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超市大家谈 -  贴子
1119  |  1

主题:中国便利店之痛

root23123

积分:932  联商币:458
  |   只看他 楼主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尽管便利店的销售增长远超百货和超市等大型业态,但受成本上涨、行业人才欠缺等影响,中国便利店还存在单店销售低、加盟店与直营店差距过大等问题。

报告称,从经营的角度看,门店数量越多,更能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但中国便利店情况正好相反,企业盈利能力并未得到提升,高门店规模企业的绝大部分经营指标都要比低门店规模的企业差。

拥有1000家以上门店企业的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为168万元,利润率仅0.3%;规模最小、只有300家以下门店的便利店品牌单店平均年销售额却能达到最高的269万元,利润率2%。“日本7-11靠密集开店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营销成本。但中国便利店的精细化程度不足,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摊子铺得越大,各种成本就会越高。”一位便利店从业人士透露。

另一方面,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便利店企业在单店销售额、利润率、来店人数方面要优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企业。数据显示,虽然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的毛利率差距不大,但利润率却分别为2%和0.6%。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看来,要提高经营效率,需要从门店的差异化上下功夫。最明显的表现是,各家店铺对商品销售情况的跟踪和分析还存在滞后性,很难做到细分到年龄层的分析。而在日本,同一品牌的多业态化趋势比较明显,比如罗森旗下就有Natural Lawson、Lawson Store100等面向不同年龄段的顾客。

除了企业自身的改革创新之外,中国便利店也期望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统一纳税、进一步简化手续、放宽经营品类等。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