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8月19日晚,偶然观察Dia天天在北京朝内南小街20号楼3号底商铺。觉得值得研究城市型超市的同仁学习和借鉴。
此店为路边店,与周边商铺(洗衣房,音响,餐厅等)正好形成互补,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一个NSC(近邻型购物中心)的格局。由于周边缺乏商铺,所以20:30左右顾客人流不断,虽购买金额和点数有限(观察10人客单价最低1.9元(迪亚黄豆酱油),最高近30元(点数为6件)。顾客年龄层多为20岁-30岁男女,其间亦有50岁家男女,感觉大家是在「购物」而非闲逛。
迪亚初看起来店铺的确粗糙,店内陈列亦显凌乱,管理亦感觉欠章法,不如日资有板有眼。然细看,则其经营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特别是对CVS构成威胁。国内许多地方在研究城市型超市,解刨Dia不妨为一捷径。尤其是研究其商品构成和思路!
附上观察到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能提供其他店铺的资料,我们一起研究此业态。
<参考资料>
迪亚天天朝内南小街店观察概要:
1.商品构成上
结合国内特点基本依照城市版超市超市铺开。
水果:注重季节性西瓜和桃等(西瓜装在麻袋里卖场为袋子型既省
空间又便于量陈,动脑筋了)。
蔬菜:尽量备齐考虑易存性蔬菜,如:土物类(土豆,洋葱等),瓜类,
调味类(姜蒜等),同时加上季节性蔬菜。
日配:中式和西式合理组合,并不做大,有意识地点到为止(以快
销品豆腐和酸奶,火腿香肠类等)。
鲜鱼:以冻品为主,没有鲜鱼。
精肉:有专门肉案(分割肉),但似乎傍晚已将卖场封闭(照明熄
灭)。
熟食:没有散装,袋装(或真空)与中华日配卖场相关联陈列和销
售,感觉非主打。
面包:以厂家主食面包和休闲面包为主。同时备齐果酱等。
副食类:副食调料类做的窄而浅。除了油盐酱醋糖等基本调味
品外,加强榨菜和汤料(早餐备齐),并与面包和方便面
卖场构成早餐区(便捷餐区:既不想大吃又可解决温
饱)。比起方便面,大米和挂面似乎备齐度要好。
休闲食:薯条和膨化食品小类上多的窄而深。顾客层意识浓厚。
巧克力等高价品设有展柜(柜台式)
饮料类:碳酸类深和宽(意识客层特点)。茶类和水等亦有备齐。
(且500ML等)。
酒类:啤酒考虑整箱购买,红酒以及小瓶装白酒等。
非食品:清洁类:个人关联(口腔卫生,头发清洁和护理,身体清洁
男士内衣裤袜等为主)。
家务关联(洗碗水等)。
DIY类:灯泡(25w,50w)简单修补工具等。
整体感觉非食品做的窄而浅。
2.店内布局
面积约为400M2(且不规则)。
卖场布局基本为到凹型。第一对角线为散装鸡蛋和油类。
卖场基本形成若干Core,多使用常温柜和量陈,尽量降低运营成
本。
<沿第1主通路(逆时针导向>
特卖-果菜(对面饮料)-日配-大肉-面包-油,鸡蛋-修闲-
个人护理-DOY-啤酒大陈(正箱)
<收银区>
银台为3个,其中1个为快速(不用乘重,其他两个带电子秤)。
另外,店内对外出租约15M2,专做非食品类和修理(钟表等)。
3.其他
店内库房(约20M2),办公室(约20M2)。
日商据说3万元。
济周杂言
050828
- 该帖于 2006-3-19 17:30: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