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联商论坛 - 资料共享区 - 超市 - 资料
txt

 超市购物筐不应成为“法外盲区”

超市购物筐不应成为“法外盲区”
购物筐是超市必不可少的购物工具。本文作者经过走访调查后发现,不仅超市购物筐的卫生状况难尽人意,而且缺少对其进行安全卫生监督检查的相关法规。
  天天见面的卫生死角

  作为一种现代商业业态,超市将传统的柜台售货方式变为由顾客自选商品,着实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乐趣。但是,超市为适应这种购物方式备下的购物筐(包括购物车),一是一筐(车)万人用,无论消费者有无传染性疾病;二是一筐(车)盛装各种品类的商品,无论日用工业品、食品,无论生熟。这样,它们的卫生状况以及商家是否定期对它们实施卫生安全消毒等情况,就成为消费者关心的大问题。
  超市购物筐(车)卫生安全情况究竟如何?据观察,除了一些经营规范的大型连锁超市外,更多超市众多的购物筐(车)的卫生状况的确让人不敢恭维:有的上面污迹斑斑,有的日用工业品、食品混装混用,而相当一部分商家也没有把购物筐(车)的卫生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既没有定期清理消毒计划,也没有专人负责,而是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清理一次的状态。同时,有关的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超市购物车和购物筐用多长时间必须进行清洗或消毒,因此,对于超市每天必用、人人要用的购物筐(车)来说,它们所存在的卫生问题就成了“法外盲区”。
  针对这种不应忽视的“法外盲区”,日前,笔者在济南和临沂的几家超市进行走访后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大问题令人咋舌

  问题之一,交叉污染。在一家超市,笔者见一位中年妇女拿到购物筐后不仅用卫生纸反复擦净,还拿起闻了一阵。见她如此留心,笔者上前询问原因。中年妇女苦笑了一下说:“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了一些熟食,虽然用塑料袋包了起来,可拿回家食用时却闻到了浓浓的洗衣粉和香皂味,熏得人一下子没了食欲。那只购物筐肯定是顾客刚刚装过洗衣粉等日用品的,超市收银员应该把这种刚用过的筐子收起来清洗,不能让别的顾客再用它盛装食物。有了那次经历,我到超市购少量的食物时,就不愿再用购物筐了。”问题之二,反复污染。在一家超市,笔者发现一位姑娘将放进购物筐的几包卫生巾又取出来放回货架,然后扔下筐子重又拿了几包卫生巾抱着离开。笔者近前一看,购物筐内很不卫生,油腻腻的还有一些酱油滴的痕迹,而被她放回原处的卫生巾外包装上,明显有被污染的斑点。这样,未及时清洗的购物筐就成了反复污染的污染源。另据一位姓刘的先生介绍,有一次,他从超市为孙子买回两只毛绒玩具,当时未仔细看,可拿回家后儿媳却发现一只白色的玩具有多处污点,经分析那是被购物筐污染后被人重又放回货架上的。
  问题之三,不良购物方式造成污染。在一家中型超市的肉类经营区,笔者看见有些顾客购买肉、鱼类商品后,又将经过包装的物品随手放在货柜上的肉鱼堆里,待买完其他食品后,才一并收拾进购物筐去交款,顾客的无意举动,无形中使购物筐造成污染。一次,笔者发现一位男士从货柜上取下一盒涮羊肉片,顺手丢进筐子里,之后他又选了其他一些商品,由于超市内温度较高,加之其他物品挤压,底下的涮羊肉片化冻,塑料盒破裂,盒子内的血水流到筐底。该男士发现后,把筐内的东西换进另一个购物筐后,便把污染后的筐子放到一边。没过多久,这只筐子又被一位老人拿去,把购买的速冻水饺放进里面。
  问题之四,管理不严造成污染。笔者在一家超市发现许多购物车的底部和扶手上污垢较多,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在一超市入口处,一位男士指着一辆购物车抱怨:“这车子怎么装东西呀,这片湿湿的水渍全是孩子的尿,让人闻着刺鼻,如果粗心大意者用了,东西不全被弄脏了吗!”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个别带着幼儿购物的顾客把购物车当成了儿童车,而超市工作人员为了提高销售额,没有加以劝阻。
  法规亟待补漏拾遗

  上述四类问题,仅是目前众多超市所备购物筐(车)存在的部分问题。无论其根源在顾客还是在个别超市工作人员,商家对购物筐(车)的定期卫生消毒工作都必不可少。
  针对超市购物筐(车)卫生被超市经营者所忽视的问题,笔者专门走访了超市经营者和相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一家超市的管理人员面对笔者的问询这样解释:“对购物车和购物筐清洗有一定的难度,每天有许多顾客会接触一只筐子,即使每天进行一次清洗,也解决不了污染问题。我们曾经设想过,可否为顾客在筐子周围准备一次性的手套,避免细菌传播,要真这样做,可以说我们的超市已进入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了,但想过之后却深感力不从心。再说,北京、广州等大都市的超市也未达到这种水平。”另一位超市的保洁员告诉笔者:“我们的购物车和购物筐数量比较多,依照现有的人力物力,每天清洗和消毒是不可能的,只有发现筐子、车子的确脏了,我们才会收起来进行清洁。”可是,对于超市工作人员提到的这些难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认同。一位消费者说,既然超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安全卫生的服务,购物筐的安全卫生就必不可少。最起码的,他们完全可以把购物筐分区使用,比如装食物的单独收取存放,不要和装日用商品的混在一起,这种避免污染的办法并不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超市做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关键是想不想去做。
  为在有关法规上求得答案,笔者走访了有关部门。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人员介绍,对超市购物工具的污染问题确实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因此卫生防疫部门也没有将超市购物工具状况列入卫生检查的标准之中。在目前情况下,超市是否对购物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多长时间清洗一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卫生标准,主要还是超市经营者自觉自愿的行为,有关部门只能依据一般卫生安全标准,对这一问题进行考核和限定。由此可见,目前超市中所存在的购物工具卫生死角及“法外盲区”,已成为管理方和管理规则的缺失。这种缺失,不仅造成了超市购物工具卫生状况难如人意,更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针对超市中这种管理“盲点”,业内专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尽快对《消毒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进行修补,让有关部门在对超市加强管理时能够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解释条款,使超市的各项服务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文化,确保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的健康,使超市购物工具所存在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作为商家,在相关法规修改完善之前,应该首先负起为购物筐(车)清洗消毒的责任。这样做虽然增加了一些投入,但最终会给商家带来更大的利益。试想,那些对不干净的购物筐(车)心有余悸的顾客,踏进你的超市后,看到干净卫生的购物工具,看到像“此处购物车购物筐已清洗消毒,请顾客放心使用”这样的提示用语,肯定会因超市的服务周全而动心,进而对这家超市另眼相看,频频登门。
  对于消费者,也应负起自己的职责。笔者在采访中发现,的确有相当一部分顾客进店后只管摸起购物筐就走,从不留心看一下筐子是否卫生干净。这样,无形中使那些忽视安全卫生工作的商家钻了空子,并且给其他顾客的安全消费带来隐患。此外,作为消费者,也应改变自己的不良购物习惯,如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不要到超市购物,如对选中的商品不要随手乱丢,以免包装破裂对购物筐(车)造成污染等等。超市是公共场所,只有大家共同维护,才能使超市购物工具的卫生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0 0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全部评论(2)

相关资料


共享者  1008  的其他资料

管理员:X.W.   QQ:2774698110  电话:0571-87015503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