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也谈淡季促销

明月映天山

积分:57    金币:11
  |   只看他 41楼
旺季做商品,淡季做服务.蓄文化底蕴,做品牌文章,行买卖之实.

飞霜残剑

积分:234    金币:63
  |   只看他 42楼
同意楼上观点!确实如此,现在我们的营销做的越来越死了!淡季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我们自身营销的习惯导致的。营销活动不应该有时间界限,应该是在不同的时段都可以用适当的手段寻找适当的消费群体。

含沙射蝇

积分:621    金币:226
  |   只看他 43楼
------ 以下是引用的内容 ----------------
过路人,学习中
大家的发言很精辟,但有几个人讲到自己的商业竞争环境呢?你们每周面对满送、满减吗,力度又是满300送300,满300减150吗,还是满200减110,不做没人气,做了没利润,在7、8月所谓的淡季怎么搞?
请问有几个对广大的消费者做过市场调查,他们在这个时候需要什么???

同在死胡同,求解。请大家慷慨陈词。


这个朋友说的不错,我也说一下看法,想长久的在销售上有好的业绩,感觉还是头痛的,创造出企业本身有竞争价值的核心优势为基石,在商战上,给针对群体做出明显的比较优势,才是企业的运营之道- 该帖于 2007-9-5 15:33:00 被修改过

柔情侠客

积分:1518    金币:518
  |   只看他 44楼
做零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未来!淡季时宜苦练内功、提升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阿虎铭创

积分:276    金币:73
  |   只看他 45楼
也行,还有在淡消费时段的促销,如下午1点至4点,搞些什么抢购等的
---------------------------------------------------
深圳市铭创实业有限公司......

zhaojie

积分:77    金币:19
  |   只看他 46楼
旺季做商品,淡季做服务.蓄文化底蕴,做品牌文章,行买卖之实.
看来看去还是这句话有一定的杀伤力.
我觉得我们企划人不能老是望着一年中的那几个节日
我们要做到无节变有节.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东出来最好.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杭州那边搞的一个活动,好像是摸汽车赢汽车的活动.
就是说在活动期间谁摸着那部轿车最长时间那部价值几万元的轿车就归谁.
结果是整个广场水泄不通.有的人摸着汽车两三两不走人.厉害吧...

  路过.废话了两句...
---------------------------------------------------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雪映垂柳

积分:1495    金币:57
  |   只看他 47楼
各人所说都有道理,要具体行事。
从目前来看自创节日占了促销的主流,一方面大节、传统节假日各商家都有动作,与其那时同竞争对手争,一定不会抢占多少市场份额,而在平时出手,可争取更多的顾客,同时促销成本也要较大节时少。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就那么几个,对商家来说太少了,商家最喜欢的是天天有节日才好,在这种情况下自创节日应运而生。
自创节日可根据各店的实际情况来做,如洗化节、发水节、水果节、海鲜节、面包节、杀虫节、沐浴节等。

蕃茄子

积分:416    金币:129
  |   只看他 48楼
淡季一般都在做楼层的调整,还有前面朋友说的练兵,抓服务了!!

醉啦

积分:67    金币:31
  |   只看他 49楼
向各位多多学习~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之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夏风冬日吹

积分:35    金币:14
  |   只看他 50楼
旺季做商品,淡季做服务.蓄文化底蕴,做品牌文章,行买卖之实!淡季旺销,不再是神话,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淡季中实现旺销,甚至有少数企业在淡季比旺季的销售量更多。我想顾客的消费潜能是无限的,如何挖掘老客户的消费能力,是企业在淡季制胜的一个有效的法宝。
---------------------------------------------------
红杏本不想出墙,是因为那墙太矮了!

不懂零售管理者

积分:2372    金币:127
  |   只看他 51楼

重要的是“心态”!!!

---------------------------------------------------
胆怯的人在危险前被吓住了;懦弱的人在危险中被吓住了;勇敢的人在危险后才感到后怕。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