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21楼
RE:万达“订单”商业有待完善
同意上述观点,我认为万达这种类型的商业企业对于业主的管理还有一定问题,
| 只看他
22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万达应该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这也许是一项新生事物发展的必然。笼统或单一的去看待肯定有失偏颇。
赵鹏程
积分:1878 联商币:123
| 只看他
23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招商的重要性大家都认识到了
但是,在一个项目根本没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就去吸引什么主力店,知名商家,是不是有些盲目呢?你所吸引来的商家是不是符合市场的需求呢?
招商是重要的,但是做地产一定要现有了定位,再根据定位进行招商.
一点愚见.
| 只看他
24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商业地产开发经营新理念
转发
文章来源:沈阳万达商业 作者:肖庆强
一、 关于售、租、旺场逻辑关系上的认识论
(1)租铺问题解决得好是旺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售铺问题解决得好是旺场的补充条件(开发商有较充足旺场经费),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3)旺场问题解决得好才是租、售铺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 关于售、租、旺场逻辑关系上的方法论误区
(1)系统结果性问题不能通过局部过程性问题来解决。
租、售问题不能解决旺场问题。但旺场问题可以解决租、售问题。
(2)简单问题复杂化。
不旺场带来很多小问题(租户、业主诸多纠纷干扰管理公司),导致管理公司(开发商)产生偏差决策想法——只租不售。
(3)复杂问题理不出重点。
租户由于经营不善,要求减免租金,开发商给予补偿而不是使用经费来旺场,可补偿只能救急救不了冷场。
三、关于主力店和精品店的关系
(1)在整个商业广场中,主力店与精品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衬托,使零售业态和商品品种的不断调整趋向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市场,也就不能忽视和放弃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种业态的旺场经营管理,保证处处红火。否则,商业广场价值(含金量)大减。
(2)各业态的作用和意义差别:
超市:引人气、挣现金流
百货:挣现金流、提高档次
精品店:挣利润、领导潮流
娱乐:引客、留客场所
餐饮:配套消费,完善功能
(3)为了支撑高租金的店中店,精品店的唯一生存之道:
先商铺时代:6个单店首层和沈阳组合店,以批发为主的市场。
商铺时代:天津、南宁、武汉、哈尔滨组合店两个首层,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半市场半商场。
后商铺时代:连廊街铺,以零售为主,以批发为辅真正意义上的旗舰店。
特别提醒:
精品店总面积不大不小(1—2万平方米),拒绝杂乱(手机和服装等),拒绝不高不低,拒绝有高有低,要做到“单纯”和“特色”。
四、关于商场、商铺规划设计上的认识论
误区:
(1)为了好卖而规划设计(独立商铺越分越小)。
(2)为了好租而规划设计。
(3)为了使用面积(或销售面积)最大化而规划设计。
正解:
要考虑如何才能方便舒适顾客,如何才能滞留顾客。
为了旺场而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布局而合理调整分摊面积和系数。
办法:
(1)店店、层层连廊相联(主要是二、三楼),大整合,大流通。
(2)连廊中间分布“街铺”,不愁无客,不愁没生意。
五、关于开发商、业主、租户、顾客四方共赢关系
(1)终端消费是顾客,培养忠实顾客需要经营者(租户)和商场管理者(开发商)的细心培育、呵护,共同实现细节服务和合理价格的商品销售。
(2)在对待旺场态度上,业主“杀鸡取卵”、“急功近利”思想的根基要纠正,业主的引导和教育的责任落在开发商身上,可通过出售商铺各种政策来控制。
(3)开发商所出售的商铺价格的确定,要体现市场规律的理性、合理,更不能比“急功近利”还有过之,表现为 “虎头蛇尾”,不管旺场。
(4)开发商、业主、租户共同挣取零售市场的钱(这就是共同的价值观),之后再重新分配。开发商一开始就得策划好,并能较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和收益“分成”。
六、关于商业地产开发经营各项目时间和费用上的认识论
(1)商铺的销售一般需要在基建期间内(1年左右时间)完成和总价2%费用。
(2)商铺的租赁一般需要在开业前半年至开业后1年期间内进行淘汰筛选、稳定发展和总价4%费用。
(3)商铺的兴旺则需要3年以上长期的时间和总价9%费用。
七、关于成本和费用及收益的比例关系
(1)商场内合理价格商品受到顾客欢迎。
(2)租户通过逐渐稳定和增加批零业务能承担较高水平租金(一般要3年时间)。
(3)业主按照市场规律收租和享受铺价升值的利益。
(4)开发商根据市场的租售承受力及自身旺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制定出商铺租、售价趋势,再引导业主投资和管理租户经营。
八、关于售铺定价依据
(1)成本定价法
①售价=购地价+建安工程费等(短期行为)
②售价=购地价+建安费+促销费+招租费+旺场费(长期行为)
(2)市场定价法
①比较周边商铺售价
②比较周边成功商铺历史售价趋势。
③结合自身商铺的产租能力进行分析。
三者综合考虑拟出售价体系。准确、正确的售价体系有利于项目的出售操作。
九、关于租铺定价依据
(1)回报率定价法
租价=售价×回报率
回报率:根据商业氛围的规模、成熟度等考虑,以6年-12年的回报率不等。
(2)市场定价法
①比较周边商铺的租价。
②比较周边成功商铺的历史租价趋势。
③开发商自身商场管理能力,旺场措施。
三者综合考虑拟出租价体系。准确、正确的租价体系有利于项目的出租操作。
十、关于商业广场规模
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物种延续过程中,不是最大的或最强的或最聪明的存续下来,而是最适应环境的发展存续下来。
商业广场也不例外,不能一昧追求“大”,而不考虑或忽略了“宜”和“度”的把握,导致难以生存。
当然,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布点的规模又是另外了。目前,连锁商业广场的发展规模是市场资源分配以多胜少的必然!
十一、关于商业地产人才要求
商业地产人才应该是商业管理、市场分析、经营办法、业态特色、顾客心理、房产理论等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招商能力可持续经营管理能力等等。
---------------------------------------------------
ALAN
| 只看他
25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老肖果然研究出了不少东西,可喜可贺!
| 只看他
26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谈谈万达的模式的好处:
1.指明了中国地产利润增长点的新方向.
2.对明显落后于国人经济水平的旧有的商业体系进行了无情的冲击.
3.给国人日益鼓胀的腰包带来了新的投资亮点.
4.极大的缓解了中国国有银行最头疼的个人存款过高的问题.
5.刺激了当地的经济消费,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新的税源.
6.带动了旧城区的改造.
7......
供各位参考
| 只看他
27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说得很对。但这可能更多的应该是商业地产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好处,并且是商业地产发展成熟带来的好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啊。
反而这恰恰是地方政府为了自己光宗耀祖而大搞所谓的城市开发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借口。
我们作为万达外部的人可能对万达的态度不会象小MALL一样,我们可能会更严厉一些,但同时也会更客观一些,
严格来说,万达现在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否认,因为在任何一项事业开始成功和成熟之前碰壁是必然的,并且其中的失误都无疑会成为后来者的前车之鉴或成功之母,这都是对中国商业地产非常有益的。
赵鹏程
积分:1878 联商币:123
| 只看他
28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玫瑰女士说话可谓中肯
王兄有点贪天之功了吧
| 只看他
29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我说的那些大家客观点说:不是吗?
万达的问题谈的很多了,我们也只有在找问题的同时来提高.
| 只看他
30楼
RE:axl_rose
没回答您的问题请见谅.希望有时间多联系:andy.z.w@163.net
| 只看他
31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转发
对首层商铺经营管理的几点思索
文章来源:南京万达购物广场管理有限公司 作者:朱逸
从2003年开始,万达在全国各地的购物广场和商业广场相继开业,至今已有九个。由于其统一的开发模式,各地的广场在后续的商铺经营管理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又由于分布于全国各中心城市,因为地域、政策、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及周边商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各地广场首层商铺的经营和管理又具有鲜明的特性。笔者作为资产管理团队的一员,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结合以前在大型百货公司、租赁式商业地产业态及超市连锁卖场的从业经历,积累了一些个人粗浅的思索,在此和万达同事们共同探讨。
一、对首层商铺经营的理解定位
笔者认为,此处谈到的经营,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商铺自身的经营,二是对首层商铺经营的再经营。从传统的意义去理解,商业企业通过出租场地或联合经营获取利润,而万达的首层商铺因为产权已经出售,各商铺出租所产生的租金收益直接归业主所有,经营所产生的利润直接归经营户所有,在这一过程中万达并未直接获利;另一方面,在首层商铺及整个购物广场良性经营的基础上,我们可获取利润空间的来源是对外发布的广告收入,广场的促销收入、其他可利用空间的创收等,这里不可忽视的还有可能因为良性运营而出现的管理输出所产生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万达的一部分利润来自于对整体经营的再经营,当然也包括对首层商铺经营的再经营。所以,对首层商铺的经营不应脱离对各个商铺具体经营行为的关注和参与,更重要的是对商铺的具体经营行为进行组织、协调、规范;但也不能拘泥于传统商业业态中过于关注直接经营产生的利润而忽略了在此基础上对万达品牌的整体经营。
二、业主、经营户、管理公司三者之间的平衡
从理论上讲,如果首层商铺的经营情况非常良好,求租商铺数量远大于待租商铺数量,租金飙升,必然会有部分业主会出于利益的考虑对原有经营户提出加租,甚至不惜通过毁约来达到目的,原有的市场平衡被打破,市场秩序受到破坏,产生新的失衡和新的经营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整体的定位和规划,缺乏优质的品牌资源,更缺乏科学规范的经营和管理手段,商铺的经营陷入失控和困顿,大量经营户流失,出现大面积空铺,租金有价无市,业主收益失去保障,引发对投资的失望,积聚对开发商的矛盾。这两种不稳定都是管理公司所不愿面对的。如何在三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节和引导变化的平衡,是管理公司介入商铺经营的终极目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商铺租金是建立三者平衡的关键点,管理公司可以引导和建立场内商铺的平均租金参考体系,以防止租金整体过高或各商铺租金悬殊太大。对租金体系的引导和建立方面,可以从保守角度出发适当应用一些危机预防和控制的手段,比如,通过压低租金延长租金交付周期来平衡业主和经营户关于租金的矛盾,客观上赢得培育市场和管理上自我调整的时间,租金的交付周期可以是半年或者更长;在开业的第一年内,可以有意识地错开各商铺的租金收付时间,以一年算,月租金到期率可控制在10%左右,这样虽然增加了管理公司的日常工作量,但客观上避开了租金到期后可能出现的大面积空铺和以此带来的集中的业主矛盾,经营失控的风险现对降低,等商铺经营成熟后伺机再作统一。
当然业主、经营户、管理公司三者之间的平衡不是静化的,稳定的,它会随着各种因素的改变在不同时期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必须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瞬息变化,及时调整和制定新的平衡关系。
三、相对发散而稳定的管理体系
商铺对接通常有三种情况:业主自营、业主自行招商、委托管理公司招商。由于对接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商铺经营的管理体系是相对发散和开放的。而建立开放和发散的管理体系是为了维持商铺经营的稳定,具体牵涉的相关体系有:营业执照办理体系,营业费用交付体系、税收体系等,详细分类见下表:
表中列出的各种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以根据具体经营情况自由组合,衍生出多个相对发散的体系,恰恰因为它发散,所以才相对稳定。管理公司应充分争取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又要合理利用政府力量调控经营秩序。在这过程中既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放弃争取业主、经营户和管理公司的利益空间,也不能因为管理体系的发散而造成资料管理的缺失和实际管理的无序。
合同体系关联示意图
各地广场在具体的政策和相关规定及执行方面可能有所差别,但原理相近,当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这种开放的合同体系也随着业主、经营户、管理公司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同时又是维持这种平衡的纽带。
四、招商、营运、企划、客服四位一体
管理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中,招商部或客服部主要负责首层商铺经营,其主要工作职能实质包括了招商、营运、企划、客服四大方面,这四种职能在实际工作中相辅相成,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招商是经营的前提,主要分为开业前的商铺对接和开业后的品牌进出和格局调整,招商时需要控制合理的租金,关注目标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制定整体的定位规划;在商场开业后,现场营运是商铺正常经营的载体,比如专卖店员工的进退场管理,开闭店流程管理,商铺装修管理等工作都不可或缺,另外,对商品陈列,货品组织,费用收取,业户间信息传达等工作也应充分重视;企划是促进销售,提升经营的有力手段,重点可分为商场包装美呈、对外推广宣传、促销活动组织三大块,因为经费有限,企划工作还可以立足消化费用合理创收。比如,结合品牌宣传的吊旗可节省美呈的制作费用,利用场内中庭或场外广场举行品牌推广和促销活动既吸引人气又增加创收。在企划方面,比较适合万达的方式有DM手单式促销、卡片式促销、问卷式促销等。尤其在广场开业之初,知名度尚弱,企划对经营的提升和推进不可忽视,某种意义上,企划活动还能弱化经营中产生的矛盾,赢得自我调整和改进的时间;因为牵涉到零售,所有利润其实都依赖于消费者产生,所以充分重视顾客,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是良性经营的保障。目标客户群体最初因为经营定位和宣传引导定位而形成,但更多需要通过设立退换货制度、投诉回复制度、提供便民服务、成立会员俱乐部等措施逐渐巩固和扩大,同时,尽最大可能组织他喜欢的商品,创造他喜欢的环境,提供他满意的服务,使他在购物过程中获得满足,并由此创导一种不同于其他商家的购物方式。在这一点上,要让业主和经营户地认识与管理公司充分统一,尽最大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对顾客的重视,应该放在经营工作的第一位,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点。值得注意的是,客户服务体系还包括业主服务体系和经营户服务体系,这两个体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和经营户委员会的成立去贯彻和实施。
所以,对首层商铺的经营,招商、营运、企划、客服四位一体,不可或缺,其中招商是经营的前提,营运管理是经营的载体,企划是提升手段,客服是保障,其中一者偏失,就会造成经营失衡,所以我们不能将商铺经营简单理解为商铺招商对接到位即可,更多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去综合考虑。
五、在商铺良性经营基础上的再经营
前面提过,管理公司在对商铺经营的管理过程中,实际还会在商铺经营的基础上进行再经营,也可以理解为平常所说的创收。因为产权的分散性,管理公司创收的空间相对有限,通常除了户外广告发布、外广场创收、有效公共面积出租等,因为管理本身可能产生的创收不容忽视,对商铺经营的一些经验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有偿输出实现利润,这在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并非没有可能。
以上是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对首层商铺经营管理的一些思索,因为身陷其中,犹如井底之蛙,有些观点未免偏颇和狭隘,但探索本身充满了乐趣,思考本身蕴含了胜机,工作因此变得更有意义,所以大胆写就此文。
---------------------------------------------------
ALAN
胥铮逸
积分:310 联商币:0
| 只看他
32楼
RE:万达广场频暴负面消息 对万达赢利模式的质疑
很受启发,的却现在商业地产越来越多了,大家纷纷借助MALL的概念来开发房地产,万达作为先驱者作了很多的贡献,现在希望学术界能在此方面做更多的研究,使实践者有更多的理论支持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不然实践着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我刚和我们学校的商学院联系好象这块作为边缘学科一直还没有得到重视,很可惜!
| 只看他
33楼
浙江绍兴上虞也开了个万达广场,由于实际道路设施与消售版图严重不符,现在有多家业主向万达经行交涉,结果是“拖”字战法,爱理不理,拿了钱根本不过业主权益。万达是家明企诚信都值得怀疑2016-01-03 13:28被设为骨贴,积分加20,金币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