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中心提速扩容的同时,社区商铺也在悄悄崛起。无论从商业形态或是规模,社区商业正在提速发展。一时间,从以购物为主的传统“购物中心”向以休闲为主的社区“生活中心”的转型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看着社区的这些变化,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不禁感叹:商店这么多,要啥有啥,干啥都方便。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社区居民将享受到完善的“即时服务”
上班前,在社区的早餐店吃顿美味可口的早餐;下班后,到小区旁的蔬菜超市买菜回家做饭;孩子学才艺,五分钟就能走到街边的艺术学校……现在,城市里高楼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社区商业也越来越繁荣,在我市的大部分社区随处可见你想要的服务,家门口的消费非常方便。
近日,笔者走访了解到,趋于规模化的社区商铺,正以其所具备的各种优点,逐渐取代了社区中的“住宅式”门市房,也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青睐。
家门口的“商业圈”迅速崛起
想到社区商业,大多数人眼前浮现的画面是一字排开的个体经营者小商铺,以及破旧不整的装修和参差不齐的商品。在小区生活了多年的李阿姨对自家楼下商铺的变化如数家珍:五金建材开路,家居、中介紧随其后,然后才是超市、服装、糕点……用三到五年时间慢慢调整商业形态。如今,李阿姨的社区,又搬进了健身房、干洗店、电信、医疗卫生、银行……社区商圈的经营范围从以吃、住为核心的小圈子,向社区内每个家庭的全部日常消费扩展,逐步衍生出了一个个繁荣的社区商业圈。笔者采访发现,无论是近年新建的社区还是老社区,很多小区周围都分布着门类齐全的社区商铺,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以购物为主的传统购物中心,而是更想要向休闲为主的社区“生活中心”转移。
笔者在一段几百米路程的街道上,就看见20多家类型齐全的各种商业网点。某二手中介的负责人陈经理介绍,2007年以前,大多数商铺都是“小打小闹”的小超市、小卖店、小诊所,而现在,随着新住宅楼的建设,底层用做商铺的建筑越来越多,取代原有“住宅式”门市房的是精装修的规模型商铺。“不用到拥挤的商业中心,社区居民同样能够在家门口享受购物和生活的乐趣。”陈经理说。
“社区铺”潜力并未全发掘
传统商业中心提速扩容的同时,社区商铺也在悄悄崛起。无论从商业形态或是规模,社区商业正在提速发展。一时间,从以购物为主的传统“购物中心”向以休闲为主的社区“生活中心”的转型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看着社区的这些变化,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不禁感叹:商店这么多,要啥有啥,干啥都方便。
虽然市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社区商业带来的生活变化,但这些也仅仅是冰山一角。陈经理分析,现在由于房价和商铺面积等原因的制约,社区商铺的潜力并未被完全发掘。“社区铺”商机无限,人们对“社区铺”已经度过了观望阶段,但起步期的投资也相对集中,但很快就会向周围辐射,未来几年,社区居民很可能会足不出户便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即时服务”。
寻找更加丰富的生活内容
“日常生活用品在楼下的商店和超市就可以解决,路程不到5分钟,挺方便的。”已在社区居住近5年的张女士表示。而即使其他一些街道的商铺在规模和数量上存在些许的差异,但商业形态也是十分完备的,社区居民完全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各种周到便捷的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城市社区居民商业服务网的构建,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要为目标,本着小而活、零而全的特点,大力发展沿街式、社区式的商业。重点发展社区医疗、便利购物、美容美发、邮政储蓄等服务性商业,在新建成的大型住宅区内及沿街两侧,补充紧缺的配套商业服务。陈经理介绍:“社区周边设置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按照人口数量、居民结构等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就可以‘一站式’解决居民的生活需求。”
(来源:台州房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