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兵:为同一份商圈报告买单?STOP!
从连锁商业拓展的一线员工做起来,至今也有十余年了。在一线工作的苦乐,尤其令我难忘:数九寒天的夜晚去扫街,三伏天在外调研,转商场时欣赏华服、美食和美女……后来当了领导,有时候问下属和同行,某某商圈的品牌排位顺序、某个大楼坐落的位置……发现很少有人可以像我们当初那样精准地娓娓道来。原来大家都开始变懒惰,因为资讯发达了,N多信息都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实对于新市场的开发,需要很多时间去调研,仅通过网络或用一、两天的时间到市面上走走看看,绝对不够。
我曾经想过,能不能用两到三个员工就撑起连锁拓展的半壁江山?如果这样可以的话,只要最多六个人就可以搞定全国的开发目标了!现在看起来,利用电商,这个想法应该可以变成现实。
以前迪亚天天(DIA%)曾经设想过搞一个GIS系统,即通用信息系统来支持开店,但是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类似的工作,所以没有了进展。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发展商和互联网优势充分互补,再加上品牌商家的协助,这个模型正在逐步建立。在这个平台建立之后,按照一定时间频率进行更新,相信麦当劳和KFC、ZARA和MNG就可以节省大量开店的调研成本。以后如果在平台上研发出通用开发报告,我那“五、六个人负责全国开店”的想法应该就能很快实现。
前段时间有北京的开发商问我说,为什么北京的商场长相都差不多?意思是品牌、品类重合度超级高。我告诉她:“那是因为在一个市场上负责写定位报告和招商的人,大约都是同一批人,拿的报告也是同一份。”这算是半个笑话,里边真实的部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另外的原因,则是很多区域性品牌和小众品牌的拓展工作因为企业能量和资讯等问题,无法扩张到更大的范围。而如果在一个市场上,如果品牌不够丰富,那么在未来,随着品牌商家网店的普及化,移动支付的日益完善,顾客当场体验、当场下单、当场支付,之后就可以甩着手去继续逛街了。“人到家,货到家”——就不是梦想。
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节约了体力,商家节约了房租和员工成本,商家、消费者双赢,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会有人哭的,那就是发展商!因为这样就会使得品牌商的开店数目大幅度下降。如果仅仅依靠体验型消费的餐饮和娱乐业态的店铺,对业主的房租贡献会有很大的影响。怎么办?那就只有引进更多本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品牌商和更多的小众品牌商!在一个足够强大的、有效的电商平台上,发展商可以高效地、快速地发布自己的招商讯息,品牌商也能够及时有效地搜索到符合自己开店需要的店面,加之平台提供的GIS内容,商业中心的品牌多样化、品牌公司的店铺全面化就比较容易达成了。
现在看看,这样的平台是不是非常不错呢?基于这种平台上的商业地产电商业务能走多远?相信您也会有准确的判断。
我现在就在这样一个电商模式里,就在这样一个服务平台上工作,这个平台就是中国乐商会,我是霍小兵,中国乐商会执行副会长。
具体情况详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业地产事业部
领先的线上线下房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供应商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广延路140号2楼
电话:400-058-1116
传真:021-60868366转3365
想了解我们的详细信息,欢迎登录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网站:http://www.cr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