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IT人才正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一方面,他们被“热聘、急聘、高薪聘”;另一方面,企业又大搞压缩成本、节减开支、降薪裁员。一时间,“人才”们竟不知何去何从。
形成这样的窘境是双方的迷惑。企业用人标准模糊,人才绩效无从考评,企业便对人才的实际能力表示质疑;企业大规模的人才“圈地”和裁员又给IT从业者造成了一种迷惑:现在到底是粥多僧少的人才匮乏,还是僧多粥少的人才过剩?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题组的调研表明,中国的IT人才在结构上存在极大的不平衡:一方面,在高科技企业,IT人才呈现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在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和非IT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缺口极大,大量的岗位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人员,呈现人才缺乏的局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企业与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种窘境的根源。企业大搞人才“圈地”,盲目扩大规模,用人标准却模糊不清。有的企业甚至抱着“不可说”的目的:我先圈起一批人,把好的留下,剩下的再“开掉”,免得让竞争对手“占了便宜”。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人才本身和人才社会价值的极大浪费。
“高标准”是企业用人的另一个误区,是不是硕士、读没读过MBA等,是许多企业招聘人才的硬指标,而技术素质、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要求常常被冷落一边。IT行业是一个人才综合程度很高的地方,隔行如隔山,这种片面的网罗人才的办法,致使搞Marketing的人不懂资金管理,编程序的人不了解商务流程,结果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这样,发现问题严重时就不得不统统推倒,从头再做。最后企业常常要问,高薪养“人才”,到底值不值?
随着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传统行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机、通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IT人员的就业范围其实十分广阔。但是,IT产业因为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再加上业内沉淀与传统所致,在对人才的待遇、管理模式以及职业规划上,可能比传统企业做得好一些,这在客观上影响了IT人才的流向。
传统的就业观念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误导了IT人才的就业取向,他们总觉得在信息产业内供职才是专业对口,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他们宁可在“圈里”做一些无法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甚至甘于无事可做,也不愿去传统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大量IT人才滞留在IT产业内,就形成了现有的人才结构性过剩的局面。而同时,传统企业在包括ERP、CRM的建设和应用在内的信息化建设上最感头疼的难题之一,就是IT专业人才的匮乏。
在上个世纪末IT业泛起的过多的泡沫中,也包含了人才的泡沫,所以说,这种窘境的解除并不是人才和企业某一方面的事,人才“圈地”、裁员、降薪等产生的人力资源压力,还要用整个社会的能量来消化。
| 只看他
3楼
HXB 兄弟 你的道德操守 真的非常值得我佩服
看贴一定要回贴 你做到了~!!
---------------------------------------------------
不懂得抽时间陪家人的男人不是好男人——摘自《教父》考利昂先生的一句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