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41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据我所知,国美在品项管理方面在业内是相对领先的.象买断包销\定制\首销\尾货\特价\特供\高毛利商品\ABC分析\促销费等以上各种管理方式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国美,运用的也有声有色.
当然不是说没有一点问题,毕竟这么大一个盘子,但它的操作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
| 只看他
42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国美特色:把大事做无,把小事做大
| 只看他
43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这个也需要非凡的本领啊。
| 只看他
44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上面的,你是国美的吧?????
其实很多企业别人在外面看他好风光,可实际上在里面有很多的问题,这个谁也不要否认!!!
国美也不例外!!!!!!!!!!!!!!!!!!!!!!!!
| 只看他
45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从楼上的发言来看,应该问你是不是国美的,好像知道外人所不知的内情....
| 只看他
46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我坦白从宽!
不是的!
压根搭不上边的!!!!!!!
随便说说而已!!!!!!!
| 只看他
47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国美以后不会再开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店,转而开万平米大卖场,这是记者昨天从国美总部得到的消息。
专开万平米大卖场
自从三星事件解决之后,国美再次放出消息,停开3000平方米以下家电大卖场,转而主攻大型、现代化门店,逐步实施“大店战略”,彻底树立国美的高端形象,做自己的大品牌。
实际上,国美“万平米大店”战略,早在去年国美在香港上市时就初露端倪。在当时国美招股说明书中,曾对国美各类型门店预计开设数量、成本等扩张计划有详细说明。
其中曾明确阐述,国美将选择拥有较高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开设经营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大卖场,辐射半径15至20公里商圈。每家大店开店成本将达到1000万元至1500万元人民币。
不排除在沈开大店
昨天记者采访了沈阳国美的宣传负责人,该负责人称,现在沈阳是国美的主要市场,苏宁电器现在已经在沈阳开了三家店,且从势头上来看不可小视。而另一个要从北京来沈阳的大中电器也相中了沈阳这块市场。所以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不排除在沈阳市再开大店的可能。
连锁巨头加紧沈阳圈地
据了解,苏宁电器在沈阳开店的面积一般都定位在6000平方米以上,其所开的三家店只有三好街相对较小,只刚刚到了6000平方米;而大中电器在沈阳开店的面积则定位在3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之间,且不排除开社区店的可能。
从开店的面积上也不难看出,虽然三家家电连锁商都在一个行业内发展,此次国美打出开大店的口号,无非是要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 只看他
48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商业是做人的产业,商业是选址的产业,商业是做细节的产业
| 只看他
49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概括的不错哦,国美是不是在做人、选址和细节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呢?
冲击钻
积分:435 金币:73
| 只看他
50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谁知道国美合肥店什么时候开始筹备??
| 只看他
51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123>>>>>>>>>>>>
---------------------------------------------------
hjy518
| 只看他
52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好像苏宁、五星都早已进入合肥,本地有强势家电连锁吗?
| 只看他
53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安徽还没听说过当地家电连锁品牌,不过苏宁和五星也可以算作本地强势连锁了,毕竟南京与马鞍山、铜陵相距咫尺。
| 只看他
54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以前在深圳天虹商场做自营电器时,让我感到了百货电器的无奈和郁闷,心里羡慕着那些在国美做专业电器的同行,觉得电器市场未来的趋势应该是百货电器给专业电器所取代,所以能够有机会进入国美可以说是我在职场生涯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但是,自今年的一月份入职广州国美电器以来,国美在我心中的专业电器巨头形象切大大折扣!
我不断地发问,那个1987年在北京开第一家店的国美发展到今天就是着个样子吗???
我不敢否认国美在渠道和物流上的强大优势,但是说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就相对与深圳的天虹商场差得远了.
| 只看他
55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国美的管理太乱了,卖场的标识和价格牌特别地混乱,特价商品及相应的赠品经常有顾客反映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深圳的易好家电器连锁是目前电器零售业的国家队,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很多营销方案都是直接针对国美的,易好家电器今年在今年就会把分店开到广州来,而且还会迅速扩张.试问,以广州国美目前的状态,又怎样去与人竞争呢!
| 只看他
56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难得有国美的内部人士出现,欢迎viva加入讨论!
请教几个问题:
1、国美一直标榜自己在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照理说管理制度应该相当固化且具有刚性,为什么会出现管理混乱呢?你的同事是不是都这样认为呢?
2、卖场标识乱是事实,是不是国美的现场管理人员都去抓销售了?或者根本就不注重卖场形象?
3、价格牌乱估计是家电行业双重价格体系造成的,对不?
4、特价和赠品可能是由于限量或者员工私吞造成数量不足甚至没有。
5、易好家师出国美,他能给老大哥造成麻烦吗?估计有点困难。
七里香
积分:258 金币:43
| 只看他
57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国美是典型的家族式民营企业,但它尽力在模仿沃尔玛等外资零售企业,希望用制度来管理,而不是人。所以,黄光裕就认为有这套体制在,我用谁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国美人事不断变动的原因。个人认为,黄光裕喜欢像毛泽东那样,天天搞运动,天天闹革命,在运动和革命中消灭敌人。但这样折腾下去,恐怕是先把国美自己搞玩完了。我在国美就感觉到国美的混乱,员工根本没有凝聚力,是被制度牵着走。国美实行垂直管理,罚单文化,各部门各自为政,就怕多做多罚,扯皮的一塌胡涂。这样企业其实是在靠不断的扩张来维持生命,一旦扩张无力,或资金一紧,很快就会跨,抗风险能力很差!
| 只看他
58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呵呵,你的意思是黄是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
其实,像你说的“希望用制度来管理,而不是人”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前的,但可能是运用的不当,或者说员工没法理解!
早就听说国美罚款厉害,不知到了什么程度?
关于员工的凝聚力,不知大家怎么看,反正我对这玩意儿不大感兴趣!
李卫华
积分:1594 金币:6
| 只看他
59楼
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国美实行垂直管理,罚单文化,各部门各自为政,就怕多做多罚,扯皮的一塌胡涂。这样企业其实是在靠不断的扩张来维持生命,一旦扩张无力,或资金一紧,很快就会跨,抗风险能力很差.
说的好!
一个企业,能否扩张成功,关键是看有没有合理的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其次是看有无复制扩张时所需的资源,如,资金、人力储备等。国美可能资源还不缺,但盈利模式上可能就有问题了,说到底是一个管理基本功的问题,这是当前我国零售企业通病,重业务轻管理,企业一大就暴露出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过渡阶段,随着企业的成熟,应该会有所改变。
| 只看他
60楼
re:re:国美电器”讨论专帖
楼上的卫华兄说的实在是对及了,现在国美各分店就是各自为政,就连平时分店与分店间互相调货也出问题时也在互相赖帐,不知兄台是否也是国美的,其实,说到渠道,苏宁不如国美,但说到管理,可能国美还不如苏宁,毕竟苏宁的管理架构要比国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