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今天很热,行程很紧。因为在美丽迷人的鸭绿江畔流连忘返,耽搁了不少时间,当我们的车急驶来到虎山脚下的时候,天色已晚,而当黑人匆忙上山、下山时,正值月照边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有如在宋词里最喜欢“豪放派”的道理相同,唐诗中尤其让黑人心仪的大都是“边塞诗人”,王昌龄便是其一,除了上面这段《出塞》,还有《从军行》中或悲或壮的两段:“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海藏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此时此刻,面对夜色苍茫巍峨横亘的虎山长城,黑人的心里又忍不住默吟这些悲壮豪迈的诗句。而眼前的山形峦影真像是一只卧虎雄踞在鸭绿江畔:那逶迤上行的长城,恰似虎脊坚强;那耸立山颠的烽火台,大写着虎头上的王字!秋风袭来,松涛阵阵,犹如低沉而有力的虎啸,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由这只“卧虎”,想到一条“盘龙”——那是山海关的“老龙头”,也是秦长城抵海天处,所谓“天下第一关”。然而,始皇帝哪里知道,华夏疆土岂止山海关?那种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也只是个历史版的地理概念。
到了明代(1469),重新修建的长城又从山海关向东北继续延伸了2000华里,直至鸭绿江边的虎山之巅——于是,明史(兵志)记载:长城“东起鸭绿,西至嘉峪”。不无遗憾的是,这段东长城竟尘封多年,一直到了上世纪末才被史学届发掘并且承认。
堂堂中华,泱泱大国。
于是窃以为,虎山长城应当命名为“虎龙关”而为“东疆第一关”,理由大致有五:一是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气势非凡——山如虎踞,江似龙盘,可谓天下奇观。二是这段新发现的明长城一端是“猛虎出山”(虎山),另一端是“蛟龙入海”(老龙头),准确地说,应当是虎头龙尾,世上无双。三是东北虎、中华龙皆为图腾,而“虎跃龙腾”则是东北振兴、中华腾飞的美好象征。四是如今的嘉峪关、山海关都不如“虎龙关”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边关”。五是把“虎龙关”和丹东市联系起来,有利塑造城市形象和开发旅游资源。
这样,“新长城说”应当是:东起虎龙关,经由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恕黑人唐突,立刻给丹东市委书记朱绍毅同志写信,为“虎龙关”陈情提议。
汽车发动了,摇下车窗,回首复读虎山长城:秋月如钩,雄关似铁,非秦非汉,一照千年。
---------------------------------------------------
好人一个
冷月诗魂
积分:6112 金币:4816
| 只看他
2楼
小学上的长城我白背诵了
---------------------------------------------------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假如
积分:1145 金币:247
| 只看他
3楼
哪有自己坐自己沙发的~~
---------------------------------------------------
※最初的爱越像火焰,最后越会被风熄灭;
→或许爱情更像落叶,看似飞翔却在坠落!
| 只看他
4楼
故事只有一个,想法却有无数
---------------------------------------------------
好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