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197  |  2

主题:上海超限战策划: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要求商业模式的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公司

积分:2263  联商币:1444
  |   只看他 楼主

上海超限战策划: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要求商业模式的转型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  沈志勇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常常出现消费需求的结构性改变

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所呈现出的消费规模(需求量)也是不同的。我们把行业需求量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布称之为消费者的需求结构。

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是“一元结构”,即中产阶级多,富人和穷人相对较少,所以他们成熟的“品牌消费”已经是社会现状。

中国社会消费结构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它具有两个明显不同于国外的特征。第一,中国消费结构是“二元结构”。近年来,中国社会迅猛发展,社会分层也日益明显,中产阶级越来越多。概括起来,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两个消费框架,一个是“金字塔型”,另一个则是“橄榄型”。所以叫“二元结构”。

所谓“金字塔型”,就是底部的消费能力弱的农民、工人数量最大,消费能力较强的中产阶层相对较小,富人则更少,这种社会结构就导致了中国特色的消费现状:便宜货好卖、叫喊式广告热销、产品经营而非品牌经营。

所谓“橄榄型”,则是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已经进入了中产阶级占较大比重的阶段,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在整个城市里,最富裕层和最贫穷层的比例是7.2%9.9%,中间层、中上层和中下层分别是22%17%19%,这样,这些城市的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了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这跟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基本相似,因而其消费特征也与国外有某些相近之处:消费理性、注重品牌、奢侈品畅销等等。

中国消费结构的第二个特征是,它不象国外那样是基本稳定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之中。这种调整,有时是局部的,有时也是整体的;有时是无序的,有时又是有规律的……

也就是说,中国消费结构之“金字塔型”与“橄榄型”是互动的,总体趋势是:“金字塔型”逐步向“橄榄型”过渡,这种过渡,常常带来某个消费群体的集体迁移。这样的集体迁移,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说得更形象些,这种集体迁移就象一股股急流,一浪接一浪地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汇集,那么,这些大浪具体是什么呢:

1中国消费结构的提升: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源于内需拉动,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重新排序,所以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的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

国家的任务是将更多地来提供消费、促进消费,使消费能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鼓励消费升级。于是乎,现阶段中国出现了买车热、房地产热和购买高档家电热等一系列的消费热潮。房地产和汽车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产业,而与之相配套的周边产业,也赚得盆满钵满。

2我国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运动:

我国每年约有30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亿农民进城,它带来的集体迁移将使城市人口的橄榄型的重心下移。同时,新增的城镇人口将重复20年来城镇人口曾经进行过的消费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空调、洗衣机、冰箱等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但还是出现了很多新进入者并赚到了钱的现象。

3、中国消费人群的异地化:

30年前,中国人想离开自己的户口,那比登天还难。到如今,异地打工,异地谋生,异地创业成家,比比皆是。以前“百万民工下珠江”,现在“百万孔雀东南飞”,这已经形成一股强大人流,裹挟着消费群到处流动,每一种流动的背后,都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诸如此类种种变化,一方面可能发生在二元结构中的不同元之间的转移,比如: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另一方面也可能发生在同一元之内的内部转移,比如:城市消费者住房的升级;还有可能出现由高端向低端大众消费的普及,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视的普及,形成“倒金字塔型”的消费结构……,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互动与迁移,导致中国市场将出现众多各种各样形状的消费结构。

因此,中国消费者在今后十到二十年,其主要特征将是集体迁移和分层跳跃。

而每一种消费结构变化的背后,每一个这样的集体迁移背后,都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存在,企业必须牢牢抓住,它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壮大。通俗地讲,中国消费二元结构的迁移和跳跃,就是“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

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娃哈哈宗庆后说:“下围棋时,落下的第一颗子,绝不是为寸土而去。‘先取势,后取利’,这是高手的境界。势上来了,利挡都挡不住。”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抢占消费制高点,抢占“势”。

抓住每一次迁移和跳跃,企业就抓住了每一次品牌高速成长的机遇,就抓住了“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经营的首要任务就是“营势”。“营势”就是迎接消费群的每一次跳跃和迁移。

善于“营势者”,方能执市场之牛耳,方能顺势而飞速成长,花小钱办大事,正如孙子兵法所云“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要求商业模式随之改变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曾经对中国的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做过预测,他们认为,中国市场可能有四个方面的消费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是关注中国正在不断崛起的城市新富市场,按照预测,截至到2009年,中国城市新富家庭预计将突破2100万。到2015年,中国城市新富家庭预计将突破2700万,这将带来巨大的奢侈品、高档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市场;我们以奢侈品为例,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奢侈品消费在2009年将下降10%,但同年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却上升了7%2009年前三季度,BMW汽车品牌在中国销量就增长32.2%,达59460辆(2008年同期:44980辆),其中共交付客户31564辆国产BMW 3系和5系汽车。

第二,是从现有的一二三线市场的大众消费中寻找产品升级换代的机会,比如住房、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消费;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高达1364.5万辆,同比增长 46.15%,一举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就是明证。

第三,是向下走,中国庞大的县域和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新产品品类的空白,一些在城市中流行的产品在这些市场普及率还比较低,县域和农村将是下一个亿万级的消费市场。纳爱斯、隆力奇这样的企业,就创造了在三四级市场的销售奇迹。

第四,是深度市场细分,在新生代的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库中,将中国新富细分为政府高级官员、政府中层及一般公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主、个体户、金领、精英白领、普通白领、销售先锋等9大群体,这9大群体在消费心理、消费欲望、消费偏好上都是有差异的,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值得关注的细分市场,同时目前处于85后和90大学生市场也提出来作为企业可以关注的细分市场,这一市场每年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人民币。2010年,李宁公司就专门制订了针对90后的品牌换标和大规模品牌传播运动。

当然,中国市场上的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肯定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四种,可以用千变万化来形容。而正是因为这种千变万化,才给我们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千变万化的更多可能。

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企业,注意到了产品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和产业的变化,但是却很少关注到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而正是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才真正地孕育着价值创新的机会,才真正地孕育着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

这样的思维路径,就是从消费需求结构性改变的角度切入的,也是从产业链价值创新空白点的角度切入的,更是从价值竞争的商业模式角度切入的。

企业要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神话,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创造价值的方式中,商业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商业模式是创造价值的艺术。它提供了思维框架、概念化的模型以及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可以使公司的管理者确认哪些机会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并在交付这种价值时获得利润。

商业模式分析的中心不再是公司本身,甚至不再是整个行业,而是整个价值创造系统。换句话说,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战略看做是有系统的社会创新,即对复杂的商业系统进行连续的设计和再设计。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可以断言,在商业模式主导下,一切价值都将重估!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