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http://www.jrj.com 2007年11月20日
面临资本风险
?
虽然富基通过信息化改造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并实现梦寐以求的挂牌纳斯达克,但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富基没有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且并购产生的或有负债和剧烈波动的股价,可能使富基面临财务风险。
?
依赖资本投入,支撑运行和收购
?
在上市之前,富基的运营依靠股东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撑。最明显的证据是,直到
?
2004年之后,富基的经营情况逐渐改善,与美国的供应链软件公司JDA、Radiant、Retalix比较,富基在运营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以2006年为例,JDA、Radiant、Retalix的毛利率分别为58.56%、44.02%、60.12%,富基52.28%毛利率在平均水平,而三者的费用率(费用/收入)分别为55.93%、39.05、59.54,而富基仅为35.61%,综合下来,富基的经营利润水平比美国同行平均高出13个百分点。虽然亏损得以扭转,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富基2004年、2005年的利润额甚至分别小于2003年、2002年的亏损额,2006年仅仅是补足了前两年的亏空。
?
上市之后,富基进行的三次收购依靠资本市场支撑。首先,南京唐诚是富基第一宗也是最小的一宗收购,但42万美元(约330万元)的收购额已经是其2006年现金净流量的70%以上;之后收购中国网库51%股权的代价将分三次支付,第一步,富基支付300万元收购中国网库20%的股份;第二步,以2007年第1季度净利润是否超过300万元为标准,支付等同2倍(不超过300万)或者4倍净利润的金额,收购中国网库31%的股权;第三步,以2007年净利润是否超过500万元为标准,追加支付等同2倍(不超过500万)或者4倍的净利润金额。以平均值保守计算,收购中国网库的代价将达到2700万元;最后,也是金额最大的收购,以769万美元(约6100万元)和282万股份收购广州融通。南京唐诚、中国网库、广州融通三次收购现金代价总计为9000多万元,而上市前富基的总资产也不过3000万元,收购的压力相当大。
?
股价大幅波动,不利财务稳定
?
富基于2006年10月筹集约680万美元后,为了后续收购计划,于2007年3月再次在纳斯达克市场发行可转换票据融资1000万美元,并发行认股权证。结合富基的融资情况和投资情况分析,其在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上市获益匪浅。一方面,借助资本平台支持,完成了零售行业电子商务的整合,另一方面,虽然在小型资本市场的融资额与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时间和数额两方面,都恰好与其整合零售市场的资金需求相匹配,而认股权证的发行则意味着,未来将持续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但是让富基灵活融资的可转换票据和认股权证等金融工具,也可能是双刃剑。分析显示,由于后续发行的巨额可转换票据及认股权证和股价挂钩,富基可能因此面临财务风险。
?
富基于
?
在股价跌破20美元的同一天,富基通过5年期1000万美元可转换票据和A、B两类认股权证,向特定机构投资者私募融资。其中可转换票据到期之前,其年度利率将逐年提高,分别为3%、5%、7%和10%,此外,1000万美元票据可以24.99美元的价格转换为约40万股股份,但如果富基的市价低于24.99美元,转换价格将顺势下降,但最低不低于19美元。同时发行A类、B类认股权证有不同的生效条件,A类认股权证是以28.25美元认购184077股,有效期从
?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可转换票据的转换价格,还是A、B两类认股权证的认购价格,曾远远高于富基2007年8月11、12美元的市场价格,一个最坏的假设是,如果股价没有上涨到可转换票据和认股权证要求的最低水平,富基不仅不能通过认股权证筹集高达8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后续发展,而且还将在5年内偿还1350万美元(超过1亿元)的可转换票据本金及利息,对于年利润不超过1000万元、年经营现金流不超过1500万元的富基来说,将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9月底以来,在基本面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富基股价曾出现大幅度上涨。特别是10月初美国股票资讯网站BUYINS.NET和StockProfit.com先后推荐投资者买入富基,其中StockProfit.com的首席技术分析师Tony Golan通过技术分析认为,富基将成为跑赢S&P 500指数的选手,富基的股价迅速上升至约32美元,此后又迅速回调至20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