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在商品质量、功效、技术、价格等方面愈来愈相似,市场竞争焦点愈来愈集中在企业提供的服务上。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项目的多少,往往成为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是企业创造更多销售促进机会、争取顾客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是主宰企业的命运之神,消费者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企业的一切营销行为必须为消费者服务,维护消费者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使消费者满意。优质服务的核心在于在购物行为中使消费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随着商品、需求、竞争的多样化发展,各个企业面对不同的市场营销环境和资源优势,可供选择的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不断翻新。但要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于商品销售 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对购买时间和方式等方面,均会有不同的需求。企业根据消费者购买的不同要求提供服务,尽量方便顾客购买,使商品高效、快速、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提高商品的销售率。
二、提供商品的配套服务 企业提供商品只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真正使商品发挥效用,还要提供与商品相配套的一系列服务,如商品使用培训、维修等服务,使顾客无后顾之忧。
三、实施跟踪服务 商品售出之后,才是有效推销的开始,它强调企业售出商品之后通过跟踪服务,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培育一批忠实的顾客。
四、注意现场服务管理 现场服务是衡量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提高销售人员业务素质,提供顾客购物的便利条件,创造典雅舒适的购物环境,开展多种现场服务项目,是现场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挥现场服务的窗口作用,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业信誉,为其他服务奠定宽厚的基础。
五、服务标准化和制度化 抓好销售服务不是企业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销售促进管理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组织标准化。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服务管理,实施定人、定责、定任务、定范围的岗位责任制管理;
2、服务标准化。建立定期巡回制度,质量跟踪制度,定期座谈会制度,来访接待制度,“包退、包换、包修”制度,销售档案制度;
3、作业标准化。根据商品技术经济性能,制定明确的作业标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