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楼主
一致以来中国药品零售市场都受到国家政策的这样那样的限制,总的来说竞争环境还处在百货业九十年代的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百姓根本无法享受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做为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操作者,我们如何去做,才能真正的做到实惠带给百姓????
- 该帖于 2006-3-13 1:52:00 被修改过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2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国内医药商业公司的日子从来就没这么难过,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国内医药商业公司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医疗机构作为医药商业公司最大的客户,不再乖乖地依靠商业公司的药品供应,而是将很大的一块“蛋糕”抛向了市场;国家计委对多数药品制定零售最高限价;医药流通领域的GSP认证势在必行;在医药商业公司忙于闪转腾挪、累得焦头烂额之际,国外医药势力正在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伺机出击。招标采购、零售限价、GSP认证、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正如四把快刀,让国内医药商业公司“刀刀出血”。
7月4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在接受采访时倒了倒肚里的“苦水”:“各方面的因素,使(医药商业的)老总们疲于应付,生存艰难,现在许多商业公司出现了新一轮的亏损,引发了新一轮的裁员”。
除了国内的种种不利因素,外资进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的脚步声清晰可闻。6月27日,全球排名第一的特许经营医药连锁企业MedicineShoppe与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美国投资集团PacificGatewayCapitalLLC在深圳举行了“特许经营签约仪式”。近日,香港资本也在抢滩内地药品零售市场。香港上市公司香港药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黄淑云表示,香港药业将在未来的2年~3年内将祖国内地的连锁店扩展到1000家以上,其中计划在贵州省内增加到300家、东北地区200家、湖北省开设300家、华东地区300家。据悉,其他公司同外资的谈判也正在悄悄进行。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3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医药商业过分强调药品的特殊性、专营性以及国有主渠道作用,凭借行业的特殊性垄断了市场,造就了一批缺乏服务意识的“坐商”,他们不用紧盯市场,也有生意送上门,也大有钱可赚,商业公司的“好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他们身在市场,却缺乏服务意识,漠视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落后的经营机制和市场观念成为大多数医药商业的“致命内伤”;数量多、集中度低,费用率高、利润率低,成为商业公司的“四大软肋”。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统计,我国医药批发企业,纯利率只有6.3‰,15个省出现了经营性亏损。
而民营力量正在崛起,正极力争夺“市场话语权”。2002年,许多民营公司积极投入到医药零售业中,连锁药店成为医药流通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业态。业内流通领域的专家承认,连锁药店的总店将具备批发配送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大的医药批发公司的依赖。
另外,行业外的资金正在进入医药商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保育钧透露,全国工商联正努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特别是社会化的医药配送领域。我国第一家全国性医药配送中心已经在申报试点。
还有那些在观念、管理技术、服务和资金等方面领先的国外公司,他们一旦进入国内市场,将使大多数医药公司的处境更为艰难。看来,医药商业坐享其成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4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市场迎来竞合时代。2003年后,国内公司与进入中国的外资的关系将出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各取所需。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医药市场主体将走向多元化,出现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发展全国连锁常常遭遇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将被逐渐拆除。这样才能促进医药连锁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促使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产生。
医药流通业的激烈竞争拉开了行业资源大整合的“大幕”,小而无经营特色的商业公司将退出竞争舞台。据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欧新黔介绍,目前我国从事药品批发企业17000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有10多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3~6家;零售企业12万家,最大连锁店年营业额只有5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到1%,而费用率在10%以上,全国一半医药商业汇总性亏损。根据已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的23个省市的统计数字显示,到2002年第一季度,已有26%的药品经营企业因不符合换证要求被淘汰。
医药流通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医药集团销售额已达70亿元,中国医药集团公司达55亿元,广州公司30亿元,这样一批大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中国医药商业的“坚强堡垒”。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5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人们的投资行动已经给出了答案,否则,那么多的资金能纷纷抛向医药流通领域吗?具体谁能最后胜出,占据流通链条上最有价值的一环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明白无误的是,不愿意花时间研究市场,不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应对,不能提供真诚细致服务的公司注定要与“好日子”擦身而过。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6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目前的全国市场的平价大药房是一家接一家的开,也一家接一家的面临着失败惨局的收场,为何当初的风光不在,怎样才能尽量去减少风险的发生了,这需要去从其具体的经营方式上找到根结点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7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平价大药房和超市是目前炒作最多的经营业态,且看看他们目前的经营情况:
大多数销售业绩都不太理想,毛利额都不能支持相关房租和人工成本。这样的情况要谈持续发展是否真有可能???
| 只看他
8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好贴,不错。有一定见地。
别的同仁有什么意见呢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9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是呀!
有没有同行来讨论讨论!????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0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目前平价药品超市采用最多的宣传方式就是借助媒体的眼光报道:开业时人山人海,甚至挤破门等等,不一而足.接下来就是供应商联合不供货等等.
只可惜这样的抄作太小儿科了,刚开始也许有人相信,但再傻的人也知道是这家企业在自娱自乐。也许他们再也不相信这样的抄作方式了。药品做为一种理性的消费品,除非有大批大批的药品要采购,否则很难打动消费者了,怎样把消费者的注意力从热闹的感觉引导到一种实际意义的关注上来,这也是药品超市走出误区之一。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1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如不走出这一误区,药超就走入了末路。
有没有同行来共同读者讨论!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2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目前采用价格竞争,如南昌“开心人”大药房、济南的“漱玉平民”大药房、湖南“老百姓”、“天天好”等。价格在市场上永远是最锋利的武器,但价格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采用价格竞争,必须拥有成本优势、资金优势等。并且,目前的市场上,大的连锁药店都在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秩序,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价行为。作为一个新进入者,如果首先打价格战,打破这种平衡,必然会引起同行的围攻与跟进,反而会陷入被动。
| 只看他
13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此文直点平价大药房软肋,好帖。
现在的市场环境与2001、2002年不同了。现在价格战成为了常规武器。促销战此起彼伏,服务战说了这么久,一直没有下文(我指湖南市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水平低下!
望各位同仁共商药品零售发展大计。
:)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4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资本兄应该是老百姓人吧。
对于药品零售者,可能谁都想下服务牌,但目前国内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国际上的,环境不同,也没有成型的方式可以借鉴,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创新。
但对于一种创新的服务谈何容易呀!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去找寻。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5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对于平价大药房目前的表现来看,在本身的定位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针对的群体为中低收入者,宣传的产品也是低端的产品多一些,而对一些保健食品等有关人体保健用的商品却很少,没有一个健康为民的理念来支持。
其实真正在市场上追寻低价药品的毕竟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而各个平价药房从低价的角度不断的开出却不能从根本上去扩大这个消费群体,这就造成了目前的普遍状况是开业头几天人很多,甚至达到拥挤的程度,但一般一星期后就是门可罗雀的境地。
其实消费者中,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不是那些总是找寻低价的消费者,而是那些想保持健康状态的人,他们目前的消费都被一些传销商品和直销商品所占领。这样的客群流失是不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
| 只看他
16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曾经的老百姓人,现在不是药品零售行业的了.现在我在另外一个行业.
:)
但是,我时刻盼望回归药品零售行业
可为
积分:285 金币:30
| 只看他
17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资本兄:可以说说现在从事什么行业呢?
在哪个城市呢?
有没有其它的联系方式,可以交流交流
| 只看他
18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很好啊,可惜包括老百姓在类的众多药品零售企业还没有找到发展的出路,还在依靠传统的经营思路。
如何发展?
| 只看他
19楼
RE:药品零售市场将何去何从?
如何发展?路在脚下,嘿嘿。
我的联系方式是:138...............尾数不公布,怕无聊人士骚扰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