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新动作----“收缩银根”对零售业和老百姓的意义何在?
转
中新网3月25日电
央行今日同时出台两项重大政策,
一是决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
二是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将1年期内各档再贷款利率上调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几天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增速过猛与货币信贷投放偏多相互推动,互为因果。为控制投资过度扩张,要强化信贷审核和监管,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金融机构不予贷款。紧接着,央行在准备金率、再贷款率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可以说是对国家宏观调控需求的及时回应,其意均在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紧缩”意味非常明显。
对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央行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是,去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进度较快,部分银行扩张倾向明显;一些贷款扩张较快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有所下降。因此,借鉴国际上依据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区别对待和及时校正措施的做法,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有利于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
而再贷款也是央行“吞吐”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通过运用再贷款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央行可以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因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初央行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基础投放,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看来,此次央行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也是计划已久的。
那么,此次货币政策“发力”,对零售业市场会有何影响呢?
对老百姓而言,切身的意义何在?
(周菡)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 全部评论(0)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