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本报南昌讯记者黄祥晟报道:近年来,我国商业零售业促销活动愈演愈烈,方式手法不断翻新,从年初持续到年末,几乎无店不促销,无时不打折。对其中的猫腻,消费者虽多有不满,但因全行业如此,也只能接受。而在各种促销活动中,消费者反映最突出的莫过于返券促销活动存在诸多陷阱。为此,26日,中消协联合江西省消协发出呼吁:返券促销存在七大陷阱,商家应自觉停止、消费者应坚决抵制。
陷阱一:模糊宣传陷阱
一些商场在宣传时标称“满200返300”等,但在商场内常有满200返30、50、80等多种返券方法,这些在总体宣传时要么不加标注,要么以小字标称,以诱使消费者参与购物。特价商品、名牌、化妆品等还不参加活动。
陷阱二:总折扣率陷阱
如:满100返100,表面上看是五折,实际上远非如此;有的满200返136,以零头增加计算难度。
陷阱三:商品标价陷阱
在商品的标价上,往往是99、199、299等,要想凑齐返券额度,计算起来十分繁琐。
陷阱四:凑齐差价陷阱
提高小额商品价格,使消费者难于找到合适的差额商品,购物过程变成痛苦的斗智过程。
陷阱五:返券使用陷阱
在返券的时间、空间上,给消费者设置种种限制,如:返券只限一定区域内使用,不能全场通用;不同额度的返券,如买100返40与返100取得的券不能通用,只能在返券额度相同的商品类别中使用;返券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逾期作废;返券活动期间最后一天所得返券只限当日使用等。
陷阱六:返券程序陷阱
购物和返券需分别排队或上下不同楼层。消费者为凑齐返券,不得不在商场内往返奔波、循环购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消费者称,返券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程序复杂,一些消费者最终放弃返券。
陷阱七:规避责任陷阱
有些商家以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为由,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有些则提出种种条件限制消费者退换货。
---------------------------------------------------
[u][color=red]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colo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