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企划部门工作了有将近1年时间了,这一年,收获颇多。在我看来,营业企划是最为锻炼人的一个岗位,也是接触面最广、学东西最多的岗位,很幸运,我成为了一个企划人员,一个核心部门的成员之一。
无意中,在网络上发现了联商论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日都会登陆咱的坛子,学习学习。大家都是我的前辈,通过大家的文章,我真学到了很多,谢谢大家的无私分享。
前一阵看到有位朋友发帖说“除了返券、抽奖、买赠、买减。。。,还能做什么?”,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在困扰着所有的营销企划同行们,看看国外,看看国内,其实商场营销方式无非就那么几种,所谓创新的营销方式无非是把这些已有的营销方式重新包装,换种说法而已,换汤不换药。有人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其实不是咱自大,论商场营销多样性,咱比他们确实强的不只是一点点。。。最近小弟突然悟到了一点东西,真不知道对不对,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当下商业市场,百家争鸣,有人就有商业,所以我们庆幸,可以自娱一下-我们的工作其实也是铁饭碗的一类。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行业会发生一次较大范围的洗牌,就如国美、苏宁前的电器市场,终会出现行业霸主。
现在的市场,都在讲什么差异化竞争、细分市场,试问大家在现在这个无论价格、营销方式都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如何能做到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呢?很难!由于电商的兴起(国家政策现也鼓励电商发展),价格武器已经越来越乏力,试想,如今的百货商店的结局是不是会和书店的结局类似呢?可能有朝一日,商业地产会成为真正的主流,百货商店市场会越来越小,我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商店成为了人们的试衣间,而大家会选择在价格更加低廉的“淘宝”上购买。而商场会因此绝迹吗?答案是肯定的——永远不会!因为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资增幅跑不过通胀。。。的时代下解压的少数几种方式,但百货店却会被商业地产所代替,因为人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休闲、娱乐、释放压力的场所而已。也可能我的预测是武断的,大家就当酒足饭饱后的一个闲聊,一笑而过,我也希望这种预言不要成真,但有时大势难违!
针对当下的市场,我认为传统的营销方式可能在短期内提升销售额,但就长远来看,反而会带来降低客层、不促不销、吸引力逐渐降低、顾客对促销活动免疫等不良后果,可谓副作用巨大!当下,各位同仁,我认为最应该做的是转变思路,营销活动不仅仅是一些所谓“抽奖、返券。。。”等的促销集客活动,更应该是赋予文化内涵的创新活动,大家应该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从促销活动为大头转移为文化主题为重点。我所谓的文化主题不仅包含一些互动类活动,更包含商场文化及展示!
说白了,促销活动是为了集客,而最大的集客方法是商场装饰!我们的重心应该逐渐转向卖场的装饰、布置!在当下价格已经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顾客已经不是过多在乎究竟便宜多少了,更注重的其实是一种消费体验!这就是苹果之道!我们要做的是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让顾客喜欢光顾我们的卖场,人多了,还愁货销不动?!
装饰是百货商店未来最大的集客点!而大家又要怀疑了“哥们,你是不是发错地方了,你这篇胡言乱语应该发在商业设计板块吧?每个卖场都有负责装饰的,照你这么说,要我们营销企划干嘛,你小子找拍啊!”其实不然,我们要做的是赋予装饰真正的内涵,装饰道具中包含着促销活动,将促销活动与装饰道具连为一体,让顾客爱上逛百货店,每次来都有新的主题,就如夜店一般,每次来都有一个主题,吸引他们来的不是XX大减价、大出清,而是又有什么新的装饰主题出现了,也就是说未来的百货店更像是一个博物馆,每个促销档期一个展,这个展既要贴合促销主题,又能给人文化内涵,还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这就如一个“闭环”,这个环上有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展商,每个节点都受益!这必将是成功的营销模式!攻心为上,未来的商战,谁能最先攻陷顾客的心,谁就是未来的霸主!
我相信,咱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优秀的一个民族,必定会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巨头,有朝一日,与世界最顶级对手惊世一战,就如胡雪岩与洋人的生丝大战,但我相信赢得一定是我们!
呵呵,小弟文笔实在有限,让各位见笑,请各位指导!谢谢!再说一句,其实最大的美德是分享,不要藏着自己的好创意,拿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把蛋糕越做越大,岂不美哉?哈哈!
2012-04-02 12:37被设为精华,积分加20,金币加4个人观点啊~~
目前,国内商业营销企划,尤其是商业零售业,基本都是狭义和广义两个现状,或者说短期促销者和长项品牌化,其中差别和发展意义就不必详表了,
而文化营销确实是比较关键的一点,也是大家所要考虑到企业长项发展的一个核心,当然,商业零售业在国内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与之相应的营销企划也是一个过程,当你在最困境的时间里,才会不断涌现出更多、更好、更新的途径和方式,所以,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营销企划人都不必担忧或者疑惑,但是此时,你的思想确实会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具象地说就是在你营促销的瓶颈下起到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和影响。
再举个例子,在地方市场差异下,各地都会有不同的促销力度和营销形式,很多人在去过一些二三线城市后,都会发现“这么点力度,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或销售”的惊讶,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区域发展程度略低时,当地零售“大鳄”的促销成为市场主流,使得受众接受其方式和形式后,这些零售企业的营销企划人员都会产生惰性思想,“现在的力度已经实现或完成了,公司的预期目标或有所超越,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再去研究发展,到现在的方式不适用时,再说新的东西......”,然后大家就忙于各种“应酬”,没有处于困境,自然没有了新思路的产生。(PS:当然各地市场情况不同,应差异对待,以上仅是个别地区举例)
记得范爷曾说过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营销企划人其实也应有这种态度,居安思危,才能更快速地促使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PS:主题文化、过程体验或者说过程享受,是我个人比较注重的核心,一切都往长远里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望大家不吝赐教!也算是对楼主辛勤发帖的回应!嘿嘿~~~~
2012-04-02 13:08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我感觉灰常支持楼主的想法。
现在的人已经被网络和各种媒体培养成了潜在的“视觉动物”。其实人本身就是因感官而感性的,可在商品同质、价格同质的前提下,靠什么来做抉择?感性因素太重要了。
任何能够传播久远的文化都是最好的营销,而那些都是以感性因素为表达,以各种情感倾诉来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自发地成为wifi热点一般的再传播体。比如电影,比如歌曲,比如美术。
茶味禅味,味味一味。
但一定是要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说得出的表达,你不能和顾客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顾客根本不会猜测你的心思,每个人都是这样——啊,他懂我!而不是,我想去懂他。
因此,我觉得好的营销活动,是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以此贯穿始终,有一番高调的宣传(软硬兼顾),有一场惊艳的视觉,至于力度,并不在大小,而在真诚。
攻心攻心,怎么攻心?首先把自己当消费者,做出的东西能感动自己吗?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呢?
弱弱地说一句,我的梦想是开书店啊,其实做任何经营都一样,又何尝不需要这种思维呢?
再赞一句灰常认可楼主的感官营销!
2012-04-07 09:52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