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首届“北京影协杯”微电影创作评选大赛于北京正式启动。随着微电影日益高涨的热度,不少企业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微电影被拍成了某个厂家的大广告片,像《老男孩》那样的经典之作鲜有再现。不管微电影未来到底该走向“广告化”还是“去广告化”,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大众最为关注的是电影要表达情感。
肖央 青年导演
“努力挖掘自己的欲望与情感”
直到今天,拍摄《老男孩》也是我做过最困难的一件事,从资金到拍摄都很难,资金大部分都是自己出的。拍微电影就是要大胆地尝试,不要一味地模仿、学习谁,要找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掘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并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果你没的可说,再多的表达技巧也是空洞的。
陆川 著名导演
“不要把微电影当成赚钱的事”
拍电影千万别装,情感必须真实,毕竟你所要表达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要把微电影当成是一件赚钱的事。它能给你的是足够的自由,能让你的想法充分实施,能让你做在大电影里不敢做的尝试。只要能够创造出你想要的艺术效果,你甚至可以用一部手机去拍,我很喜欢这种尝试。
赵雨润 华影盛视CEO
“微电影就是广告2.0版”
微电影本身就是广告的2.0版。俗话说“君子不言利”,但“不言利”的前提是你知道未来怎么走。现在有很多好的广告片,比烂电视剧好看。优秀的导演、编剧,自然能掌握好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既能拍出扣人心弦的好故事,又能帮助企业进行营销。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陈杰 卢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