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534  |  1

主题:永辉、朴朴巨头压境,泉州本土超市如何守住“家门口”的生意?

上上千

积分:380  联商币:190
  |   只看他 楼主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在泉州繁华的丰泽街中段,本地连锁超市永相逢门店的红色招牌边缘已有些许褪色。与3公里商圈内调改后重新开业的永辉超市以及朴朴超市频繁往来的配送骑手相比,这家开业近三十年的本土超市显得格外低调。

笔者实地走访永辉超市浦西万达店、朴朴超市宝洲店与永相逢超市丰泽店后发现,三家门店直线距离均在3公里内,仅隔两个街区。它们辐射的消费人群高度重叠,在这片密集的竞争区域里,永相逢要稳稳守住“家门口”的客源,显然面临不小挑战。

今年以来,永辉完成泉州三店调改,朴朴第六家前置仓落子在丰泽区,山姆会员店在晋江持续热卖。面对这些拥有资本、供应链和数字化优势的巨头,以永相逢为代表的泉州本土商超,凭借对本地社区的深度理解和灵活的经营策略,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阵地。

一、巨头压境下的社区坚守

2025年的泉州零售市场,正经历一场由巨头主导的深度洗牌,竞争维度从单纯的门店数量比拼升级为商品力、服务力与供应链效率的综合较量。

永辉超市的“胖东来化”改造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变量,继7月晋江百捷中央公园店、8月浦西万达店之后,9月惠安禹洲店的焕新开业,标志着其在泉州的品质零售布局已形成三角支撑。

调改并非简单的商品替换,而是系统性的生态重构——以永辉浦西万达店为例,门店新增商品9445支,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标准的80%,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5%,烘焙、熟食等鲜食比例跃升至25%,更通过东海海域直采强化生鲜优势,增设海鲜代加工服务解决消费痛点。

这种改造带来的市场反馈立竿见影,晋江永辉百捷店开业前三天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单日销售最高暴涨685%。

与永辉的线下场景升级形成互补的是朴朴超市的即时零售攻势。2025年5月10日首入泉州,朴朴便以1.6万单的单日订单量刷新区域纪录。截至今天,不到五个月时间,六家新店相继落地,尤其是近一个月内连续开设两家新店,表明朴朴正在加速完善泉州配送网络。

巨头们的密集布局,本质上是对泉州消费潜力的精准押注。据泉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泉州以3028.58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领跑全省,GDP达6357.04亿元,同比增长5.8%,为零售业态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永辉与朴朴的扩张路径,恰好映射了零售业转型的两大核心方向。永辉通过对标胖东来,在商品汰换、员工福利(薪酬提升、缩短工时)、服务细节(增设免费服务)等维度全面升级,押注体验式消费的未来;朴朴则以“前置仓+30分钟配送”为核心,重构即时零售的供应链效率,抢占“商品即时可得”的用户心智。

面对这些变化,永相逢表现冷静:不开巨型卖场、不做全城配送,只服务好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目前永相逢在泉州市区的8家门店,全部选址在人口密集的社区周边,面积在600-1500平方米之间,相当于永辉标准门店的三分之一。

与追求规模效应的巨头不同,永相逢的生存哲学是“做深不做广”。每家门店都会根据周边居民构成调整商品结构。靠近老城区的门店,会增加传统糕点和散装调味品的比重;而在年轻家庭聚集区,则扩大婴童用品和进口零食的陈列。

“如果不知道去哪里买水果,就去永相逢,肯定不会买贵,而且水果质量也不差。”笔者的同事表示,这已成为许多周边居民的共识。这种口碑传播,正是永相逢在多年经营中积累的无形资产。

二、深入社区肌理的生存智慧

工作日下午,永相逢超市的客流依然络绎不绝。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顾客以中年人居多,他们从容地挑选商品,与店员熟络地打招呼,仿佛不是在购物,而是在自家厨房取东西。

精准定位与深度本地化是永相逢的立足之本。与追求“大而全”的全国性连锁超市不同,永相逢的7家门店全部聚焦社区日常消费需求。其中有4家店(东街店、泉秀店、温陵店、丰泽店)实行24小时营业,满足了不同时段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现场一位顾客评价道:“就近来的,它这边都比较新鲜,24小时营业,什么都有,特别是水果,还有调料性价比都比较高。”

“我们不过度追求品类齐全,只卖周边居民真正需要的东西。”笔者在探访永相逢另一家店东街店时,该店经理张清介绍,通过多年数据积累,他们能精准把握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需求变化。夏季傍晚的西瓜、秋天早晨炖汤的石橄榄,都会在特定时间加大陈列量。

以永相逢丰泽店为例,店内SKU稳定在4000-5000种,品类随季节、节日动态调整,时令生鲜、水果常更新。现场观察发现,蔬果、冰鲜鱼获及肉类占比约30%,包装食品及酒水饮料近四成,剩余为日用百货、厨房调料,角落还设家用小电器区,满足一站式采购。一位店员透露,门店品类丰富度取决于面积,如东街店因两层布局,品类会更齐全。

永相逢超市中最具特色的是其精心打造的"闽南特产专区"——货架上整齐陈列着丽丽薯片、桔红糕、惠尔康仙草冻、芦柑茶、古龙香菇肉酱、古龙丁香鱼等数十种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商品。

灵活的价格策略构成了永相逢超市的又一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全国性连锁企业较为固化的定价体系,永相逢凭借其相对较小的体量与精简的决策层级,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极为迅速的反应。一旦发现某类商品动销放缓,其采购团队次日即可推出针对性促销活动,这种“船小好调头”的敏捷性是其显著优势。

笔者实地走访发现,不少家喻户晓的品牌商品,如牛奶、饮料等,在永相逢的售价低于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比如三得利乌龙茶500ml的价格,在京东上是60块钱15瓶(均价4元),而永相逢店里的价格是每瓶3.7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其与供应商建立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而在部分品类上获得了更具优势的进货价格;另一方面,其门店装修风格仍保留着简约朴素的特色,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为终端价格让利创造了空间。

此外,在店的商品结构中,除了知名品牌,还穿插着一些知名度较低的“白牌”产品。这类产品通常毛利空间更大,成为超市利润贡献的重要部分。这种“品牌商品引流,白牌商品创利”的组合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价格端的综合优势。

一位正在选购的老泉州人说:“在这里逛一会就能买齐所有闽南特产,不用满街跑,而且价格比景区特产店便宜三成。”这种深度本地化策略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怀旧需求,更成为外来游客体验泉州味道的便捷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永相逢也有小程序和客户微信群,但线下门店依然是主要销售渠道。“特价商品上架不到一小时就被抢光,线上根本来不及更新。”一位店员表示,这种“手快有、手慢无”的购物体验,反而增强了顾客到店消费的动机。

与朴朴的“线上下单、送货上门”不同,永相逢坚持强化线下体验。许多居民养成了每天到店逛逛的习惯,不仅为了购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购物不仅是商品交易,更是社区交往的延伸。

就像永相逢丰泽店员工说的,他们甚至记得常客偏好的五花肉肥瘦比例,这种温度感正是算法难以复制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傍晚下班时间,永相逢超市的收银台前又排起了长队。顾客们熟练地挪动购物车,彼此间不时交流着购物心得。店外,朴朴的配送骑手匆匆而过,远处永辉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零售业的竞争从未停止,但市场足够容纳不同的商业模式。永相逢东街店经理张清表示:“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成为永辉或朴朴,但我们会一直是泉州人家门口最可靠的超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守住初心或许就是最好的竞争策略。

注: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wx_7943141382- 该帖于 2025/9/29 13:17: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