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网是国内第一批上线的团购网站之一,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拉手疯狂扩张,目前进驻全国500个城市,并以惊人的速度踏上IPO进程。如今,国内团购模式的鼻祖Groupon已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拉手网是否能复制Groupon模式的成功,并得到美国投资者认可?
初创期:复制Groupon“一日一团”模式
Groupon创立于2008年,网站名称是由“group”(团)和“coupon”(优惠券)两个词合成,意在为本地商家提供打折促销宣传,并为消费者获取优惠折扣提供平台。Groupon最初的模式是“Onedealaday”(每日一团),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起活动,但只有当参与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活动才能生效。通过Groupon,消费者以低价购得商品或服务,商家获得生意和潜在用户,Groupon则从商家收入中抽成,至此,Groupon开启了本地化商务和广告的新时代。
Groupon模式的存在,要求从商家获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抽成比例在30%-50%之间。但由于商家提供的本身就是折扣活动,在折扣基础上再让出利润,实际留给商家的利润所剩无几,由此引发了一些对团购模式质疑的声音。但事实上,餐厅、SPA等餐饮服务业的成本大部分是固定的,与其闲置,不如以微利填满,并可能在未来给商家带来潜在客户。即使最后参团人数未达到要求,Groupon在网站上为商家提供免费24小时的推广,也免去了大笔传统广告费用。正因为此,Groupon模式迅速为商家和消费者接受,上线后发展速度惊人。
国内团购网站兴起于2010年年初,拉手网也是最早一批成立的团购网站之一。这些网站基本上复制Groupon模式,以收取佣金的形式,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充当媒介,但由于团购模式本身简单且易于复制,一时间全国性及地方性团购网站开始大规模涌现。
成长期:“O2O”疯狂扩张
Groupon扩张速度惊人,公司上线后短短6个月,已先后进驻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2010年初,成立不到两年的Groupon,估值高达13亿美元,也因此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史上最疯狂的互联网公司。随着Groupon爆发式成长,模仿者在世界各地涌现,仅在美国就有200家效仿者,面临众多后起的竞争对手,Groupon开始侵略式扩张,将对手收归麾下,先后进入北美、欧洲、拉美、及亚洲市场,目前已覆盖45个国家,并且在35个国家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目前与Groupon合作的商家多达7万家,其中75%来自海外市场。在公司规模扩大的同时,Groupon的市场费用也大幅提升,2009年仅为505万美元,2010年升至2.9亿美元,2011年翻番至6.13亿美元。
然而在中国,团购市场竞争显得更为激烈。Groupon虽在全球多个地区一家独大,在中国的排名却在十名之外。拉手成立初期,吴波便为公司定下了快速扩张的目标,于是很快在全国范围内铺点,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已在超过500个城镇提供服务,拥有超过3100名销售人员。除大规模扫街式的线下推广外,拉手不惜重金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交站、地铁、电视台大打广告,并以千元人民币的高价选择一线明星葛优担任其广告代言人。与此同时,拉手的市场及销售费用飙升,2010年为4000万元人民币、2011年前九个月已达到5.23亿元人民币。
扩张期:服务类型和推广形式多样化
目前“DailyDeals”是Groupon的主要业务模式,此外,Groupon推出了积分返利机制“GrouponRewards”,和基于地理位置有时间限制的优惠活动“GrouponNow!”等新业务。拉手网于2010年9月开始“一日多团”的新模式,在同一天向用户推送多款团购活动,并增添奖励机制(推荐好友获得奖励优惠),以及在线抽奖活动,同时,推出的团购类型也由单纯的优惠券向实体物品拓展。
然而,本地化服务和社交网络的融合,才是Groupon创新商业模式的核心。为了抵御竞争者,不断抬高门槛,Groupon收购移动开发公司Mob.ly,扩展移动互联网平台业务、整合位置服务。后加紧布局Groupon2.0---“超级本地化”,依据用户位置和购买历史等数据分析,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团购信息,提升Groupon的灵活性。Groupon目前线上能够通过Twitter、Facebook和RSS、邮箱订阅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基于地理位置和个人兴趣的商品和服务折扣券,线下通过本地销售团队的议价能力,获取商户资源,向商户提供在线推广服务,市场及销售费用则因此成为团购模式的最大一笔支出。
Groupon营销费用虽然很高,但是公司称由于能够通过邮件、移动设备应用软件来推送团购信息,因此用户维护成本并不高。2010年和2011年前9个月,Groupon“在线营销”支出分别为2.42亿和4.67亿美元,分别占报告期市场费用总额的83.4%和76.2%(在线营销支出则包括付费搜索、社交网络展示广告、邮件营销费用等)。拉手网虽同样具有付费搜索、邮件订阅等在线推广形式,但其主要的推广途径仍然是线下靠销售人员和线下广告来拉动。拉手2010年全年销售及市场费用为4004万元人民币,2011年前九个月则高达5.23亿元人民币。
未来转型:本地生活服务商城
本月,拉手宣布开始着手调整业务形态,转型生活服务商城模式,团购页面将转成商城页面,并计划与商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向合作商家每半年收取1980元的运营费用,由拉手代运营其商城上的店铺,并免费或低价发布促销、打折的产品及服务信息。拉手并非首家计划转型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团购网站。2010年底,Groupon推出新服务“Self-ServiceDeals”,通过该平台商户可以自行免费发布团购信息,Groupon则按折扣券价格的一定比例提取佣金。窝窝团旗下“55生活商城”也已在今年10月上线。此外,去年,糯米曾表示过由团购网站转型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与大众点评、58同城展开竞争的计划。
转型生活服务可能是团购网站摆脱同质化竞争混战的出路之一。拉手等团购网站转型生活服务领域后,面对淘宝、京东等B2C领域巨头的竞争,如能偏重本地化、生活服务型项目经营,而非实体物品,则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面对大众点评、58同城等生活服务信息网站的竞争,生活商城模式不仅提供本地化信息获取平台,同时要求用户直接支付,则可能大幅提升交易成功概率。但同时,相应的对转型后的网站能够提供的服务要求更高,一方面要有能力为商家提供更精细的经营策划,还要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来源:i美股 作者: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