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 《店长》采访花絮
2007年2月,阴历年关。唠叨花絮每月一度,我们又见面了。
有件事,我已经是第三次神秘兮兮地讲给别人听了,今儿还说,那-你们不许溜!
我想说的是十天前的南京之行,43岁的苏果超市金陵小区店店长王海云对我细腻关照的那些事儿。她去换来2元硬币塞给我,“别打车了,不划算,这个时候人不多,去边上坐69路公交车吧。”执意送我出来,一起等在萧瑟阴天的午后街头,我请她回去,她不肯,只是微笑地看着我,我感动了,这怎么像我妈呀这是……时间过得很慢,或许69路凑巧出了一班故障车,来了,来了,走了……我一连说了三句再见,颇有不舍。车内很拥挤,但我不介意,是王阿姨看着离开的一班公交车-我岂非三生有幸?
从车窗玻璃里望出去,渐渐模糊了慈爱中年妇女的影子。我听到了,她儿子很乖,这值得欣慰;我听到了,她们夫妻恩爱,这值得欣慰;我听到了,员工们都尊敬她,这值得欣慰。
满眼的简单、温暖。第一次在受访者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身影,那么相似又那么不相似,我的心里湿了一大片。
这几天赶稿特别累,镜子里憔悴、安静的我似乎满脸疲倦,没有激情和开朗,只有隐忍、担当,这是我吗?不免想到两句话,“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老子不干了!”,不过,我还能笑,这就好,想必是的。也许,我是惦记着王海云和其他更多店长?
“店长”,我们之间有约定:关于执着、温暖、简单,以及成长、成熟、成功,传播、分享、提高。
还是在南京。这期杂志破例采用双人封面,分别是32岁的五星电器江东路卖场总经理陶永和30岁的山西路卖场总经理单曙光,年轻有为。因为路上有雾,当天赶到南京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我还没吃饭,于是在江东路卖场附近的KFC里买了外带套餐在陶总的办公室里狼吞虎咽地吃完后才开始采访。他很谦逊,而且帅,这可真难得。
美女方乐带我去见山西路卖场单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这是一位礼貌、健谈、知足、努力的哥们,对,像哥们,我们放开了说,一不小心就把采访时间延长了一个半小时,大家也知道,我很喜欢听案例,而他正好有很多故事要讲:憨厚的、拼命的、可喜的、遗憾的……
我没办法对金华一百的董事长倪涛印象不深刻,因为他有一句话说到我心坎里边去了,“艰难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你不是本着利益的观念在做,你是在做一些事情。”老实说,我前阵子约的几个餐饮业的经理MM几乎直接默认我是疑似拉皮条的人了,那成见,那语气,那打击,除了怀疑自己的脾气更怀疑自己的性情,好在,想想倪总,我忍了。偷偷支吾一声,其实我很想把他那篇采访稿的标题写成《失败是成功它后妈》的,恐怕太无厘头,只好放弃。
关于贵州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营运副总田园的文章是我们书面采访的整理稿,他给的文案差不多是六七千字,颇有真知灼见,无奈限于版面,只好忍痛割爱删去了小半内容。
……
庖丁解牛其实是最简单的,日升日落也是亘古不变。做编辑,最怕的是看到自我感觉良好但语句晦涩的作者来稿,恨不得自己替他写;比照人生,伟人的人际关系总是最简单的,但大多数现代人很复杂,有社会的原因,个人也有原因,除了派上学名“增加沟通成本”外,顺便煽情地问一下:他们能开心吗?
这时,我想到了木鱼大师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三小时内说的仅有的两句话之一:“菜不好,饭要吃饱。”——多朴素啊,他连感叹号都不用!
--------------------------------------------------- 《店长》
讲述零售人生 创新门店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