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八岁那年,有一次写作文错了几个字,母亲严厉的对我说,你这样以后会变成“错别字先生的,长大了教出来的也是错别字学生!”母亲的本意是让我了解错别字的风险,从而进行改正。
没想到我这个曾经的“错别字先生”,在大学毕业后竟真的做了老师,不知道是母亲的预言很灵光,还是命中注定。就这样,我前脚出学校,后脚就又进了学校,不同的是这次我是从台下站到了台上。
其实做老师并不是我的本意,只是生活所迫。几年以后,当我有了选择的机会时,便毅然离开了讲台。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无法评价当初的选择到底是错还是对?只是做教师的经历让我此生受益匪浅。
告别教师岗位后,我“莫名奇妙”的选择了防损—这个“奶奶不疼姥姥不爱”的职业。
防损是个冷门,我当时真的不知道。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到最好!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专业技术、职位、工资的提升却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喜悦。
看着身边离开的同事一个个混的“人模狗样的”,我的心没有动摇是假的。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防损这一行,那时还准备靠它来养老的!
有一次同学聚会,我一个做老板的朋友问我:如果你的企业倒闭或不用你了,你还能干什么?支撑你重新选择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朋友的问题让我考虑了很久,但我明白重新选择职业的风险。在这个事情上我很谨慎。
直到有一天,另外一个朋友的电话竟然改变了我的职业选择,让我找到了自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守护的职业。
朋友在一家企业做防损经理,让我去给他们企业做一场全员防损的培训。
我去了,没想到培训效果出奇的好,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那个讲台。
命运就是这样的有趣,本来是不想做教师的,好不容易离开了,却在面对职业选择困境的时候又让我找到了那时的感觉。
当重新做老师的想法在脑子里冒出来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很可笑!还回学校讲法律吗?做了这么多年的防损,好不容易有了些许的成就,放弃太可惜了!
我的优势是防损,我的感觉是讲课,如果把防损和讲课加在一起,就是防损培训。这样既发挥了我的优势,又让我继续从事喜欢的防损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带着这种想法,我在业余时间对周边的超市进行了走访,并根据周边企业的现状开发了几门防损课程,在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下,义务(没有费用,中午管饭!)为家乡的几家超市进行了防损培训。积累了一些防损培训和咨询的经验。
那时的我虽然在“折腾”,但毕竟还处于萌芽状态,如果没有联商网的帮助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借助于联商网的平台,我有幸被国内一家大型零售咨询公司聘用,并担任了防损事业部的负责人。
这一路走来,真的是不容易,自己的努力是基础,如果没有朋友和有缘人的帮助,我不知道自己在防损的这条路上还能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