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联商论坛 - 资料共享区 - 综合 - 资料
txt

 零售服务随感

笔者2003年5月在广州某知名大卖场想买四台电扇,当看中其中的两款时,发现没有库存;只好找服务人员,好不容易看到三个男性服务员在远处说笑,就向他们招手,当他们终于看到我招手后,其中两个居然跑进了仓库,另外一个也想进仓库,犹豫一下就向我走来;经过一番翻箱倒柜只帮我找到两台,我只好又选了一款,结果依然是没货!店员问我是否要样机,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当时我就已经比较烦了,决定不在此店买风扇了。因为在选电扇之前已经选了洗发水和一些其他商品,就想既然我需要到其他超市买电扇,那里同样可以买到洗发水的。于是就将之前选的其他商品丢在一边,然后离开了此店,也就为该店产生了“孤儿”(注:被顾客挑选了又丢弃而且未放回原位的商品)。

作为曾经的从业人员,我自然也对顾客的制造“孤儿”的行为不满,作为消费者,本人也是仅有这次做了一回自己讨厌的事。只是此事促使本人着实反思了很久,抛开事情的责任归属不谈,我想大部分的超市从业者认为“孤儿”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将责任归咎于顾客的素质不高造成的;很多工作人员对“孤儿”现象已经变得熟视无睹, 考虑的只是如何快速地将其放回原位,尽量减少损耗。

很多时候我们惯性思维将一些事情想当然地按常规处理,并没有就此做较深入的研究,实际上就“孤儿”产生的原因而言,无外乎以下几点:

A、 由于商场服务问题导致顾客不满而弃货去;

B、 由于顾客自身的各种原因不再愿意购买此货;

C、 恶意破坏者

其中B和C毕竟只占少数,而大部分的原因属于A类,诸如:标价不清晰造成顾客看错价格、顾客需要自己将商品在楼层之间搬运、服务人员态度不好、购物工具不合用、收银慢、包装的生鲜质量不好、品类结构不合理等等。但是一般超市经营者对此已经是近乎见怪不怪,认为是经营超市的必然的副产物;当然目前经营超市要想杜绝“孤儿”是不现实的,但是经过努力是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孤儿”。

针对B同样可以想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从店内宣传、感情投入等方面入手,在此不是讨论具体的方法,只是想表达一种思想:对某些看起来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只需要将问题2分解,就会发现问题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0 0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全部评论(0)

相关资料


共享者  1008  的其他资料

管理员:X.W.   QQ:2774698110  电话:0571-87015503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