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换劵”实际上是预售的一种形式。最初的预售一般只针对团购业务,最多也就优惠几个点而已。一些新开店或者是老店为了在特殊日子提高销售业绩,增强宣传效果,采用预售方式,给予消费者适当优惠,提前销售购物卡或购物劵,限定在开业、店庆或者某一特殊时段使用,效果不错,众多商场、专营店争相仿效。
“现金换劵”促销最大的特点是集中资源在某段时间使用,可以在某一特定时间段迅速提高客流量,大幅度提高销售额。这对于为了迅速突出业绩,增加知名度的商场或品牌是一种比较好的促销手段。其特点决定了“现金换劵”促销方式只能在特殊日子使用,而且不宜经常使用。
但现在已经有部分商场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利益,把“现金换劵”促销方式作为日常促销盲目使用。“现金换劵”促销方式使用过于频繁,其缺陷是非常明显的:
1、冲击团购:团购才优惠几个点,看看你“现金换劵”的力度,谁还相信你?搞不好团购经办人还会被冤枉。对于经常进行“现金换劵”的商场,很难发展团购业务,原有的团购业务也将会急速丧失!
2、大幅降低毛利率:“现金换劵”成为经常性促销活动后,还会有顾客直接用现金购物吗?本来准备直接购买商品的,看到宣传或听员工一介绍,马上进行“现金换劵”,对于顾客而言,何乐而不为?对于商场和供货商而言,白白损失毛利。另外,采用这种营销方式,利润率比相同力度的“满赠”、“满减”、“满抵”活动略有降低。
3、百货店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活动创新,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品牌活动参与率。“折扣”“满赠”、“满减”、“满抵”活动有一些标杆品牌是不参加的,如果免收这些标杆品牌参与费,“现金换劵”更容易做到全场通用,活动效果最好的也是这些平时很少参加活动的标杆品牌。问题是活动费用由非标杆品牌分摊,效果好的却是不分摊费用的标杆品牌,长此下去,那些受害的非标杆品牌供应商还会继续支持商场活动吗?同时,“现金换劵”演变成经常性的日常促销活动,已经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
转帖:
“300元现金换500元赠券”,温州银泰百货推出了这样一项颇具诱惑力的促销活动,在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同时,将温州市区各大商场的季末打折之风推向了高潮。活动当天,约5万名消费者前往购物,商场里多种商品卖到断货。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带给人们一个信号:温州百货行业竞争正日趋白热化。
促销频繁的直接原因来源于竞争。去年,温州市区百货业迅猛发展,银泰、丹璐的介入,打破了原来由时代广场和开太百货“二分天下”的局面,商战硝烟骤然变浓。
今夏末,在这场热闹的打折盛宴背后,记者看到的是众商家各异的竞争“表情”。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如今开太百货一改以往只在重大节日开展促销活动的传统,“满就送”旗帜即使在平日也会迎风招展。更为巧合的是,开太百货和银泰百货在促销中多次出现相似情节——促销内容和力度惊人的一致。比如上月24日至28日,银泰推出了化妆品节,开太也推出了化妆品节,且优惠程度十分接近。一位来自广州的业内人士在目睹两家商场的商战之后,颇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温州百货行业竞争,比广州更加激烈。
“百舸争流的市场环境里,只有比别人早走一步才能抢得先机。”温州银泰百货的一位管理人员认为,在目前多家百货商场同城争食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经常性地去寻找新的促销方式,以吸引消费者。在温州,银泰百货是个后来者,此前开太百货和时代广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因此他们只有以“热情主动”的促销方式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获得市场份额。
面对银泰的“热情”,开太显得有些“紧张”。自从银泰去年进入温州市场以来,开太的促销活动明显比以前积极许多,促销力度也层层加大,很快成为银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面对这两家同档次的商场,时代广场却显得沉稳,虽然也改进了促销方式,但并不如开太和银泰那样声势浩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时代百货走的是服务VIP顾客群体的路线,目前这个商场的VIP客户群体已经遍布市区和周边县(市)。这个客户群体相对稳定,让时代广场省了不少心。再说时代广场与开太、银泰两家百货商场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少不“扎眼”,因此比较沉着稳定。开太百货和银泰百货距离不到四百米,“狭路”同质化竞争,只有以价取胜了。
在这四家百货商场中,丹璐广场最为“怡然自得”。丹璐广场副总经理兼企划总监俞建才说,因为丹璐走的是shopping-mall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比较独特,产品档次也相对较高,目前在温州尚未有复制体,因此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虽然许多消费者被其他几家百货商场的促销所吸引,使他们门庭显得有些安静,但他们不想卷入这种促销战中去。他认为,一个shopping-mall要发展成型需要两三年时间,现在他们稳步发展是为了修“内功”,为以后发展铺好路子,以期待厚积薄发。
转帖:
200元现金换600元购物券!锡城百货促销力度“涨水”惊人。日前,城南某商场为期5天的大手笔促销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之前,全国百货界最高促销纪录是200元现金换600元券,锡城则仅听闻过98元送100元券的促销。不过,对于其如此取悦顾客的手段,遭到了部分业内同行的质疑。
据商场换券点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活动采取限购的方式进行。每人每次限买400元,即最高获得1200元购物券,换得的券非全场通用,只能在相应的柜台使用,不找补。因商场每天限换200万元现金的礼券,因此,还未等商场开门,就早早有顾客排队买券,“最长的时候排了好几百人呢”。壮观的场面,堪比家电卖场开业,在锡城百货界几乎是史无前例。
对于商家来说,盈利是第一目标。赔本促销究竟为何?谁来为这部分损失埋单呢?采访时,该商场有关部门的人士并不愿透露细节,也坦言没有为活动做过大的宣传。高调促销,低调回应,其中用意实在让人费解。市中心一家商场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一般商场做促销首先会和供应商协调,力度能否为其承受,只有在双方达成协议情况之下才能开展,“如果叫供应商来承受这么大的让利部分,肯定不会有人响应。如果是商场来承担,那么只有一个原因,贴钱赚人气。”记者从该商场一名供应商处证实了这名人士的猜测,“原先这家店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但活动期间人气很高,每天的销售额可以抵上平时半个月的数字,供应商并没有什么投入,此次商场的确做了回赔本买卖。”
对于密切关注对手的同行来说,这样的促销自然早有所闻。“但没人会效仿!”某商场人士称,“一般来说,百货商场促销如果低于5折,稍不注意就亏。生意好的商家谁也不会贸然做这样的买卖。”据市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现金换券是继满额返券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促销形式,如此大力度促销在全国都比较罕见,但他提醒各家商场做促销时还是要严格遵守《零售业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提倡明折明扣。
转帖:
消费200元现金换600元券,重庆百货促销纪录“涨水”幅度,堪与当前股市媲美。本月16日,茂业百货搞“年中庆”,凡持200元现金即可换得600元百货礼券。这创下全国百货界促销新纪录。之前,国内可查的最高纪录不过是200元现金换400元券,重庆最高纪录是100元现金换260元券。
礼券分为A、B两种,A券为200元现金换600元券,每人每次限换2张,商场每天限换200万元现金的礼券;B券为200元现金换300元券,一次可换3张。换得的券只得在相应的柜台使用,均不找补。如果当天换得的券一分钱未用,可原价退回换券的钱。据悉,商场参与品牌达到90%。
因此前曾遭遇过假冒礼券和炒券黄牛的“袭击”,茂业除了在礼券上加印防伪商标,甚至每天换购的礼券颜色都不同。一品牌女装供货商介绍,用200元现金换600元券,折扣率则应该是“用于交换的钱/换得的券的数量”,即200/600,相当于打了3.3折。
同行提出三点质疑
昨日采访时,一商场管理人员称,茂业促销内容他们一周前就知道了,“但没人会跟进!”百货商场促销如果低于五折,稍不注意就亏,茂业如此做招致同行质疑。
质疑一 暗自提价再打折
重庆茂业总经理柴勤俭称,除了不定期派人巡查各品牌商品价格,“不得擅自提价”还被列入了合同里,一旦发现违规提价行为,除了处以提价金额10倍罚款外,商场将解除对方联营合同。
质疑二 礼券使用范围窄
柴勤俭认为,好比游戏要有规则,茂业每次促销都将活动细则告知了供货商和消费者,他们愿意参与,证明仍然觉得划算。
质疑三 有恶性竞争嫌疑
之前,记者曾就此采访过市物价局,据介绍,目前国家对恶性竞争的定性是:长期以低于进价对商品进行倾销,并对同业造成了倒闭等伤害,重庆尚未出现这种情况。
相关说法
市商委:提倡明折明扣
市商委现代流通处昨日表态,现金换券是继满额返券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促销形式,如此大力度促销在全国都比较罕见,茂业目前并无违规行为,但市商委会对此事密切关注,并提醒商场促销一定要理性,不要拘泥于单纯的价格战,提倡明折明扣。
转帖:
“500现金换1200礼金券”!继前两年“买100送100赠券”、“买200送220赠券”的大力促销后,茂业百货华强北店四周年庆打出了“500现金换1200礼金券”的促销新招。在同一商圈的另一百货巨头天虹商场也在同一时段打出“2—4折”的优惠。黄金周商战提前预热,两强争雄华强北,一些中小商家无力接招,开始寻求差异经营的路线。
“黄金全市超低价”,“珠宝玉器3.5折”,“超市全线8.8折”!“500现金换1200礼金A券”,“500现金换800礼金B券”!昨天,茂业百货的打折促销的大幅海报悬挂在门店上,并特别标注仅限3天(7日—9日)。由于华强北特殊的地理位置,消费者一下子挤满了商场。昨天傍晚,虽然不是休息日,但获得消息的人们还是从四面八方赶到华强北,开始疯狂购物,店里一下子挤满了提着大包小包的人群。
离茂业百货只有100多米的新深南天虹店和老深南天虹两家门店也在这三天里同台唱戏——商品“2—4折”销售,打折力度丝毫不让茂业。虽然天虹表示此次活动并非针对茂业,但对于消费者却是多了一个极佳的选择。昨天下午开始,位于鼎诚国际1至4层裙楼的新深南天虹店开始热闹起来,到了晚上,有的收银台出现了排队买单的现象。
茂业、天虹两大巨头华强北竞相打折促销,乐坏了消费者,却让周边的中小服装卖场乐不起来。一商家表示不愿接受采访,但他表示“这个周末不会期待太多的销售额。”在二大巨头的竞争重压下,同商圈内的不少商家纷纷调整策略避其锋芒,寻求差异化经营。
- 该帖于 2008-2-15 13:16:00 被修改过
“充钱换卡”成百货新手段(转帖)
上周末,天虹百货第三次推出了“交现金换购物卡”。此前的中秋节时,天虹百货首次引入了这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十一期间,天虹、海雅百货分别打出了“交400元现金换900元购物卡”、“交200元现金换400元代金券”的活动,同样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天虹百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秋节首次引进这种营销方式之后,天虹的营业额大增,之后的十一黄金周其营业额同比增加了60%~70%,海雅百货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采用这种营销方式,尽管商场的营业额有所提升,但是利润率比‘买送’时有所降低。”一业内人士透露。
业内人士认为,继天虹、海雅之后,天和、彩怡也可能会采用此种营销方式。因为东莞百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每个商家为了争抢更多的人气,牺牲一小部分利润来争取市场份额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