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旗
积分:10735 金币:5693
| 只看他
楼主
身着蓝底碎花唐装,边唱《健康歌》边尽情地跳着舞,这是马雪征在联想春节联欢会上表演一个精彩节目;而几天前,这位联想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还在香港与外商进行紧张的商业谈判。
作为连续三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位商界女强人”的“亚洲第一商业女杰”,马雪征却看淡女强人的“媒体评语”,她说:“《财富》杂志在做全球50 位商界女强人评比时,有这么一段话,定义出什么叫权力是很容易的事情,定义出权力有多重,有多大的权力是件困难的事情。人人有权力,很难比较出权力的大小。没有联想就没有我,不是我特别强,而是联想特别强。我幸运,因为我坐在了这个位置上。”
被柳传志的魅力吸引
1976年,马雪征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81年,曾获得奖学金赴英国的King's College修读英国文学。
今天,回忆起17年前与柳传志的第一次晤面,马雪征用的居然是“震撼”二字。她说:“当时联想在香港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是个坐落在破旧工业区的小公司,但柳总却是胸怀大志、雄心勃勃,反差太大了。我为什么被震撼?联想当年是中科院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柳总和他的部下们谈宏图、谈战略、高谈阔论,如同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非常不一般。”马雪征承认,她之所以从中科院处长的行政位置上下海,极大程度上是被柳传志的个人魅力吸引。
1990年之前的马雪征一直走在仕途上,是中科院两个处的处长,即将升迁副局长。负责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的合作项目,给邓小平、胡耀邦同志做过翻译,接触的都是著名学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使、科技部长一类的大人物,李政道亦是她的好朋友。对马雪征来说,从“国家公务员”到“斤斤计较”的商人是个痛苦的转化过程。“1990年,下海是很忌讳的事情,压力大,看不清方向。”马雪征说。
当她突然变成一个女商人的时候,马雪征突然发现要接触无数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人和事。比如,与合作伙伴吃饭时,他们会举着酒杯对她说,“你要是不喝,就是瞧不起我!”于是,她就得把酒灌下去。她必须从不懂经营,不懂财务,不懂市场,一步步学起,还要克服以前“自以为很了不起”的知识分子心态。今天的马雪征会毫不费力地将联想的所有财务数据熟记于胸,在最难缠的投资者面前也是举重若轻。
1997年,马雪征主持香港联想、北京联想合并,一个崭新的联想瞬间诞生于国际资本市场前沿,马雪征也被任命为联想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之后的马雪征愈发成熟、稳健,备受柳传志赏识,一步步渐入联想权力核心。马雪征之于联想,意义重大,正如一位香港分析人士所说的那样:“杨元庆信任她,在很多事情上依赖她。联想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联想,马雪征功不可没。”
锋利并优雅着
经年与资本交锋,造就了马雪征伶牙利齿而又不失优雅气度的风格。即使是最不敏感的人,只要与马雪征打一次交道,也必定会感觉到她不经意流露出的干练。马雪征喜欢穿一身昂贵的黑色套装,短头发,戴细边眼镜,语速快,行走如风。
马雪征的那种干练,是一种聪颖的干练。在香港觥筹交错的高级酒会上,马雪征是公认的中心人物。但凡联想最重要场合,比如“4.20”杨元庆接班,与AOL成立合资公司,马雪征都是当然的主持人。
因此当有人说女人的可爱指数,会随着她的成功指数递减时,马雪征会被排除在外。她在社交场合穿着上万元的极女性化的礼服出现,她在饭桌上会说很多有意思的笑话。她能够将锋芒与优雅并置而不显突兀,有大家风范却从不盛气凌人。
马雪征说她作为女性的优势在于,更容易将公司确定的战略付诸实行,在需要配合与妥协的地方做得比较好,特别是面对几方利益的情况下。比如在与AOL谈判时,一会是联想刘晓林这边儿不干了,一会是AOL那边要条件,她最后还是能够将之协调成功,将协议最终达成。别人说,“天知道她是怎么协调成功的。”
马雪征自言,“因为我是女性,我的应变是快速的。比如从知识分子到商人角色的快速转变。我是那种放在哪儿都能打仗的人。”
带着联想“逛”世界
马雪征在香港投资界的声望甚至超过柳传志。在她的主持下,联想对外非常透明。资本市场上有任何消息都告诉大家。
香港联想、北京联想合并之前,香港联想爆出亏损消息,股东很惊讶,因为很少有中资公司能够连续3次发盈利警报。1999年,广东信托旗下一在港上市公司做假账被香港媒体曝光,引发香港人对红筹公司的大范围不信任。消息出来一个半小时,马雪征就召开全球电话会议,把联想的财务报表,现金状况、借贷状况、资金流周转状况,以及业务开发情况做成通知发出去。
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始终高于25%,但在过去两年内略有下滑,原因是其他厂商在中国市场纷纷攻城掠地,特别是戴尔公司的直销经营模式对联想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戴尔咄咄逼人的攻势,柳传志、马雪征及杨元庆在这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讨论,在中国业务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如何向海外发展。
马雪征认为国际化的公司要具备两点,首先是公司的产品要在国际上销售,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联想的产品95%的业务都在国内,在国际上只有 5%的市场份额。另外,要具备的就是公司的管理和做法以及管理人的意识是否按照国际化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去做。而这两点,对于联想而言都还有进步的余地。
2004年3月26日,中国最大的PC制造商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都灵奥组委在北京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正式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合作伙伴)。这很容易使人将此看作联想迈出海外战略的一大步。
在关于中国企业是否应该成为奥运会TOP赞助商的报道中,媒体普遍的论调是联想集团赞助奥运是一场“豪赌”。直率的马雪征非常不喜欢“豪赌”这个说法,她认为,投资者眼光更应该放得长远一些。
“我愿意和你打一个赌,来看5年以后的结果。”马雪征这样说。
马雪征的话显然暗藏玄机,2004年年末的一场“惊天收购”更是使联想集团朝着国际化迈出一大步。在经历了长达13个月的艰苦谈判后,联想集团于2004年12月8日 宣布:以12.5亿美元加5亿美元债务承担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的多数股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说,早在3年前,联想就开始和IBM接触,但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展开正式谈判,而马雪征就是谈判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收购IBM PC业务为联想提供了开拓全球市场的契机。同时,这也注定是一条铺满荆刺的坎坷路。
有这两次大手笔之后,马雪征带着联想进军国际市场就有了更广阔、更绚丽的舞台,我们拭目以待这位长袖善舞的CFO能否带领联想人打造新联想神话。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