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灌水休闲区 -  贴子
901  |  1

主题:国外品牌要“入乡随俗”

fanc

积分:-24  联商币:1
  |   只看他 楼主

  对进口商品的一种天然信任,让浙江省工商局的这一次例行监督检查备受公众关注。面对50%的批次不合格率,人们不禁惊叹:进口服装并不怎么让人放心。

  长期以来,消费者已形成一个进口商品比国产商品质量要好的思维定式。但此次韩国进口服装质量监测报告却提醒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不要盲目崇拜,不是进口的品牌,质量就一定好。

  不过与此同时,在这次“质量门”中,部分问题产品的品牌拥有者和经销商正在积极应对。对他们来说,“抽检不合格”不仅仅是一次教训,更是一次重新审视在中国销售服装的生产标准和如何更好地“入乡随俗”的契机。无论是跨国大企业,还是国外本土小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任何一个品牌在一个国家、地区销售,都要符合销售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标准可能不同,这就要求国外品牌要随着销售地的不同,调整产品标准和生产质量。如果调整不及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就会发生。

  如今,服装企业都是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采购。是否对中国的生产标准足够了解,是否按照中国的标准组织生产、组织供应链,这就涉及品牌商的销售意识问题。

  王茁认为,哪怕是国际知名品牌,在进入中国销售之前,要对中国的质量标准和约束机制有充分的了解,迎合当地的市场进行改变。

  而一直以来的进口服装质量堪忧的现状,也说明很多国际品牌没有完全按照中国的质量标准去生产,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的差异度了解得不是很够。

  此外,相对其他国家的市场,中国市场大、地域广,一些外国品牌拥有者可能对质量的要求有点松懈。

  相比出口,中国服装进口总额不过是个零头。以2011年为例,据海关统计,我国服装进口总额40.1亿美元,而服装出口总额为1532.2亿美元。但相比国外,中国的确是个有强大魅力的大市场。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纺织部主任胡敏认为,国外的出口商、中国的进口商等对我国服装产品的法检项目不是很清楚,也是造成服装质量问题的一个因素。

  虽然近几年中国对服装的检测标准逐步提升,相应的标准做了修改完善,胡敏表示,但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国外的服装标准普遍比国内高。

  虽然多家韩国品牌的中国分公司都提到“中国标准”、“入乡随俗”,但也都表示对中国标准并不是很了解,正在从服装检测、生产标准等方面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浙江省抽检涉及的部分品牌的经销商,实际上就是该品牌在中国的分公司。在制定生产标准时,这种直输的模式,相当于自己跟自己提要求。因此,出现质量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来源:中国经营报)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