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限量版”这3个字对于很多热爱大品牌的时尚男女们不会陌生,一些大牌每年都会推出诸如限量版服装、手袋、鞋、彩妆等产品,限量版已经成为品牌重要的营销噱头,甚至连一些大众品牌也常常有各式各样的“限量版”推出。最出名的莫过于H&M在每一季都会推出与不同品牌以及设计师的合作系列,如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led)、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 Cartney)、周仰杰(Jimmy Choo)、范思哲(Versace)等都在合作名单之列,这些高低跨界的限量版往往能引起抢购风潮。不过,你有没有见过特供某个城市或者某家店的超级限量版呢?这些产品以其稀有的数量、独特的设计和非凡的纪念意义,显得格外珍贵且价格不菲。
特供“限量版”
如果你走在东京银座的街头,会发现很多奢侈品牌店都会在橱窗显眼的地方放上“特供本店”的产品,只要在一个包或者首饰边摆放上“特供本店”的牌子,就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自然也就更加“物以稀为贵”。记者曾在银座朗雯(Lavin)专卖店里看到一款限定版的包被放在最显眼的位子,采用鸵鸟皮,低调的黑色,金色的搭扣,不张扬却有格调。细问了店员后,才知道银座这边聚集着大量的白领,消费能力高,他们要求的包款更适合搭配上班的制服,简单大方但又有品位,最重要的是数量非常有限,不会出现“撞包”的尴尬。“当然,也有一些游客会来购买这些限定版的产品,带回自己国内就成为独一无二,其他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而且也会为旅行留下特殊的回忆。”朗雯的店员表示。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品牌为了纪念在日本开店30周年,曾和日本著名设计师川久保玲合作推出过包款。这些包只在日本几家路易威登门店发售,设计灵感来自川久保玲女士对往事的一段记忆。1978年,她作为一个年轻的设计师,看到了路易威登在日本第一家店的开业。她为当时法国那种带有生活乐趣的艺术形式以及精湛的工艺技艺而着迷。于是,带有可爱轮廓和前卫拎带、并且尊重了路易威登手包经典形象的产品就此诞生,引起很多妈妈级日本路易威登消费者的美好回忆,被抢购一空。
这几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增长很快,许多大品牌开始重视中国人的喜好和口味,于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纷纷出现。和日本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限定版主要注重在颜色,中国消费者所钟爱的红色纷纷出现在大牌的产品上。前不久,为了庆祝迪奥(Dior)北京新光天地旗舰店开幕,迪奥推出了全球独家珍藏系列,包括成衣、配饰及腕表,这个限量珍藏系列只在北京新光天地旗舰店独家发行。所有产品以红色为主打,经典的Lady Dior手袋不仅设计成了酒红色,还镶满了红宝石。服装、手表和墨镜也大多采用了纯正的中国红,非常夺人眼球。其实,早在2009年上海半岛酒店的香奈儿店开幕的时候,卡尔·拉格斐就特别为开幕设计了红色的香奈儿255包款,虽然要价几万元,但仍未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可见国人对红色的热爱。同样位于上海半岛酒店的拉夫·劳伦店,品牌最为出名的瑞奇手袋,全球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红色的。售货小姐告诉记者,瑞奇手袋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服务,有很多种颜色可以选择,不过只有中国的客户会选红色,所以在这里专门设置了红色供选择。
有钱买不到的效果
也许很多人要问,这种限量版究竟金贵在哪里?如果你去一家店,店员告诉你,这类商品只有本店才有,专门为了开幕或者特别活动而设计,数量有限,而且目前只剩几件了,你会不会心动?大多时候,紧俏的东西总是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所以商家正是利用顾客的这种心理,第一时间传递着“物以稀为贵”的真理。
除了数量稀少外,限量版产品所能提供的梦想和独占性也是它盛行的一大原因。现在很多人对大品牌的流行风潮已经感到厌倦,独特和个性才是他们所追求的。有人把大品牌限量版产品的别名叫做“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感觉非常贴切。有的限量版每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只能占有少数几款,或者只在一家店发售几款。它们既浓缩了品牌最受欢迎的经典元素,还赋予了物品别致的设计或是特殊的纪念意义,对于奢侈品收藏家来说更是梦寐以求。“产品奢侈化到无法复制,限量到只有小部分人出高价才能拥有,而事实证明每款限量版产品都会在短时间内被订购一空,比如红色的香奈儿255,当初只有很重要的VIP客人才能订购到这款包,一般人望尘莫及。消费者买到了个性,对品牌更拥护,品牌也提升了档次,自然是皆大欢喜之事。其实,限量版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产品,而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梦想和独占性。”法派集团设计总监郭远征分析道。
自己开公司的陈小姐也是奢侈品爱好者,在她看来,顶尖的奢侈品讲究的是精致到细枝末节的品质。“有钱买不到的效果在朋友圈肯定能吸引到无数羡慕的眼光。对于我而言,这类产品由于具有特殊意义更能购起购买欲望。比如,我就买了这次新光天地迪奥开幕推出的戴妃包,红宝石的镶嵌让包更华丽高贵,酒红色也预示着我今年能够红红火火。”
重点不在赢利
限量版由于价格上往往高出普通产品20%左右,大家会认为品牌不遗余力的推出限量版是因为其也是一个利益增长点,其实限量版产品并不一定能为品牌带来不菲的收益,但还是有不少品牌愿意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推出,更多体现在它的纪念价值上。
“我知道,每年世界各大品牌都会为生产限量版产品而绞尽脑汁,但从经济角度上讲,现在产品都是采用流水线化的生产,设计师构思出一个全新的设计,花费了心力,然后制成模版,原本全球可以生产数十万件,但是限量到一个国家甚至一间门店,可能至多推出几十或百件产品,和普通产品同样的付出,但是收益明显减少。不过,一些品牌仍然愿意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推出限量版,原因在于大品牌已经不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了。于是,刺激消费者神经的重任就光荣地落在了限量版的身上。品牌希望从限量版身上得到的是消费者的充分认可,而不是金钱。”郭远征说道。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虞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