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win,33岁,在民营小公司做高管
我在一个超大的外资公司做了十年,一直做到中层的位置。渐渐感觉遇到了很明显的天花板,而当时自己手上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于是机缘巧合之下,跳槽到了一间民营小公司,担任高管。跳槽后的收入比之前的外资公司收入高了差不多10万元。
说是小公司,当然是因为跟之前的公司相比较而言。其实也不算很小,年销售额上亿,是个细分市场的行业龙头。公司给的起薪颇高,但是再向上的空间估计不大。
进去后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就权限而言,小公司的高管可以说和大公司的中层也差不太多。原公司里,各部门之间相互的独立性都很大,配合起来也比较有效率,作为部门主管,权力不算小。而现在的公司,配备给我的人比我过去一个部门内的人还要少,再加上管理基础不是很好,做事情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经常是职权不清,信息沟通不及时,分配下去的工作也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很多基础的工作都需要我亲自动手,或者从头督促到尾,工作上的麻烦比以前多了很多。
当然了,小公司也有它的便利之处。这就是事情的两面性所在。正因为程序上的不规范,所以我要做什么决定,审批程序也相对简单。这或许也和现在的老板对我还是比较赏识有一定关系——对了,这里又要说到一个民营企业的特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导对你的态度都特别重要,当然人际关系在哪里都重要,可是在一个做事情专业性较强的地方,它的重要性相对没那么高。
我也很难界定这个跳槽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的,因为任何决定都有好有坏。不过我想,在经历了几年的磨练之后,我会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次跳回外资公司里,争取凭这段经历突破从前的天花板状态。
■分析
找出相对适合
正如Irwin所说,任何决定都有好的一方面,也会带来不好的一方面。找工作的时候,究竟是单位更重要,还是岗位更重要?是在旱涝保收的单位里做个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好呢,还是去有可能有大发展也有可能有大风险的小企业磨练一番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甚至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的人,所给出的答案都会有所不同。任何一个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当然,通过一些通行的法则,我们还是可以找出相对来说更适合自己的那个选择。
1.直属领导最重要单位和岗位固然都要考虑,但都不如直属领导更重要。直属领导的办事风格如何,管理水平如何,价值观如何,会直接决定你工作的小环境,也决定你工作的愉悦程度。民企也会有专业高效的人才,外企也未见得没有尸位素餐之人,只是个概率问题。入职前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你的直属领导。
2.先看长期目标,再做眼前决定长期目标就是你对你的职业人生有个怎样的规划,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渴望创业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自然应当去迎接真正的职场锤炼;但如果你想平淡安稳地过一生,也并无勇气接受各种风雨,那么就调整心态,接受平庸而平稳的事业单位工作。人不能太贪心。
3.一旦决定,坚持一段时间
在做了选择之后,仍然有可能发现现实与之前的预期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此时操之过急地立刻寻找下一个机会,企图重新选择,却也未免浮躁。比如Ir-win,虽然意识到新工作的企业文化自己并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却有可能成为他新的跳板。有时候坚持一段时间,很可能出现柳暗花明的状况;而真正智慧的人,也可能在任何环境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