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1998年5月,经国家批准在厦门翔安区大嶝岛上成立了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使用面积逾100亩,拥有500多个店面,2007年客流量达到了103万人次,实现市场交易总额3.2亿元人民币;今年,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台湾企业及其产品吸引了众多的商人和观众,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成为了业界和民众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发展的现状
从1979年开始,以积极的姿态推动两岸三通,大陆对台湾产品开放市场,并给予了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两岸贸易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大陆更成为了台胞投资的首选地区,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倍受人们的欢迎,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业态形式
从目前来看,台湾商品在大陆的销售平台已从集散市场延伸到零售商超,在5·18海交会等展会中更是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亮点,近年来,“专卖店”、“网店”等新的业态也逐渐发展起来。
(1)集散市场。最早建立的就是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是大陆批准设立的唯一对台交易市场,自2007年10月1日起,海关总署新制订的《关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放宽了台湾商品日购买价值免税限额,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3000元。据福建省经贸委透露,目前,福建在进一步扩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同时,石狮永宁对台商品交易市场已启动建设,
(2)零售商超。
专卖店。
网店。
2.经营主体
我所谓的“零星”,其一是说到目前为止,和其他便利店、国际品牌服装专卖店相比而言,台湾商品专卖店还是很少的,我们知道,一个省会城市里,单单人们知名的便利店至少都有200多家以上,而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都多则数千家。其二则是台湾商品的品种和数量还很少,其实台湾商品非常丰富,我在几天前刚刚闭幕的5·18海交会上认识了一些台商朋友,看到了他们带进来展示的商品,堆积如山,从外包装到商品形状,从口味到品质,从功用到创意,都很有特色,但是在福州的这几家专卖店普遍存在商品品种少,甚至不足100种。
事实上,只能说福州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区域而已,不能代表整个业态在内地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从百度、谷歌上搜索到不少专业从事进口商品连锁经营的公司,如千之汇专卖、自由自在、思味思我等等,其经营的范畴中台湾商品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在区域内对台湾食品更专注的则有晋江的“台原”专卖店,目前已有数千种商品,并称将逐步增加到上万个品种。当然,还应该关注到厦门,这个经济特区得益于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更早就形成了台湾商品集散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进口商品连锁经营的公司,都是挂靠了香港、英国的外资企业。
3.惠台政策
二、展望未来
1.进一步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2.进一步促进贸工联结
3.共同发展民间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