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太多的策划案,做了太多的策划案,发现我们的思维太有局限性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有创意的策划案啊?一直都说“创意、创意、创意”,可是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啊!谨以此贴做一下抛砖引玉,即使沉了也在所不惜,希望大家有创意再回帖!!!
我曾经看到国外的一个创意是把啤酒和婴儿尿布捆绑销售,因为大多数爸爸都要去买啤酒,顺便买一些婴儿尿布,为了减少麻烦,所以超市就想出了这个创意。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销量大增。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实际上有很大联系。
车站旁有家药酒专卖店,药酒装在玻璃瓶中销售,规格都在两斤以上。后因生意萧条转让他人。
新老板在接手药酒专卖店前已观察过,店周边有一些饭馆,去吃饭的多为乘坐火车的旅客。他发现以前的药酒包装有问题,顾客就地开瓶喝又喝不完,带走又笨重又怕路上摔坏瓶子。于是他立马定做了一批二两装、三两装和半斤装的塑料酒瓶,并且从附近饭馆批发盒饭放在店里一起经营;虽然盒盒饭他只赚两三毛钱。这么一弄,他的"药酒盒饭店"生意竟出奇的好:路过的旅客看到有实惠的盒饭卖,进来吃盒饭时再来点小酒,喝不完的药酒带走也方便,觉的好喝的再买几瓶带路上、回家喝。
我认为,纯就“促销”本身的语境而言,“反弹琵琶”是一种比较高深的境界。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这家药酒专卖店新老板用的招儿,拿促销来说,是反弹琵琶。通过将酒瓶做小,再引进看似与药酒经营毫无关系的盒饭,愣是把生意搞火了。
2
思路决定出路,这句几乎惹人厌听的老话,大家都懂,但是没几个人做得好。主要是,搞促销最值钱的是卖智慧,而这个钱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轻松赚到的。
中国搞策划和搞促销的高手,古已有之。在我个人的名人辞典里,中国早期有“史”记载的、负有盛名的策划高手,非姜太公莫属;而促销专家,当首推王婆。
卖了大半辈子肉和豆腐的姜太公,经商的才能平庸无奇,做什么亏什么。也幸亏太公长寿,捱到70多岁的时候终于开窍了,去玩钓鱼,不过太公策划得妙,“太公之意不在鱼,在乎于策划自己也。”姜太公用一个不装鱼饵的直钩,外加一句钓不到鱼的人才自嘲的话,或者说是广告语“愿者上钩”,终于大器晚成,钓到了周文王。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堪称中国古代经典版的促销案例。做销售卖东西,谁不说自己的东西好?王婆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把黄瓜卖出去,能够让自己看来仅为养家糊口的促销个案载入史册。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就是那个“买椟还珠”的成语。虽说珠宝商碰到傻子,不过要是没有独到的促销包装,珠宝商既不可能宰了傻猪,也不可能名留青史。
促销策划的高深之处,就是出奇制胜,就是人无我有,就是与众不同,并且最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商品卖得比别人更好,达到企业或者个人阶段性的战略目的。
3
中国人最擅长的是模仿,最缺乏的却是有效的创新。
1990年,在其后数年曾主宰中国保健品行业60%以上份额的太阳神,在中国首家推出VI手册后,一时间“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的太阳神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太阳神公司精装版的VI手册虽然每本卖到四五百元,还是被有幸买到的广告公司视为镇山之宝。
从1992年9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好点子也是紧俏商品”开始,中国的“智慧产业”骤然升温,红火了好几年。没料到,20世纪末何阳落马事件,倒成了中国策划界的滑铁卢。
我认为,何阳落马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在策划界他早已开始衰落;但何阳事件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标明中国策划事业独谋时代的终结和群谋时代的开始。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近的路毕竟只有一条。
企业都在寻找这条“最近的路”,包括人,包括制度,包括发展路线。但对商业事件的促销策划而言,出战略规划草稿的是一班“知本家”,而决定走哪条道路的却往往是一个“资本家”。南辕北辙的道理大家都懂,即使方案再好,如果老板决策上出了偏差,这个促销方案便可能难以达到“创作者”预期的效果。
4
近些年中国企业的促销策划多如牛毛,逢年过节更是比牛毛还多,各行各业都大搞特搞。但可以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教学案例的,好像还只有海尔的品牌策划和TCL的营销策划。
当然,温州不缺策划,更不会少了促销活动。而且,温州企业的出彩策划也有一些。其中比较经典的,我选奥康1999年为温州鞋杭州雪耻的“一把火”、红蜻蜓的中华鞋文化和报喜鸟西服的“永不打折”。
但引发轰动效应的促销个案,却更少。记忆中只有2002年5月1日奥康“尾数为51的人民币翻倍用”,一时间搞得浙江全省奥康专卖店断货,外加损失店堂玻璃若干块;进银行取钱找出尾数为“51”的人民币后又将余钱存回的人群,忙得银行工作人员晕头转向。
不过敢玩人民币,这个取得惊人业绩的促销方案最后肯定得到了银监部门的狠批。
2003年情人节,温州人民路上一家鞋店的促销方案是,在店门口送玫瑰花加安全套。这个促销活动的新闻图片上了温州报纸的封面,对一般人来说,是个好点子。不过在2001年或者更前,南京的商家已经做过这个促销。温州的虽然只能算克隆或者抄袭,但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有一些促销策划是可以模仿克隆的。但经典的案例肯定具有原创精神,这是我们所追求推崇的。这也是一种境界。
温州再小,也不会拒绝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