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赢在商场:如何购物最划算ZT

名剑风流

积分:2179    金币:824
  |   只看他 楼主

  打折、返券、抽奖、送礼、减现金,有人称其为商场促销的“五项全能”。面对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作为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我们不禁要问:除了要对比同类商品的性能和价格外,怎样才能精打细算地花好每一分钱?如何购物最划算呢?

  众所周知,打折多是一锤子买卖,是既实际又直接的促销方式,而返券、减现金却需要您精打细算一番,最后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一头扎进商场精心设计的“满百返、满百减”的“促销大战”之中,眼看着手里拎的包越来越多,兜里、卡里的钱却越来越少。

  明折明扣固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打折前商品的零售价是怎么个定法,这里边的学问可就大啦。还有,您知道商场的“扣率”吗?您了解商品的“加价率”吗?初步了解了这些“专业术语”后,大概您就知道您的钱是给谁“买单”了。

  先为您介绍“扣率”。通俗地讲“扣率”就是商场的销售毛利率,也就是商场对一种商品或者同一厂商经营的多种商品在商场销售额的利润提成,这个数值一般为20%,这也是各大商场的公开的“平均毛利率”。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数据,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一般来说,影响扣率高低的因素有三点:

  1、品牌。越知名的品牌,扣率就越低:大品牌多在15%以下,也有的会低于10%,甚至商场个别“请进来的”国际大牌,扣率则可能接近0,这就是所谓的“商大欺店”。当然,也有“店大欺商”的情况,那就是商场会针对一些可有可无的小牌子,实施“高扣率政策”。而面对30%甚至是50%的高扣率,品牌经销商也能“欣然接受”,这是由于他们需要借助大型商场的平台来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2、品类。服装服饰类商品的扣率最高,多在30%以上,青春女装可以达到40%;余下从高到低依次为女鞋、女包、饰品、化妆品、运动类、女士正装、男鞋、男装、箱包、配件等,电讯和电器类商品的扣率最低,通常不会高于15%,另外还有一些商场自营的品类,以及商场自带的超市等,这些商品大多是经销或代销的,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小,折合成的“扣率”也不高。

  3、活动。各种打折、减现金、包括2007年初已明令废止的“返券”等促销活动,无疑是对商品扣率的大曝光,总的原则就是“参加活动力度越大的品牌和品类,其扣率就越高;促销力度越小的扣率也越低,不参加活动的扣率更低。”而一般的品牌进店时都会和商场签订一个促销协议,约定“扣率要根据商场各档期活动力度的不同而有阶梯性的浮动”,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种商品会有两个甚至多个销售编码的根本原因。


  其实说白了,正是由于“扣率”的存在,商场才能从销售流水中盈利,而“扣率”也是每个品牌进驻商场时最重要的谈判筹码。下面我们再说说“加价率”这个概念。

  “加价率”是财会学的一个专业术语,常用来反推和制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核算加价率的公式是:加价率等于“售价”减去“成本”所得的差,也就是“销售毛利”,用它再除以“成本”所得的百分比。

  您猜猜,这个普通的百分数到了您所购买的衣服、鞋子、包包上会是多少呢?给您一百次机会也不多。告诉您吧,听清喽、坐稳喽、站住喽、扶好喽,这时的加价率是10——这可不是10%,而是10倍。也就是说,您花1100块钱买到的所谓“高档的、品牌的、优质的”服装鞋帽,其生产成本最多100块钱,而动辄几千上万的国际名牌,其成本价也就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

  生产成本与商品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关系不大,因为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是在本地生产的:有的一条流水线同时生产多个牌子的商品,名曰“贴牌”;有的服装品牌甚至连设计的款式都是“国产”的——我就见过专门“打板”的顾客,他们买衣服就是为了“抄袭款式”,用完了就退货;有的厂商仅仅是在国外随便注册个品牌,然后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是在国内完成的,这些可是地地道道的人家不出口、咱们也不进口的“外国货”,还有一些国际名牌仅仅是从香港转一圈回来就身价百倍。所以,您可千万别让一个小小的牌子给忽悠喽。

  一些原本“低成本”的商品,到了您手上却变得“又高又贵”了,这除了物流成本和各大经销商的利润分成外,其中还有一项叫做“代理费”的特殊成本——越是知名、销售范围越广的品牌,其代理费就越高,通常会数倍于商品的生产成本。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阿迪、耐克、锐步、匡威等运动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就是由同一家销售公司代理的。就某一商品而言,它的利润分配从高到低依次为“品牌所有者、地区总代理商、区域代理商、零售商、生产厂家、物流环节”。另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也要计入商品的成本里,包括物业费、管理费、进店费、节庆赞助费、刷卡手续费、广告费等等,所以商品的最终零售价常常能达到生产成本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为什么再高档的商场也敢打出5折、3折的低折扣,以及满100减50、满100减80等大力度活动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商场的从业经验为您介绍一些购买商品的小常识。

  1、选择购物时间。您翻开日历看一看,就知道一年到头已经没有几天不是“节”了,所以您完全不用担心赶不上商场里的“节假日”促销。另外,每年冬夏换季的特卖,以及春秋淡季的商场调整,都能让您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2、盯住店庆日。每家商场的店庆活动都是最大力度的,而且多有“限时抢购”等活动。

  3、买活动力度大的商品不划算。中等力度和平时不参加活动的品牌“性价比”反而高,这是由上文提到的参加活动时的“浮动扣率”决定的,不怕商场“扣钱”的品牌自然利润大。

  4、合理组织团购。建议邀请亲友和同事一起购物,既增进感情又省钱。不过奉劝您不要听信网上或陌生人发布的团购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5、办VIP卡。建议您不仅成为常去商场的会员,最好也是常买品牌的VIP。这样商场的大型活动、品牌的促销活动都不会错过了,而且还能参加积分换礼、现金返点等活动。

  此外,还有几点要特别提醒您,以便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1、买不买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当导购过于热情,或者两三个导购一起为您“介绍”时,您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销售界有句名言,“评价销售人员优劣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业绩,二是看能不能卖出积压、滞销的商品”,所以您千万不要被所谓的“专家”左右了思想。

  2、小心特殊的“导购”。商场或厂商为应付节假日的大型活动而聘请的临时促销员,简称“临促”,他们不属于商场或者品牌的正式员工,所以对您做出的任何承诺甚至是写下的保修凭证,您都要特别留神,不排除会有个别的商家在所售商品出现问题时以此来搪塞您。

  3、看清付款方式。大多数商场都会发行一种对内或对公的购物卡,在商场里相当于现金,一些素质低的收银员会趁顾客不注意,利用它们入账“套现”,给日后的保修带来麻烦。

  4、不要相信“黄牛党”。以前倒“礼券”,现在买卖购物卡,商场举行的积分换礼等活动也大多成了黄牛党的“额外收入”。其实不难想象,黄牛党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有巨大的利益驱动,他们赚的钱还不是来自您的腰包?而且和黄牛交易,您就不能开发票,退换货也相当麻烦。即使您最后千方百计地退了货,还是拿不到现金,因为黄牛是用“购物卡”给您付的款,所以商场也只能退给您“购物券”。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普通消费者不可能成为研究某种商品的专家,而且现在很多所谓的的“专家”也不足全信。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贪便宜买暂时用不着的东西,而且一定要养成保存机打的销售小票并及时开具发票的购物习惯。

上尉

积分:8898    金币:3874
  |   只看他 2楼

顶起来,给需要者看。

---------------------------------------------------
往日的春光里,一个唐朝女子
剪去善舞的长袖
她说:青丝
青丝啊
leafandwolf.blog.sohu.com

秋雨梧桐

积分:22245    金币:1583
  |   只看他 3楼
是啊 购物的学问很多
---------------------------------------------------
联商水区QQ群:2026800
结识业内朋友 交流各地信息

罗非鱼

积分:4461    金币:339
  |   只看他 4楼

学习下。。

---------------------------------------------------
沉默的你啊,我们都懂得,什么都不说。。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