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9 22:35:22) 苏宁-拽得很(245592590) 张总;你也知道我们打工的不容易,你的公司做到这么大我们也感到欣慰。但是苏宁公司也应该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啊???? |
| ---------------------------------------------------------------- |
只选择一个题目做些回答,就是销售额的下降。
先举一个实例,进入本地比较早的一家卖场,选址在客车总站对面,之前,一直是本地卖场中销售非常理想的一家卖场,但去年因为客车总站搬迁,而带来了客流量的显著下降,之后,该卖场采取了多年来一直未采取的措施,比如该卖场只有一个进出大门,包括顾客和货物的进出都从这一个大门,大门口常常被进出货的卡车堵死,而且,该卖场进出的“界面”不友好,进入门口先要跨上十几步的台阶。这些都是问题,比如顾客无法使用购物车等。之前,因为销售一直比较理想,没人在意这个问题,现在销售额大幅度下滑了,原先高峰时段,约有15个收银台同时开机,现在,只剩下了4个左右,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所以现在该卖场的门口用混凝土重新做了构造,两边各拉出了一个缓坡,进出“界面”友好了许多。但结果如何呢?收银台并没有多开,客流量也不可能一下就回升,举这样的一个实例其实是为了说明,实际上,很多卖场平时因为销售比较理想,而忽视了很多问题,有太多的问题被销售额给掩盖了,真的遇到突发的,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时,就欲振乏力了。就比如这个卖场,他的销售额好是因为附近的客流大,他一直没有意识到,其实稳定的客流却不多,在实际经营中,对于在怎么样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上,根本没下功夫,所以,一个突然因素就整个被打蒙了。所以,怎么应对危机,其实是要有预见性的,比如门口这个缓坡,一直要等到危机发生以后才做出改变,多少是否迟了一点,比如对于消费者的分析,其实通过对于消费者的购物篮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是来自于稳定的客源,对于稳定的客源在危机前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性倾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平时不知道精打细算,得病的时候才知道手头紧,那怎么还来得及?同样是这家卖场,危机发生以后,对于经营的品类和卖场架构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没有一个收银员会主动帮助顾客打包,尤其是对于自带购物袋的顾客,即便后面没有人排队,她也没有打包的服务,而情愿站在那里东张西望,这样的卖场,又怎么可能在应对危机时有所从容呢?应对危机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固然,要进行一定的高端商品的结构调整,也要开发出更能适销对路的商品,想办法开源和节流,但是,任何时候,功夫都在诗外,平时的基本功做扎实了,即便危机来了,有所冲击,但是,和那些平时不注意练功的卖场比,你所受到的冲击也会小很多,这就是危机来了以后为什么有很多卖场和超市仍然能保持高增长率,但是有些就突然面临着倒闭的原因所在了,要战胜危机,从细节做起,一点一滴才是真功夫,不是说细节为王,而是细节是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