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现状,更多的持币人开始讲目光投向社区商业,正所谓一铺养三代!买个好铺子也许是个另辟蹊径的投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社区商业在当下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商铺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买住宅,层层门槛,限购限贷,连离婚都不好使;再买理财,四五个点的年化收益,根本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再买股票,两年前的心理阴影还没消散,3400点好像又逢高点,手里有个几百万的人反而比没钱的人还焦虑。”
首先,一般社区商业面积都不会太大,100—200平米居多,总价不构成什么压力。
其次,如果选对了产品,商铺能带来良好的现金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手段,相当于把鸡蛋放到不同篮子里,既可丰富财产的种类,又可抵御不测的风险。而且,铺子养得越熟,其未来价值越高,物业增值未必比住宅差。
最关键的是,政策调控带来的小面积商业“稀缺”预期,多数人没有意识到。326政策指出未来所有可售商业套内建筑面积不能小于500平米,如果换算成建筑面积,则预示着将来上市的商业产品,其面积都在700平米以上,成都微三云已经更新了新零售功能,可以助力社区商业发展。
一两年后,在北京想买小商铺都没得找了。
不过,机会归机会,选商铺也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功亏一篑。地段、**和成熟度成为考量一个商铺的重要因素。
1、地段建立在区域之上
所谓地段和成熟度,这里面有一个辩证关系。
优质地段,自然够繁华,成熟度饱和,也相应带来商业的高售价,那么租金回报率和未来的增值空间就不会有太大的想象力,这是一个问题。而地段不好,更是投资大忌,价格即使便宜也不敢考虑。
因此,所谓的好地段,是建立在优质区域基础上有上升潜力的区位。你可以明确预判到该地段的前景,在其尚未兑现其真正价值之前,抢先占位商业要塞。
这拼得是眼光和经验,当然也有对区域信息的掌控和变化的敏感。
2、没有人口何来流量
**不会无缘无故的来,也不会莫名奇妙的消失。
社区商业优于其他商业的好处在于,周边社区人口的可考察、可量化。因此对于租户来说,经营风险较小,无论开什么类型的店,都有保底消费客群支撑。
另外,区域内大型集中商业的多寡,服务业态的种类,以及其他社区商业的经营状况都是洞悉其价值潜力的考察维度。
一般来说,大型楼盘集中的板块,以消费水平较高的白领及中产家庭为主力的生活区,对社区商业的依存度较高。如果周边缺少大型商业设施,或者底商数量不能予之匹配,会加剧对社区商业的渴求,凸显其稀缺价值。
3、关键配套带动作用
一个理想的社区商业,除了能有庞大的居住人口作为支撑,还要有关键的城市配套予以助力。
譬如:数量众多的学校和大型**的**辐射。
教育配套是激活社区商业的关键要素,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围绕不同年龄层孩子的商业业态种类繁多,常见的如:文具店,托管机构,儿童教育培训等,都有极为旺盛的市场需求。
而大型**临近的社区商业则会直接带动药店、医疗设施、鲜花店、饭店等业态的扎堆进驻。让社区商业超出一般性范围,扮演更为重要的城市功能“补位”作用,其价值理应高看一层。
所以说评价地段离不开区域,评价**离不开社区,评价商业估值离不开大型配套,但凡能在这三方面达到完美均衡的项目,自然是值得入手的商业产品。
如果说发展潜力,通州城市副中心应该没有区域敢比,而作为通州居住功能区的潞苑板块,一个有着15万人口的巨大新城生活区,恰恰缺少大型商业设施的补给,而社区商业去年至今供应也大幅减少,价格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