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在2016年里新一佳倒闭,新一佳倒闭是必然的,甚至我认为能撑这长时间,已出于我意料之中。未来可能更多的中国零售企业倒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
万达----中国横空出世的商业地产巨无霸,其成功有一定的必然性其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经济特别地产经济高速发展中,喝了商业和第一口汤,其二,各地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不遗余力的以低成本和金融支持换取了万达高速扩张,其三,万达巨大的资金流的支持,其四,前期的商家资源的积累,其五,部份良好的店的支撑,再加上确实有一部份认真做事的管理和前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策划。
但是从2014以后,在整体经济低迷和电商冲击下,再加上整体商业地产高度饱下,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和体难以生存,2016年新开业的万达有近7成以上业绩相当不理想,根据平时对万达的观察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最后直接会导致万达走向下一个“新一佳”。
1、 开店位置,由于商业地皮的增值和好的地块的资源稀缺再加上一些开发人员的贪污,万达现在开的店的位置越来越偏,开店质量越来越差。
2、 由于新开的店不理想导致一些店的培育期长达五年以上,正常大的商家心里的预期和支持能力市场培育期在二年左右,很有可能有些店,二年三年后会产生大量我空铺。
3、 不良的新店越来越多后,原来很多合作商家会考虑配合程度以及选择性的开店。
4、 万达自认为经典的“U”型动线,其实存在巨大的隐患,因为“U”型动线一定要保证顶端**和金街和内街的互动,事实上万达的人群消费就是如流水一样很少迂回消费。加上整个万达的立体**动线的相当不合理,导致有些楼层**极少,没有共同分享到**。实际运营中万达的硬伤就“在U”顶端的**问题没有解决。
5、 万达的人才选择招聘人才储备有严重问题,事实上最好的人才来自于万达内部人才的培养,但是万达对于人才的培训培养相当的不够。
6、 千编一律的设计和规划,暂不谈原本设计规划的合理性,一样的规划设计,不仅让对手很容易了解和研究,也不能试应历史发展的需求,每个项目,每个城市条件,生活习惯都不同,应该灵活多变。。甚至我看了几份万达的前期市场定位报告,居然大同小异。
7、 管理理念的陈旧,商业地产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需要更多的创新,万达营运规范和管理体制严格限制人才的培养和业绩的增长,事实上万达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机器人。
8、 大量的低质量的扩张和资金投放,很有可能有资金断流的可能。
9、 有些店的主力店的质量相当低,如果附近有强烈的竞争对手,我相信他很难支撑很久。
10、 金街和内街的区别对待,也让很多投资者明白也不会为万达做嫁衣,商铺的销售如果不理想直接导致万达的资金流衰退。
11、 跨界经营,万千百货的落幕,大歌星的收缩,但是万达影院却成了万达运营最后一块遮羞布。
12、 转型,旅游地产向迪斯尼挑战是好事,但是不要为了名声万达将跌入一个巨大的旋涡。旅游地产需要更多的资金培育个人认为旅游地产是一个经营者高峰时并且有巨大 的现金流玩的游戏。大润发以强大的资金流和客商流只是想经营一个飞牛网,结果进出二难,这是最好的例子。
总之我只是以业余的眼光观察,很少专注的研究万达,万纵有千万优点但是更多的是缺点及硬伤。如果万达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多久时间,万达商业这面旗帜将会成为一段故事。
水平一般欢迎大家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