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务不够好
王正坤和易快修联合创始人张杰和其他从互联网公司跳出来的创业老板有些不同,他们推出易快修只是觉得汽车修理市场做得不够好。据王正坤介绍,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车迷,甚至还经营过汽车维修厂一年多时间,“玩车多了才切身感受到修车的痛点,创业完全是基于自己的需求”。
今年的“3·15”晚会将汽车4S店推到了风口浪尖,传统汽修行业正在面临信誉和市场的双重挑战。在王正坤看来,4S店小病大修、街边店配件以次充好已是行业通病,更加高效便捷、消费透明的上门模式已是行业趋势。据了解,易快修于去年6月正式上线,目前主要针对过了保修期的私家车车主,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线上预约保养、养护、维修等上门服务。
王正坤表示,如果把4S店比做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那么易快修就是要打造快修连锁品牌。解决消费痛点成为易快修的目标。易快修除了大幅降价以外,还在操作流程上做起文章。为了提高消费者的信赖度,保证服务质量,易快修专门给技师设计了一款可以拍摄视频实现监控的App以及车载WiFi,用户和平台可随时对技师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在完成订单之后,视频将被上传至资料库,供随时查看。
全业务链模式
虽然O2O模式正热,但王正坤却不想傍上这个热概念。在王正坤看来,易快修并非一个简单意义上的O2O模式,而是拥有门店、仓储、物流配送及技师团队的全业务链模式。
据了解,目前易快修在京有4个门店,但要远远高于传统4S店效率,每个门店配有70名左右的技师。在王正坤看来,上门服务大大提高了门店运营效率,也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这也是易快修选择将门店布局在郊区的原因。“多数情况下,4S店处理的都是养护等简单的业务,但却浪费了工位资源,造成4S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易快修门店只处理上门服务无法解决的问题。”
上线仅8个月,易快修已为20万人次消费者提供了服务,月增幅达300%。日前,易快修宣布获得由光速创投投资的A轮1200万美元融资。王正坤表示,在巩固现有业务、优化团队、加强营销的同时,易快修将在今年向上海、广州、西安等一二线城市扩张。
提高竞争门槛
汽车后服务市场已成为商家眼中的一块大蛋糕,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提供洗车、养护等业务的O2O项目就达十几家。王正坤表示,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车后服务市场,企业通过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竞争门槛成为关键,这对于其他O2O细分领域同样适用。
维修厂的经营经验帮了王正坤大忙。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易快修凭借自有物流体系建立起了易快修汽车智能化供应链整合系统(VISI),消费者和平台可通过配件编码查询具体使用情况,防止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猫腻。此外,易快修还挖来大量拥有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的技师和管理人员,以此推动高标准专业化操作。
在王正坤看来,多数车后服务O2O项目在通过洗车、养护这样的高频低价业务积累客户,人员也多为零散技师和跨行业人员,但这面临巨大的同质化问题。对于虎视眈眈的传统电商平台,王正坤表示并不担忧,“细分领域需要大量专业型人才,而这些领域在大平台公司只能由某个部门负责,对于专业化公司而言不具备竞争力”。
王正坤表示,随着日前汽车反垄断和十部委关于规范和促进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政策放行,国家政策方面已释放出积极信号,一旦市场放开,易快修可以凭借核心业务打入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