些启发。- 该帖于 2004-4-19 10:11:00 被修改过

这边风景独好

积分:2676    金币:14
  |   只看他 2楼
大卫·奥格威生平
大卫·奥格威生平


奥格威的广告生涯,开创了一个时代。他诸多的言论与著作,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广告业。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一样,给广告业留下这么多真知灼见。


英伦岁月


公元1911年6月23日,大卫·奥格威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的萨里郡赫斯利村。他就学于爱丁堡费提兹学校和牛津基督教会学,但并没有能在此取得毕业证书。


厨师大卫


大学肄业后,奥格威前往巴黎皇家饭店就业,展开了职业生涯,在那儿他学到了纪律和管理,后来决定离开,因为他认为“如果继续留在皇家饭店,就必须面对奴工般低微的工资、残酷的压力以及永无止境的疲惫”。于是他返回英国。


推销员大卫


回到英国的大卫,在伦敦挨家挨户地推销厨具,他把炉具卖给各式各样的人,还包括修女、醉汉等。这段经历为奥格威人生的另一段传奇埋下了伏笔。1935年,他还写了一本销售手册(财富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好的销售手册”),里面不乏金玉良言,比如:“你对产品的好处着墨越多,对客户的拜访越是密集,你拿到的订单也就越多;不过,千万别把接听电话的次数误以为是销售的成效。”


情报专家大卫


1938年,奥格威移居美国,为乔治·盖洛普曾在新泽西州的民意测验机构工作。盖洛普严谨的调查方式和忠于事实的研究态度对奥格威影响深远。

二战期间,奥格威在英国大使馆驻华盛顿的情报机构任职期间,为国家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写过大量分析和建议;在其中一篇报告中,奥格威从消费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观点出发,去诠释并推测人类的行为,文中大胆建议“将盖洛普的技术应用于秘密情报领域”。战争的最后一年,奥格威所提的这个建议,就被艾森豪威尔的心理战委员会所采用。


农夫大卫


战后,奥格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乡村买了农场,生活在与现代文明隔绝的阿米什(Amish)社区。 奥格威和妻子在这儿平静、祥和、富足地过了几年。不过他最终还是觉得自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农夫,于是又迁回了纽约。


广告人大卫


1948年,他创建奥美广告公司的前身,总部在纽约。之前,他从未写过一支广告。三十三年后,忆起当时的境况,他给他的一个合作者发了这样一份备忘录:有哪家公司会雇佣这个人:38岁,失业,大学肄业。做过厨师、推销员、外交家和农夫。他除了营销之外一无所知,从未写过广告,却准备将余生投身广告(时年38岁!) 并想一年赚上5000美元。

他想不出哪家美国公司会聘他。不过,真的有家伦敦公司聘雇他开展业务。三年后,他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文案人员。公司刚成立的前二十年里,奥格威获得利华兄弟、通用食品和美国运通等客户。壳牌石油把北美的全部业务都交给了他。SEARS 也请他来操作第一个全国性广告运动。


开启奥美广告新纪元


“我常常在想,有没有其他的广告撰稿人在这么短时间里,写过这么多获奖广告。”他在自传中写道。这些广告使奥美的名声如日中天,赢得客户简直就像探囊取物。

1965年,奥格威的公司与他的英国合作伙伴Mather & Crowther合并,成为一家国际性公司。一年后,公司上市,成为最先运用资本操作的广告公司之一。奥美广告公司很快地在全球扩张,所到之处无不成为当地顶尖广告公司。


大卫退隐山林


1973年,奥格威从奥美广告公司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搬到法国多佛。虽然可以不干涉公司的日常运作,但他仍与公司保持着联系。由于他收发的信件实在太多,波恩斯邮局的等级不得不随之提升,邮务人员的工资也跟着上涨了一大截。

1980年,奥格威复出,在印度奥美广告公司做过几年总裁。他还代理过一年德国奥美广告公司的总裁,每天往来于多佛和法兰克福之间,并且游走于全球分公司,继续为奥美争取客户和业内人士的支持。

1989年奥美集团被WPP收购。WPP随即成为全球最大的行销传播机构。大卫·奥格威在此做了三年有名无实的总裁。


一个时代的结束


75岁时奥格威被问到有什么是他想要但没得到的,他回答:“骑士勋章,和有十个孩子的大家庭。”(他只有一个名叫大卫·菲尔德·奥格威的孩子)

虽然,他没有获得骑士勋章,但他得到了大英帝国于1967年颁发的指挥官勋章。1977年他被列入美国广告名人堂,1990年获法国艺术与文字勋章。

奥格威是1920年来广告业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与雷蒙·罗必凯、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泰德·达比斯等齐名。

1999年7月21日,享年88岁的大卫·奥格威在法国多佛的家中安静地离开人世,他一定是到天堂继续他的广告事业去了。

这边风景独好

积分:2676    金币:14
  |   只看他 3楼
奥格威准则
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提出的广告信条,成为当今优秀广告公司的广告运作的参考准则。


1. 绝对不要制作不愿意让自己的太太、儿子看的广告。诸位大概不会有欺骗自己家人的念头,当然也不能欺骗我的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在美国一般家庭,每天接触1518件广告,要引起消费者注意,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大众倾听广告者的心声,则其心声必须别具一格。

3. 广告是推销技术,不是抚慰,不是纯粹美术,不是文学,不要自我陶醉,不要热衷于奖赏,推销是真刀真枪的工作。

4. 绝不能忘记——你是在花广告主的钞票,不要埋怨广告创作的艰难。

5. 不要打“短打”,你必须努力,每次都要全垒打。

6. 时时掌握主动,不要让广告主支使才去做,要用出其不意妥协的神技,让他们惊讶。

7. 一旦决定广告活动的实施,不要徘徊,不要妥协,不要混乱,要单刀直入地进行,彻底地猛干。

8. 不要随便地攻击其他地广告活动,不要打落鸟巢,不要让船触礁,不要杀鸡取卵。

9. 每一个广告,都是商品印象(brand image)地长期投资,丝毫不允许有冒渎印象的行为。

10. 展开新的广告活动以前,必须研究商品,调查以前的广告,研究竞争商品的广告。

11. 说什么比如何说更重要,诉求内容比诉求技巧更为重要。

12. 如果广告活动不是由伟大的创意构成,那么它不过是二流品而已。

13. 广告原稿,必须是具体地表现商品的文案规范(copy platform),堂堂地、明确地传达商品的功用、寻找商品最大功用是广告作业中最大的使命。


奥格威的广告本文原则


1)不要期待消费者会阅读令人心烦的散文。

2)要直截了当地述说要点,不要有迂回的表现。

3)避免“好象”、“例如”的比喻。

4)“最高级”的词句、概括性的说法、重复的表现,都是不妥当的。

 因为消费者会打折扣,也会忘记。

5)不要叙述商品范围外的事情,事实即是事实。

6)要写得象私人谈话,而且是热心而容易记忆的,也象宴会对着邻座的人讲话似的。

7)不要令人心烦的文句。

8)要写得真实,而且要使这个真实加上魅力的色彩。

9)利用名人推荐,名人的推荐比无名人的推荐更具有效果。

10)讽刺的笔调不会推销东西。卓越的撰文家,不会利用这种笔调。

11)不要怕写长的本文。

12)照片底下,必须附加说明。


奥格威广告标题准则


1)平均而论,标题比本文多5倍的阅读力,如在标题里,未能畅所欲言,就等于浪费了80%的广告费。

2)标题向消费者承诺其所能获得的利益,这个利益就是商品所具备的基本效果。

3)要把最大的消息贯注于标题当中。

4)标题里最好包括商品名称。

5)唯有富有魁力的标题,才能引导阅读副标题及本文。

6)从推销而言,较长的标题比词不达意的短标题,更有说服力。

7)不要写强迫消费者研读本文后,才能了解整个广告内容的标题。

8)不要写迷阵式的标题。

9)使用适合于商品诉求对象的语调。

10)使用情绪上、气氛上具有冲击力的语调。如心肝、幸福的、爱、金钱、结婚。家庭、婴儿等。


奥格威广告插图准则


1)据统计,普通人看一本杂志时,只阅读4幅广告。因此,要引起读者之注

目,越来越困难。所以,为了使人发现优越的插图,我们必须埋头苦干。

2)把故事性的诉求(story appeal ),放进插图中。

3)插图必须表现消费者的利益。

4)要引起女性的注目,就要使用婴孩与女性的插图。

5)要引起男性的注目,就要使用男性的插图。

6)避免历史性的插图,旧的东西,并不能替你卖东西。

7)与其用绘画,不如用照片。使用照片的广告,更能替你卖东西。

8)不要弄脏插图。

9)不要去掉或切断插图的重要因素。

这边风景独好

积分:2676    金币:14
  |   只看他 4楼
奥格威观点

[人]

  我佩服温文有礼,以诚待人者。我憎恶那些争论不休的人。我痛恨那些打笔战的人。《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如果你经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将来我们就会变成侏儒公司;如果你每次都雇用比你能干的人,日后我们必定成为一家巨人公司。《观点》

  当你发掘到一个比你还杰出的人才,立即雇用他。必要时,付给他比自己还高的薪水。《管理的原则》

  我鄙视对上司谄媚奉承的马屁精;这种人通常也擅于欺凌威胁他们的下属。《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广告人]

 广告是一个文字的行业,但很多广告代理商却充斥着无法写作的男女。他们就像在大都会歌剧院舞台上的聋哑人,一样的茫然无助。《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专科分类。 谁说有些人是天生的业务人员,而另一些就该是创意人员——真的有那么不同吗?双方人员长久以来所信奉的分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观点》

  在大部分的广告代理商,业务人员的数目,往往是文案人员的两倍。如果你是个酪农,你所雇用的挤牛奶工人,会比牛只数目多一倍吗?《观点》


[创意人]

 伟大的创作家很少具有温和的个性。他们是不易相处的自我主义者,是现代企业中不受欢迎的一群。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业务人员]

 麦迪逊大道充塞着许多被虐待狂,他们总在无意识中煽动起客户的排拒感;我认识一些出色能干的人,总被客户辞退。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我曾与一个极为出色的人共事, 他在一年之内被三个客户解雇;这经验对他伤害极深,并教他永永远远离开广告这行业,假如你是个脸皮薄、无法在险运中生存的人,就不要在广告公司担任业务人员。《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委员会]

  许多平面及电视广告,看起来就像委员会开会的会议记录,事实也是如此。最具销售力的广告,往往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他必先深入研究产品,调查资料及其他案例,然后关紧办公室大门,埋首做广告。《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很多人认为,一个成功的广告活动不是一人之功。这种强调“团队合作”的论调其实是欺人之谈——是平凡庸碌之辈的阴谋。《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领导]

 叫人到你办公室,只会吓怕他们;走到他们的办公室看看他们吧!你将更了解公司的状况。一个从不四处走动的管理人员,久而久之将形同离群索居的隐士,与员工失去联系。《管理的原则》

  公司应该由备受敬重的人领导,而不是伪君子、一无是处的小人,或拙劣之徒。《管理的原则》


[客户]

  我总是用客户的产品。这并不是谄媚奉承,而是良好的基本态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当代理商为你在荒井掘泉之际,不应该期望他们负担所有的费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赢得新客户的最好方法,就是为现有客户创造出色的广告,从而吸引潜在客户。在我们的公司里没有专门开发新客户的部门,因为一流的人才不会做这样的工作,而二流的人则做不好。《管理的原则》

  如果你每次想辞退客户时,就真的这么做,那你的客户名单将所剩无几。《管理的原则》


[消费者]

  你不是对一群站立不动的士兵做广告,而是针对正在前进的游行队伍。每年有三百万的消费者结为连理。若一个针对新婚夫妇的电冰箱广告,于今年创下佳绩,对明年将结婚的人也可能会一样成功。广告好比雷达扫瞄器一般,在新的消费者进入市场的同时,持续不断地猎取潜在顾客。找一个好雷达,并让它持续运转吧。《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消费者不是白痴;她是你的妻子。如果你认为只要一句广告词配上一些索然无味的形容词,就可以说服她去买任何东西,那你是在侮辱她的智慧。她要的是所有你能提供的资讯。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培训]

 训练计划不应该只限于培训新手。它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必须涵盖全公司上下所有专业人员。我们的员工学习的愈多,对客户的帮助也就愈大。《管理的原则》

  我经常听到“神灯系列”被奉为圭臬。 “神灯”并非金科玉律,而是几篇有关消费者如何回应不同外在刺激的报告。如果只靠研讨“神灯”就可以创作出好广告,那任何一个白痴都做得到。好广告更需要勇于创新的天才。“神灯”只为天才们引路,指向那条等待发掘的丰沛途径。《创意会议报告》

  莎士比亚以严格的规则写十四行诗, 其中节拍鲜明,抑扬顿挫,隐含着韵律之美。难道他的十四行诗沉闷吗?莫扎特写奏鸣曲也是遵循一个相当严格的法则——起、承、转、合。难道他的乐曲沉闷吗?《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品牌定位]

  最重要的决策是如何替你的产品定位。《如何创造具有销售力的广告》

  有很多成功的广告是在“定位”前创造的。现时有许多活动是以最理想的品牌定位为前题,但却完全不见彰效——因为它们索然无味,或是架构很差,或者是有用字谴词不适当。即使有合适的品牌定位,如果没有人去读去看你的平面或电视广告,一切也是无效。《创意会议报告》

  所有广告都应该有助于建立一个复杂的象征符号,即品牌形象。《如何创造具有销售力的广告》


[品牌形象]

  大多数的厂商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品牌形象有局限;他们想要面面俱全的大众品牌——属于男性也属于女性,是上流社会也是市井小民的品牌。这种四处讨好的心理只会让品牌完全丧失个性,而成为平淡无味的无性商品。自古至今,太监无法当皇帝,正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广告人平均每六个月就要承受“来点新花样”的强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一致的形式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迎合改变却是容易的。然而,美好的报偿却等着那些肯努力创作一致形象,并经年累月地忠于此形象的广告商。


[文案]

  当你针对未受教育的人做广告,别用艰涩难懂的字眼。我有一次用了“废弛”在广告标题中,发现有百分之三十三的家庭主妇根本不知道它的意思。在另一个标题中,我用了“不可名状”,才发现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我想讲什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有一次我坐在第一大道的巴士上层,听到一位主妇和另外一位主妇说道:“我亲爱的茉莉啊,要不是他们放十级的Garamond字形在这个广告上,我早就买了这个新的香皂。”千万别相信这一套。真正决定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关键在于广告的内容,而不是它的结构形式。


[艺术]

  许多培育懵懂学生成为广告人的艺术学校至今仍赞同包浩斯的秘诀。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广告需要靠“均衡”、“动感”和“设计”来达成,但是他们可以证明吗?我的研究却指出,这些无形的艺术美学并不会增加销售。对于那些执着于这类大道理的老学院艺术指导师,我实在无法隐藏敌意。《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把商标放大一倍”是可行之道,因为大多数的广告都缺少品牌识别。“展现客户的面貌”也许是更佳的计策,因为消费大众对于人格特性比对企业团体更有兴趣。有些客户本身就是代表其产品的象征。


[版面]

  许多在杂志或报纸中的广告标题都因为太大而不易辨读。无论是登在哪里,若你没有看过它贴在该杂志或报纸上的效果,绝对不要放行。如果你把这个设计稿钉在公布栏上,并在十五尺远处来评鉴它,你的作品将会是海报。《创意会议报告》

  有人发现一篇“编辑式”的广告比“广告化”的广告吸引更多读者注意、观看及阅读。所以,应该学习和仿效杂志的图文编排手法;并设法避免使用一般广告版面设计。《创意会议报告》

  在广告版面的底部,最常见到杂乱无章的垃圾及小玩意儿。拿掉它们;它们所带来的凌乱感觉只会让广告的“影响力”打折扣,并减少读者人数。


[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的目的并不是娱乐大众,而是将产品卖给他们,贺瑞斯·史威林在报告指出,广告的受欢迎程度和产品的销量是不相关的。但这并不表示你的广告就要刻意地以很恶劣的态度呈现给大众。相反,如果你可以不虚伪地让广告既人性化又亲切的呈现出来,其实是值得的。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盖洛普博士的报告指出,如果你在述说某件事时不能佐以图例说明的话,那观众很快就会忘记你所说的话。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把它展示,那实在没有说它的必要。试关掉声音来观看你的电视广告,如果它不能传达出你想说的信息,这广告便是毫无用处了。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研究指出,以戏剧化的视觉效果做开场的广告,比一般的广告容易抓住观众。如果你做灭火器的广告,就在广告的开端放把火吧!《创意会议报告》


[广告歌曲]

  虽然我没有真实的研究数据支持,但我深信广告歌的说服力不如口头的述说。我一向难以听清楚广告歌歌词,而我当推销员的时候,从来不会对我的潜在顾客唱歌。那些对广告歌曲销售力深信不疑的广告主可从来没有亲身卖过任何东西。《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当你决定在比稿的电视或广播广告中唱歌是时,请把歌曲播放给一些完全不了解这个产品的人听一听,并问他们这首歌曲说了些什么。《创意会议报告》


[广告类]

  隐藏自己的技巧,是广告公司的专业责任。当艾斯奇演讲,听众说:“多么美好的演说!”但狄摩斯在演说时,人人却喊:打倒菲利浦王!我支持狄摩斯派。《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务心抗拒那种为得奖而写广告方案的诱惑。我得奖时,总是很满足;但是大部分有成果的广告活动都没有得过奖,因为广告活动发展的源头并不是以得奖为目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你对客户的销售业绩负责,也对深入消费者家庭的广告影片负责。我痛恨那些华而不实、平淡无奇,或自欺欺人的广告。与此原则背道而驰的代理商势必无法广受尊崇。《管理的原则》

  你不愿让家人看到的广告,不要做。你不会对你的妻子说谎,那么也不要对我的妻子说谎。《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创意]

 资深人员没有独搅好创意的特权,创意人员也不行。有些绝佳创意来自业务人员、研究人员或其他人员。 鼓励大家参与创作,因我们需要极多创意。《管理的原则》

  除非你的广告源自“大创意”,否则它就像黑夜中驶过汪洋的船只,无人知晓。《如何创造具有销售力的广告》

  鼓励创新。改变是我们的生命血脉,停滞则如同敲起丧钟。《管理的原则》


[研究]

  在广告界中,测试最重要。测试你的承诺。测试你的媒体选择。测试你的标题及图片。测试你的广告的版面大小。测试你的刊播频度。测试你的广告花费。测试你的广告影片。不断测试,那么你的广告将会不断的进步。


[促销]

 经年不变的减价促销活动,会使消费者减低对产品的评价。试问一个老是打折扣的产品怎么可能引人渴求?


[专业术语]

 我们这一行有群自命不凡的白痴,爱使用专业术语以吸引大众目光。他们说食品广告必需涵括“一种确定的饮食经验”。最近出现的一个令人憎恶的辞语是“次完美化”。


[工作]

  我发现当我的工作时间比下属长,他们较乐意加班。《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我深信苏格兰的一句谚语:“辛勤工作绝不会置人于死地。”人们死于厌烦、心理冲突和疾病。但他们不会死于辛勤工作。《管理的原则》


[效率]

 首屈一指的公司,为了信守承诺,会付出精神痛苦与加班熬夜,不惜一切。《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辞退能力不足的人是管理阶层无可避免的责任。《管理的原则》


[卓越]

 追求卓越比追求硕大较无利润可言,但却令人更心满意足。


[嗜好]

精神病学家说每个人应该有个嗜好。我所推荐的嗜好是广告

这边风景独好

积分:2676    金币:14
  |   只看他 5楼
奥格威的魅力
大卫·奥格威的魅力

如果一个中国广告人只知道一个外国广告人的名字,他知道的多半会是大卫·奥格威;同样,如果只知道一本广告经典,那本书多半就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奥格威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在广告业的地位如此崇高,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个人作为商界英雄和这本书作为杰出商业读本的另一面。

大卫·奥格威是广告业乃至整个商业世界一个不朽的传奇。他如此总结自己进入广告业前丰富得稍显杂乱的前半生:“他今年38岁,失业。大学中途辍学,做过厨师、推销员、外交官,也当过农夫。他完全不懂行销,也不曾写过任何广告文案。但他自称有志于广告,希望在这一行闯出一番事业(以38岁的年龄),而且也准备接受一年5000美元的薪水。”

奥格威在广告行业里闯出的事业可能远远超过了他当初的志向。入行三年后,他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广告撰稿人,不久之后以6000美元创办了当今享誉全球的奥美广告公司,随后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了无数倍极尊荣的称号——“现代广告教皇”、“工业革命以来最有贡献的人士”之一(法国一著名杂志语)、“现代广告最具创造力的推动者”(《纽约时报》)、“当今广告业最抢手的广告奇才”(《时代》)、 “品牌形象之父”????

自奥美集团董事长职务退休后,奥格威又以令人神往的方式完成了这部传奇的结尾:和妻子生活在法国文物级的私人古堡中,伺花弄草,每年召见奥美全球的高层人物传道解惑,直到1999年7月21日前往天堂继续他的广告事业。

奥格威在1962年夏季休假期间写了他的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并且把版权送给21岁的儿子做生日礼物。他本以为这本书能卖掉4000册就不错了,结果它成了脱缰之马——一本畅销书,后来被翻译成14种语言,销售超过100万册。

热忱的读者们可能很少关注一个事实,那就是奥格威写这本书,是出于鲜明的商业目的。“我为什么要写它?首先,给我的广告公司揽新客户;其次,检验我们的股份公开上市时候的市场条件;最后,提高我在生意圈子里的知名度。它做到了一箭三雕。”还有奥格威没能预见的第四只雕,1991年这本书的首个中文版以极其朴素的面貌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并且很快成为广告人必读的“圣经”,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它同样帮助了奥美广告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发展。

一本为商业目的写作的书能持续40年畅销,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它有值得受到读者如此重视的内容,而且它能够吸引广泛的读者群。

广告人固然极有必要常备手边,因为在这本书中,奥格威以自己的广告哲学和经验,充实了广告人观念和广告专业最核心的部分,设定了现代广告很多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比如“我们做广告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是做广告”,好广告应该“不引起公众注意它自身就销售出产品”。奥格威还设定了广告高标准的社会责任——讲事实,不欺骗,不要创作你不希望自己家人看到的广告????

奥格威说,“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仍然是广告向他们允诺的那些值得花钱买下的东西,那些有营养、那些美味可口、那些秀美或者那些可消除头痛和别的什么病痛的东西,那些适合他们社会地位的东西。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正确”。奥格威所讲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的广告原则和技术,所以他关于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怎样写有效力的文案、怎样制作上乘的电视广告的经验之谈才能历久弥新,成为经典。正如品酒,快速勾兑的可供一醉,还要当心头痛的后遗症,而经过岁月洗礼的,才是真正的佳酿。

这其实也是一本写给广告主的书,而且奥格威的本意也是如此。奥格威大概是惟一一个向他的客户和未来的客户坦承自己如何经营广告公司、怎样争取客户、怎样维系客户并且毫不客气地告诉对方怎样当一个好客户的广告人。奥美今天的一位总监在将内部会议讲话公之于众的时候,曾经担心“毕竟和客户还没有亲密到相互展示内衣的程度”。但是奥格威没有任何隐讳与修饰地讲出了一切。这给广告主们提供了一个真正了解广告代理商的机会,而且如果你愿意,还是一个学习“悉心照料给你下金蛋的鹅”的好课堂。奥格威给客户写下了15条规则,包括消除广告公司的恐惧心理、向广告公司全面彻底地介绍你的情况、不要在创作领域里与你的广告公司一较高低(何必养了狗又自己汪汪叫)、不要让一层又一层的机构干预你的广告宣传????广告服务的内容也许在变化,但这些规则依旧有效。

大卫·奥格威通常被定位为“广告大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也通常被定位为“广告经典”。事实如此,但也不仅如此。奥美的成功,使奥格威同时也成为一位当之无愧的商界英雄。他当年创办的“小小的创作铺子”,在他还担任实际的领导者的时候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今天则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集团、全球最大的传播服务公司之一,为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提供专业性的策略顾问和传播服务,而且奥美本身也成为一个著名“品牌”。在中国大陆,最新的调查显示,奥美是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50家最佳雇主企业之一,而这一切源自奥格威的经营理念和为奥美公司建立的一套完整独特的企业文化。

一家在规模、业绩、专业水准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公司,如何做到在精神上也魅力无穷?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和另外三本著作《奥格威谈广告》、《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奥美伙伴送给他75岁生日的礼物)、《大卫·奥格威自传》中公开了他将一家没有客户的新企业,发展成一家卓越的企业,并为它注入持久的个性和精神的全部历程——用他所习惯的直截了当的方式,而不是商学院教授的风格。尽管谈论的是广告公司,相信对所有类型的公司都有用处。

“我们的一些人在我们公司干了一辈子。我们该死心塌地地把它办成一个干工作的好地方。我们把这一点放在首位。”“我们把我们的人当人看”,“我们尽量让他们把他们的才能发挥至极”,“攀登我们的阶梯的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公开的”,“我尽量保持公司蓬勃的朝气——保持公司的激情、活力和向前闯的劲头”,“我尊敬那些注意培养属员的人,因为这是我们惟一能从内部提拔人才的途径”????他把这些准则以各种形式写下来,并在公司内的各种场合传播,经过奥格威自称的“疯狂”的重复,这些都被编织进奥美的企业文化,使奥美成为一个工作的好地方、受顾客尊敬的企业、“广告界的领导人、绅士和老师”。

奥格威生于英国,创业于美国,1991年他所创办的奥美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奥格威已经隐居于法国的古堡。然而,这位苏格兰人却不可思议地跨越时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中国广告人的精神导师。刚刚过去的20世纪称得上广告大师的人并不少,他们或者给现代商业社会留下了成功且负盛名的顶尖广告公司,或者曾经在那些公司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什么只有大卫·奥格威在中国获得了如此的地位?

一切还要追溯到《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作为当年的广告新人和1995年以来全国首家广告专业书店的经营者,笔者可以说亲历了《自白》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历史。那是一个不可复制、也不可重新假设的历史机缘——《自白》首个中文版出版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大陆广告业重新起步后一个狂飙突进、大批新人进入广告业的时期。我们没有大师、没有偶像、没有专业思想,也没有来自这个行业内部的精神动力。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奥格威。奥格威钜细糜遗地讲述了他在广告行业获得成功和创作成功广告的全部经验,同时展示了一个人在广告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为年轻广告人树立了一个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所有人来说,奥格威已经不再是一个从来没有机会谋面的苏格兰人、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全球性广告公司创办者,而是一个为我们打开广告之门、引领我们登堂入室、伴随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亲切的前辈。


MAGIE

积分:3209    金币:1
  |   只看他 6楼
RE:关于奥格威

^0^

最近
我们在学习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受益匪浅。

虽然有时空相隔的遗憾,可取之处还是不尽。

多谢这篇帖子的提供者。


:)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