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蚌相争 谁是渔翁? 玉蚌相争 谁是渔翁?
--------精品百货促销战纪实
在营销策略中,促销战是最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就好像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谁拥有实力,谁善于技巧,似乎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往往促销活动不仅仅是提升销售额,无形中成了一把双刃剑,那一面正是要切向竟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甚至重创对手使其一蹶不震,尽管这可能性其实并不大。就其间手段及所运用的计谋,可谓层出不穷,阳谋阴谋,明抢暗夺……似乎危言耸听了些,但事实就是事实,而且是笔者亲眼所见,并且是事实的参与者。这件事实让我们如何正视竟争,反思营销的真正意义何在……
一、究竟是谁泄露了促销方案?
D百货座落在N城的黄金地带。这个地段的开发也就是2002年才真正动工的,开发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打通了市中心的轴心干道,新街道立即商铺林立,品牌大店在沿街门面次第开张,D百货所在正是这一新街与另一条繁华老街的十字路口,论位置,外行都能看出来这里将来绝对火爆,加上D百货的老板原就是本市最大的购物广场的零售商,没有人会怀疑此地不生金蛋。这老板更是请了台湾的著名职业经理人,倾力打造台式风格的精品百货+超市,在此之前N市还没有一家百货,2004年元旦,这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开业的火爆场面,对精品百货还陌生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在里边欣赏、购物。总面积20000平米多一点的百货第一年销售总额达到1.5亿,这在地级市是很不错的了,老板心里高兴,做为商业座标政府也大力支持,消费者更是一股子新鲜劲,随之肯德基也入驻了,一片美好前景,引得人们啧啧称赞,老板于是指示借机大做品牌宣传、促销活动,单是春季一次促销就送了2000辆自行车。
俗话说:好景不长!2005年春,距D百货不足500米处的S百货商场也在悄然筹办中,5月份开始招商………此时的D百货整个表情可以用“不屑”来形容,原因倒是有几个,一是那家百货处于老商圈,物业基础不好;二是那家店的规模、装修、体量以及交通便利都不如D百货;三是D百货所持有品牌有很多都是独家的,再者老板特别下令不允许本商场的供应商去S百货上柜,一经发现就从本商场赶出,供应商当然不会去趟浑水。开会时,各部门领导及BOSS一致认为无需担心,认定S百货招商也不会成功,就算开业几个月后关门大吉。
9月份到了,D百货据所得消息,S百货招商政策颇宽,放水养鱼,不计成本,招商竟颇为成功,甚至麦当劳、国美都加入了,领导们似乎坐不住了,让市调人员频频确实消息,结果确认所有消息属实。虽然如此,但依然没有人嘴软,心里的忐忑不安可能只有自己才知道,不过也无可厚非,在供应商和员工面前鼓舞士气永远都不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9月20日,再有三天S百货就要开始试营业了,D百货的高层会议从早上开到中午十二点多,对于是否采取促销回应,大家争执不休,一方认为,这个时候做宣传与促销对其打击是不太明智的,这样反而助其炒作,还不如避其锋锐,等其喘息之时再深度打击。另一方认为,此时应对其迎头棒喝,挫败其于萌芽状态。争相吵论,各自有理。老板经沉思许久后,决定,看看再说。
S百货试营业当天,做的主力SP是“满100减30”,场面相当火爆,据传当日销售达到120万云云,D百货很多人都去看了,老板当然也去了,当晚一场会议再所难免。
“S百货的品牌、装修、商业布局都一塌糊涂,根本不如我们,但我们不能不将其视为对手,十一他们要正式营业了,大家说该怎么样打击他们”老板铁青着脸说。
大家都不吱声,心里都清楚,D百货当天营业额直线下滑。“陈总说说看怎么办。”这位陈总是采购和招商总监。听老板这么一问,只得随口说,“先想办法打听一下S百货正式开业做什么促销活动吧”。
翌日,早会。
“已得到消息,他们要做买“100送50”。”老板诡异一笑说。
大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现在,是彻底打击他们的时候了,我决定就让他们死在这买送上。我们做………各位总监及企划部经理留下,其它先回各自岗位。”一分钟后,办公室反锁,几位领导交头接耳,最后老板一拍桌子,“就这样定了!”。
紧接着,企划部在忙碌着,展板,POP,报纸广告,挂旗………但是这上边关键地方设计的时候都空缺着,并没主要的传达信息,企划部人员都在困惑着………
9月30日傍晚,企划部开了个内部会议,主要是传达了空缺处的内容,让该制作的制作完整,连夜布置好气氛,自然加上了如有人泄露密秘如何如何。另外报纸广告设计完毕,考入移动硬盘,老板也亲自去了趟报社,对报社广告部主任好生交代了一番,要其严守商业机密等等,直到再有一个小时报纸要上机印刷了,老板才离开。
10月1日凌晨1点,老板电话把所有重要人员都叫到了公司,大家晕晕乎乎到了公司,看见老板板着脸,愁眉不展。没一个人吭声,都默默坐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人到齐了吗?”没人吭声。
“我们明天的促销方案被S百货知道了,他们昨晚又改动了方案,我们准备的“买99送100”被人透漏给了他们,S百货现在改成了“买99送110”。”老板眯着眼打量了圈在座的。
“这是谁泄露的!”老板站起来吼着,随后又有气无力的坐下。“现在报纸都已经印了几万份了,已经成事实了,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大家都嘀咕这能怎么办,只能“凉办”。
…………
分析:促销战开始的前期,是非常重要的时候,“保已知彼”。保密原则可谓老生常谈,营销策略中的保密尤为重要,重要的商业信息其价值有时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有时甚至关系企业的存亡。还记得网上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商业中心计划在开市当日实行购物惊喜回馈,凡末位编号为“0”和“1”的50元人民币,均可将50元充当100元使用,活动新颖刺激,开发商准备开市当日在现场宣布,既给现场极大的惊喜,又可以减少活动成本。但因保密工作疏忽,消息提前败露,开市当日惊现大量以“0”和“1”结尾的50元,开发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初步估算竞争对手调用了尽一亿元的现金资源,才成就了这场“屠杀”,由此可见保密原则的重要性是不可限量的。
建议:此种促销战一定是要打的,但未必直面应对,旁敲侧击,亦能以奇制胜。促销信息虽是重中之重,但其中的泄密也是很难避免的,如广告公司制作过程,报社排版过程等等。至于怎样做好保密工作,经验认为,必须实行“分级知情” 、“责权明确”,根据不同的职位级别掌握不同程度的公司信息,但在某些重要环节上,提倡消息绝对封锁,只有总经理和企划部相关负责人、经办人知情即可,如有泄露,则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玉蚌相争,谁是“渔翁”?
就在D百货上下垂头丧气,一筹莫展时,忽然听行政部老樊说,“明天早上各电话亭、邮亭的报纸以及散发的报纸,我们在报社外都给截买过来,除了家庭和单位的订报不能买,有三万份可以拦截下来……”老樊还没有说完。老板站起来说“好,你明天就这样办吧”
10月1日,两店的客流争相辉映,如水如潮。似乎那三万份被截下的报纸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当然D百货的“买99送100”也并没有因为少送10元礼券影响销售。
第一天的人流量两个百货应该都非常满意。当天下午,D百货老板又笑盈盈的开了个短会,对大家鼓励了一番,大意是说客流不错,明天可能会更好,大家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之后公司不会亏待大家。
10月2日,想像中的高峰并未出现,并且客流量较前一天似乎还有所下降……
“这是怎么回事!”老板又开会了。
“这很明显,由于活动开展仓促,结帐扣点谈不下来,参加活动的专柜太少了,而且我们送的券,还有10元是肯德基的券,很多顾客抱怨,有的甚至不要肯德基的券,还说……还说咱们是“欺骗”顾客……”负责采购、招商的陈总无奈的说。陈总心里清楚,因为商户资源有限,现在还有S百竞争。商户太牛,逼得紧也不是办法。
“S百货那边,因为是开业,租金各方面都有许多减免,而且那里的商户特别支持,决与咱这一战,98%都参加了”。陈总又说。其实很明显,S百货的品牌绝大多数都是二、三线的,且都是实力较差的小投资者。在与有着诸多优势的D货竟争时,只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了。虽然D百货大牌不少,但60%也是中档商品,这样一来,竟夺市场份额成为必然。
最后,D百货老板痛下决心,召集供应商,要求必需所有柜都马上参加,表示愿意减少扣点………
人流回来了,销售额也提高了,但对S百货的影响表面上还是看不出来,D百货老板心里知道这次扣点不嫌反贴,没有制住竟争对手不说,还弄得白浪费了这黄金周。S百货虽然也不好受,但总算知名度打开了,等于开业成功了。可是,D货得到了什么呢?
看着一个个高高兴兴的顾客拎着几个手提袋满意而去,D老板愣在那儿,好像明白了什么?
…………
分析:如果说S百货的零售商和供应商齐心协力是背水一战的话,那么,D货争的这一口气可谓破釜沉舟了!最终给他们带来的,是损失,是经验和教训。这结果是必然的,因为这次促销,从根本概念上就是错误的,这不能称之为促销,更偏离了营销的概念。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的定义是:市场营销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信息沟通和促销手段,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这个定义里面强调了适当,提到了时间、地点、价格、沟通、促销、产品、消费者、服务这些营销基本概念。其“适当” 的过程目标最终所指是“消费者”,忽略了“消费者”,就等于无矢放的。4P、4C、4R、4V,不管是哪一种营销模式,不管怎样升级,不管是哪位专家研究出来的,都没有离开一个目标,那就是消费者。
建议:遇到类似情况,我们首先要清楚对方的优势劣势,找出自己的机会问题,寻找差异点,以此避重就轻。然后,确定自己的市场和客层,一切以“消费者”为基础,明确这次营销就是“以满足来此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其意义在于“比竟争对手更超值地满足顾客需求,以获取超额价值”。应为营销。
该帖于 2010-11-22 16:12:00 被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