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华润万家这个大家庭中一名普通职工,加入这个团队已经快一年了。
在这里我足于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企业的”家文化”。我感受到一个大家庭的平等、民主、团结、责任、互助、信任和包容。在这个家庭里我感受到家的轻松和安全,在我的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得到了进步。
在这里我还体会到了一个企业发展历程的艰辛。1984年的成立,1991年在内地的第一家分店,1995年开拓华东市场,1998年在北京成立子公司。一连串的数字都在说明,我们的企业在壮大。
就在我为自己是一名华润万家人深感骄傲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重新认识了华润万家所谓的“家文化”。
首先承认,他们犯了错误,根据《员工手册》
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机会呢?一个可以弥补错误的机会?
我们从小到大,谁没有犯过错误?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也犯了错误,后人给他的评价也是“三分过错,七分功劳。”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说过: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
其中一位员工连续3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但是就是这一次的错误,把她以前的成绩,全部都看不见了,说了一句,“功不能抵过”。难道她以前的辛苦全部都白费了吗?公司为什么不能给这样的员工一次机会?我们企业的“家文化”体现在哪里了?
还有一位,在公司严重人力不足的时候,需要天天加班的时候,没有一句怨言,3个人的工作,他1个人连续加班了两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但是,他没有任何的一句怨言。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家,为家付出,不需要任何的语言。这样一名优秀的员工,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孩子一个机会呢?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公司在年会上给出“不裁员、不减薪”承诺。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现在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但是,他们却失业了,因为他们的家不要他们了,他们的感受就像母亲遗弃了自己的孩子,无能为力。此时此刻,我们企业的“家文化”呢?
此时此刻,我对企业的“家文化”产生了怀疑。
尊敬的公司领导,你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次机会,一次可以弥补错误的机会。我们经常提倡的家文化呢?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候体现。谁没有犯错误?
当你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是得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但是,后果呢?我们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一个企业,难道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说说的吗?
如果你们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们肯定会有感恩之心,继续为公司出一份绵薄之力。
尊敬的公司领导,当你们做出决定的那一瞬间,你们有没有想过,三个家庭,他们的生活将面临怎样的变化?他们在家里是天,维持一家生计的人,他们在家里充当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母亲的角色。而如今,他们却失业了。
尊敬的公司领导,此时此刻,我再也体会不到了一个企业的”家文化”。我再也感受不到一个大家庭的平等、民主、团结、责任、互助、信任和包容。在这个家庭里我已经感受不到家的轻松和安全。
尊敬的公司领导,请您谅解一个基层员工的心情。我的行为,自己也知道很鲁莽。但是,请您原谅!谢谢!
华润在走资本化的路子,企业文化正演变成为资本文化.
因为,毛泽东对解决西藏达赖问题时说过,我们要"灭"了它,这种"灭"不是消灭,而是把他们
抓起来,教育和改造他们,使他们的思想上改正过来.
引用西方文化,你如果犯罪了,只要你认罪,社会就会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轻发落,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西方电影中提倡的是先认罪,争取宽恕处理.人哪有不犯错的,知错能改就行.
-----------------
而资本是什么?资本是金钱,今天你为它打工,他付你钱,明天他不需要你,你就与他无关了,
在资本的操作过程中,缺少了以人为主体的情感累积,它将人的情感也数据化,货币化了,
资本家往往非常迷信一条定律,钱能摆平世上所有的事,只是钱够不够多的问题,它们忽略了,
人作为一个精神个体,有其对昨天、今天、未来的依存性。资本只能体现今天,相信资本
只能代表它能抓住今天,却无法创造美好的未来前景!
-----------------
离开吧!那里已不是情感唯一可以寄托的地方。
关于华润万家的这个处理个案所折射出来的,对于门店或行政人事事部门的执行是肯定没有错的,因为,制度一经订立就应严格执行,不管是谁,无论你曾经为企业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或贡献,因为你付出的贡献大小不能成为你违反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正当理由或籍口,否则,将导致企业的所有制度形同虚设!
而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规章制度”和订立这些制度的人,在订定这些制度时是否考虑到与公司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内涵相违背?还是只是人云亦云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有会有很多例外的因素,如何处理及执行的问题?由于企业是需要持续长足健康的发展,那么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是否与这些基本精神吻合?
我相信这些企业文化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我们国内零售企业中是普遍非常缺乏的且不重视的,不是不重视执行,而是对这些所谓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时是否经过大家讨论哪些规条是否违背公司初衷?与企业的文化理念相左?企业的经营理念或许是某些高管确定下来,而相关的制度建设或许又是某些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制订,因此,由于各人的理解或侧重、观念不同,制订出来的制度便大相迳庭!因此,归根结底我个人认为就是我们的国内本土零售企业文化缺少内涵的一种缺失!即没有制订一套长青的、极具包涵且共生共荣的企业文化理念及其相关的各项运作与制度,这也是我们国内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成为长寿企业的根本所在!这或许就是如可口可、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为何逾半个世纪岿然不动之根本原因。


- 该帖于 2009-6-6 13:22: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