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正在人生发展道路上不断攀爬的初级CIO或准CIO,那些已经度过初始职业摸索期、进入职业生涯职业稳定期的CIO人(我们姑且将其称为“后职业CIO人”)大都处于40~55岁,职业生涯就快进入人生最后一站。
据调查统计,目前国内信息主管或是CIO的平均任期是3~5年。因此,圈内人开玩笑说CIO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首席信息官,另一层是“CareerIsOver”(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业界也有“做CIO,45岁就可以退休”之说。
在一项对于“CIO出路”进行的调研结果中显示,选择尝试向财务、销售、生产等业务总监转型的人数最多,有大约32%;大约20%的人选择忠于职业,尝试在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做好CIO;也有人尝试做CEO,自己创业或者跳槽到乙方出任要职等几个方向。
一、做好职业规划
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有一个原则:职业选择必须能够发挥你的优势和特长。
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要长期稳定地做一个企业CIO,就要结合实际了解自己需要补充什么知识、技能。
比如说,假如你确定了要当一个跨国企业的CIO,就要考虑外语是不是流利,是否了解国外的文化,是否清楚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顾问,就需要更多地了解与CEO、CFO等企业高管沟通的语言,更多地学习管理、财务、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做职业规划时,需要进行知识、技能、经验、资源的缺口分析,并明确每一个缺口该怎么补充,甚至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步骤。只有这样,规划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CIO可以利用一些性格、职业倾向测试的工具,例如九型人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也可以采用一个被称为“求求你表扬我”的方法,找10个以内你熟悉的人,让他们说出你给他们印象最深的优势,并对这些优势进行详细的描述。这些人可以是你的丈夫/妻子、上司、下属、朋友、师长等。通过他们的描述,你就可以发现自身原来没有发现的一些特质。
经过测试,了解了自己的长项之后,一方面可以在弥补自己的弱项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工作环境选择上,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有所回避。
我们不难发现:CIO要想成功做好职业规划,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服务好公司业务,不断培养自己的手下。以此为基础,进则可以公司内部谋求更高的职位,退则可以利用已做出的业绩和建立的人脉,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归宿。
CIO迈向CEO的机会是有的,不过挑战可不低,要克服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有几个重大的挑战,包括IT人员常面临的技术本位、商业观念薄弱、领导与沟通能力等问题。
二、转型具体的条件
新一代的CIO需要成长为商业和技术的创新者——既了解业务又精通技术的IT部门负责人。因此 CIO需要主动突破传统角色定位,从单一的技术管理者成长为策动企业创新与变革的合作伙伴和业务领袖。
然而我国现有的技术型人才占整个IT人才的80%,如何从竞争激烈的技术红海中找到蓝海,是每一个IT从业者都应提前考虑的。从IT从业者目前的情况、未来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来看,CIO职场的蓝海之路不妨先从服务管理、销售业务着手,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再加上相关的学习和培训,从以往的技术实施专向以服务为主的顾问式销售主管、技术型销售领导、多元化人才发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转变思维增强信心。时代在进步,思想在升华,社会、企业对CIO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销售对CIO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CIO只有在不同时期适应形势,随需应变,转换角色才能多条活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因此CIO不妨多用销售的眼光、客户的业务需求来看待技术项目,不要习惯性从技术角度来想,这个非常重要,并学会快速的了解变化、响应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敏捷性(即随需应变的能力)。而且即然形势所逼,转型成为销售主管,CIO就要坚定信心,铁了心做销售,要勇于向成功的前辈学习,不要怀疑自己的转型能力与机会。
加强销售学习提高营销常识。CIO在营销常识和经验上,可谓“一穷二白”,因此必须“恶补充电”。CIO可品味一些诸如卡耐基人际沟通技巧之类的书籍,反省自己以往人际沟通的缺陷;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多与人沟通,培养自己的沟通技能,跳出自己工作的小圈子,设法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多交流;多参加一些销售人员的聚会或是培训课程,给自己洗洗脑,从个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换到客户中心的模式中;CIO也要学习一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管理的知识,锻炼自己整合能力,能针对企业不同的资源条件,提供出具有可执行性的解决方案。
三、转型后的适应
转型前是要做好准备,但关键还是转型后的适应。转型后的真实工作环境是我们无法模拟的,准备的再充分也会有疏忽,关键还是看临场发挥,CIO对于新的工作不仅仅要在思维上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还要能快速的适应新的环境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http://www.linkshop.cn/web/Article_Cinfo.aspx?ArticleId=119691
信息化之路漫长而痛苦 中国式CIO大裂变 (节选)
进入核心决策层
正是这些独特的中国企业运营模式赋予了CIO更多内涵,使得中国式CIO逐步成长为企业核心层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而这从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信息技术部部长刘长鑫的一长串称呼就能看出。
作为中国零售业实至名归的航空母舰,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用数十年的时间在实践中整固并完善信息系统,真正地将集团业务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地形成了一个集团的集采中心,真正地集中管理了集团的品牌和资源,实现了集体化经营。资料显示,2002年6月集团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后,王府井百货立即加快了连锁扩张的速度,三年内在不同地区开了六家百货连锁店,平均一年两家,之前平均一年不到一家(不算重组的三家),而到了近几年,集团更是以令业内称奇的速度平均每年发展4-5家新店面。更加重要的是,王府井百货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对主营业务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反而是收入与利润稳步上升,在信息化系统巨大投入和成本下,能连续多年保持利润的增长显然也从另一个层面肯定了信息系统的功绩。
而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刘长鑫认为,作为CIO,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要读懂企业规划。将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现在这两点挑出,两点一连就是一条路,就是一条通向企业未来的路。在这条路上,CIO要知道每一步要怎么走,这就是规划。“我要知道今天就走到这里,因为大环境只到这里,正好要修路,所以你得适应,适应不了就产生不了价值。此外,还要和企业的实际承受力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做整个规划的时候,要能将企业的内外规则读的非常懂,这方面很重要”。
二是做信息化的牵引者。CIO的本质工作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问题。“要让企业看到你的存在和你会带来的变化,我不认可跳跃式的发展。在我看来,即使你真是跳成功了,那仅仅是自我认为,其实永远都跳不成功,为什么?大家跟不上,跟不上就是问题。一个CIO,要么很容易被企业推着走,要么走的太靠前,企业被甩在了后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企业一点点地走,但是引导企业是不能把企业离得很远,拐弯了企业都跟不上了,也不行,所以要保持着一个牵引者最好。而只有你的存在要给企业带来了变化,你所管理的信息系统确实使得大家的工作由原来的繁重变成简单,由原来的繁重变成解脱,自然也就能获得最大的认可”。
在王府井百货业务、人力资源、办公室、市场部、营销部、电脑部等部门都转了一圈,最后才到信息部的刘长鑫,显然的更为豁达,“在不适合的环境中学会忍耐,包括掌握处理事情的平衡度,面对创新所带来的磨练和历练,这是一个中国企业中的CIO必然的成长过程。”
当CIO成为CEO的时候
走入核心决策层,影响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方向,似乎是中国式CIO能够成长的极限。记者也曾经如此认为,但是一次采访,或者说一个另类的CIO的出现打破了这看似必然的结局。
刘小兵,双汇集团CIO,双汇软件CEO,IT业内叱咤风云的人物。作为CIO,他帮助双汇集团打造了包含生猪屠宰生产线质量监控、内部物流管理、连锁店商业POS及配送管理、分销管理等在内的多种大型管理系统;作为CEO,他带领的双汇软件走出了一条别具风格的软件开发之路,以服务为导向的项目研发使得诸多大客户主动找来,单子应接不暇。
2000年,刘小兵为双汇集团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于同年回国。2000年底,双汇集团正式成立双汇软件公司,刘小兵出任该公司总裁。总部设在漯河,研发公司则设在北京。独立运作的优势使得双汇软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系统。
双汇软件从一开始就摆脱了信息部门约束,其之于双汇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似外包,又非绝对的外包。刘小兵认为:“双汇软件和其他软件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卖产品。很多通用软件卖遍天下,号称可以应用和服务不同的行业,但我们不这么认为。任何企业变大后,都会有很多独特的需求。这些不是通用软件能够充分满足的,比如双汇的生猪收购软件、生猪分圈软件、过宰白条结算软件等,大多软件公司基本听也没听过,也就谈不上有相应的软件来满足企业需求”。
针对性开发的独特定位使得双汇软件在双汇集团信息化建设成功之后,轻松地走了出去,这样的服务能力同样满足了诸多有着独特需求的企业,如蒙牛、小肥羊等。双汇软件的成功似乎显得如此顺畅。
对于既是CIO,同时也是CEO的刘小兵来说:“双汇软件要做高水平的私人医生,就要综合培养团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要专,更要宽;不仅要懂得硬件、网络、编程、数据库,还要懂得机械、传感、电子、电工、自动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只有为企业留下一套标准的流程,帮助企业可复制性的快速成长,掌握一套最现代化的精英流程和产品管理模式,才是私人医生真正的职责所在,成功的保证。”
-----------
历经近二十年的漫长积累,中国中小企业的CIO终于修成了正果。与国外更多倾向于提供技术服务的CIO相比,今天的中国式CIO不仅拥有了一整套“承上启下”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拥有了一大批熟练驾驭这套体系的精兵强将,更拥有让西方前辈们望尘莫及的增长动力。在经过了数十年的茫然、迷惑、怀疑而终于得到肯定之后,中国式CIO大裂变,在摸索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的道路上,已被证明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在这七位中国式CIO的表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描绘出他们的裂变之路,描绘出这段漫长而痛苦的成长历程。经过了数十年的茫然、迷惑、怀疑而终于得到肯定之后,中国式CIO增加的不只是智商,还有情商,以及随着信息系统深入到企业核心运营、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之后,带来的庞大的新的影响力。中国企业越快速的发展,信息化的作用就会越强大,CIO的地位就会越重要。这一切,不可逆转。
(中小企业IT采购)
---------------
http://www.linkshop.cn/web/Article_Cinfo.aspx?ArticleId=119690
| CIO职场分析:“跳槽”八大注意 |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中文名称是“首席信息官”。关于CIO的职场,在互联网上,我们在用搜索引擎搜索到关于CIO的职场报道数不甚数。企业发展进步了,随之而来CIO也由过去传统的幕后工作走向了前沿,CIO开始越来越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这不得不说CIO的成长迅速,但国内外优秀CIO的成长历程早已告诉我们:CIO是不能速成的!一个称职的CIO一般需要经过8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修炼和积累。 关注CIO这个职位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需求的增加而状大,CIO的地位则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价值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