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     跟帖 4, 分页: [1]  底部
 主题:[分享] ZT蔡恒平:《古金兵器谱》  
月光疾风

   
   
   文章:1680
   回帖:3187
   金币:10707
   积分:27528
[分享] ZT蔡恒平:《古金兵器谱》
    

资料下载区:    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进行下载

附件:蔡恒平:《古金兵器谱》.doc (335K)  下载次数:40

如需帮助请看: 资料共享区版规 | 投诉须知

该帖于 2006-12-2 11:55:00 被修改过

2006-12-01 14:12
编辑
月光疾风

   
   
   文章:1680
   回帖:3187
   金币:10707
   积分:27528
[分享]李方:那些北大的才子们
 
  书评人:李方(媒体人,作家)

  王怜花是我的师兄蔡恒平,我们都叫他小蔡。我跟小蔡不熟,因为在北大的时候他已经是大才子,我只能算是给才子站脚助威的。小蔡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在足球场上的心比天高,他的意识已经冲进对方禁区,而两条无比雪白的大腿还在中场拼命摆动。大概他在那时候才深切体会到为什么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反之。

  小蔡的新书是写金庸和古龙的,内中一些篇章,我在网上已经读过。小蔡自己也在序里讲,这些东西是他在网上玩着写的。小蔡使用了一种非常古怪的文体,一边谈金庸古龙,一边谈自己的大学生活。给我的印象是,他的大学岁月是由金庸古龙串起来的,他和兄弟们也是在谈古论金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小蔡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要大量引用当年北大才子们创作的诗歌。我一边读一边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触碰这些东西了,而且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不会。青春也许是在嘲笑中结束的,比如当人们嘲笑那些诗歌的时候,甚至我也跟着附和两声。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敢站起来说:你们懂个屁。

  但是小蔡触碰了。我想起《天龙八部》里的一个情节,段誉在松鹤楼上初遇萧峰,“那大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可见他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是啊,不但触碰了,而且十分的豪迈自在。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眼睛都紧盯着前方的年代,回忆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似乎我们已经不习惯单纯地回忆自己的往事,我认为这是整个社会日趋没文化的主要表现。本质上,文化是靠那些个人化的回忆支撑起来的,所谓潮流不过是过眼烟云。没有回忆,也就没有文化。

  我很欣喜地看见小蔡开始回忆了。更重要的是,那是“我们的回忆”。它让我想起北大的才子来。比如小蔡说邱小刚“义薄云天”,我就开始回忆这两年跟三七的交往。有好几次,仅仅为了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路过北京,三七就自己坐火车从石家庄跑到北京来,喝到八分酒抹抹嘴停都不停又坐火车赶回去。和平的年代法治的社会,我又懂得什么叫义薄云天,我也不知道三七那叫不叫义薄云天,我只是想起在金庸小说里,胡一刀连夜赶几百里的路,去帮苗人凤杀掉一个仇人,第二天早晨却什么都不提,若无其事地继续跟苗人凤比武,生死相拼。我想我理解小蔡的意思,他谈到义薄云天,并非是指两肋插刀,不过是倾慕古风。小蔡在书里多次谈到魏晋风度,包括及门而返之类的典故。在北大的才子里边,三七是最接近这种风度的。望着师兄,我经常会想起“人中龙凤”这个词来。

  在青春岁月,天上有神向你显现,生活才称得上幸福、笃定。

  而我不看天空已经很久了。


---------------------------------------------------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MSN/E-mail:zaodaocao@hotmail.com
2006-12-02 12:03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月光疾风

   
   
   文章:1680
   回帖:3187
   金币:10707
   积分:27528
北大醉侠孔庆东:多情最是王怜花
 

  书评人 孔庆东(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人称“北大醉侠”)

  我现在常跟人解释说我算不得什么“北大醉侠”,比我能喝酒比我更仗义的北大哥们至少还有几十位,王怜花就是其中翘楚。看看王怜花写的武侠文字,那才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我身在学院,写出来的东西难免有酸腐之气。其实我读武侠完全是受了小蔡清平徐卫曹永平他们的影响,今天看看王怜花的《江湖外史》,更感到他们是用一颗诗人的心去感悟武侠 ,他们是武侠的真正知音。

  昨天课前,向学生推荐了王怜花的《江湖外史》,透露了一点“我跟王怜花不得不说的故事”。王怜花是我1983年秋天考进北大后第一个“亲密接触”的人——我们床挨着床。32楼416是间大宿舍,共住10人,五张上下床,三张靠着墙,两张并排矗立在中间。我住清平的上铺,王怜花住小文的上铺,我就这样,跟这位白白净净的福建帅哥王怜花,床单挨着床单,相隔咫尺地成为哥们了。

  说出王怜花的真名,那也是80年代响当当的北大才俊,就是蔡恒平——写诗的时候叫恒平的。许多人都赞赏他的小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其实他的诗写得更有理有情。小蔡普通话很差,花发不分,肉漏不辨,经常努力地卷着舌头说:“今天他妈的真不象发!食堂的辣个棍棒漏丁,发了我四个一毛钱,居兰没有几块漏!”我就教他说绕口令:“大花碗下扣个大花活蛤蟆。”小蔡说得口水直流,还是说成了一片“发罚法发”。这个对他太难,我命令他干脆每天早晚就练“活佛”两个字。于是早上我还没睁眼,就听耳边有个声音说:“活活,活活。”我就活了。晚上我刚一睡着,耳边那个声音又说:“佛佛,佛佛。”我气得简直要立地成佛了。

  不过小蔡有时候普通话却说得格外流畅。一个是朗诵自己的作品时,一个是跟女生套近乎时。蔡恒平是67年出生的,比我小三岁,可能是我们班最小的。我格外钦佩班里的几位67年出生的同学,他们差不多都是才子才女,除了小蔡,还有黄亦兵、黄心村这“二黄”以及湖南状元杨君武等,好像都是属羊的。他们的智力对于今天的城市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神话。小蔡觉得我是语文权威,经常问我这样写是不是病句,那样写节奏好不好。而我们班的诗歌权威臧力却不搭理我那一套语文教条,我一批评他的病句,他就恶狠狠地说:“什么病句?老子这叫象征!”而小蔡特别谦虚,总是拉着我说:“老孔,你再听一遍。”于是他就对着窗户朗诵道:“不要说明天多美好,不要说阳光正灿烂……”我看着他颀长的侧影,看着金黄的阳光缓缓贯注到他羊脂般的少年的脸上,再看看宿舍里的各路豪杰们,觉得这就是北大中文系啊,这些就是我们祖国最有才气最有理想的青年啊。一种天真的幸运感、幸福感,洋溢了全身。

  小蔡并不觉得自己小,他很有侠气,很幽默。他自封为司令,封我为他的保镖。他说想找某女生谈谈,问我怎么办。我说:“借书呗。”小蔡眼睛一亮:“保镖,你真聪明!”从此他就经常不在宿舍了。

  遗憾的是,小蔡因病休学一年,回来时就成了84级的了。但那时的北大,各年级住在一楼,同学交往都是打通年级的。从80级到87级,我都有交往。而小蔡很快就成了整个中文系的大侠之一,披件军大衣,带着个同样瘦高的女孩子,到处谈诗歌、谈武侠,后来又喜欢上了喝酒。我现在常跟人解释说我算不得什么“北大醉侠”,比我能喝酒比我更仗义的北大哥们至少还有几十位,王怜花就是其中翘楚。看看王怜花写的武侠文字,那才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我身在学院,写出来的东西难免有酸腐之气。其实我读武侠完全是受了小蔡清平徐卫曹永平他们的影响,今天看看王怜花的《江湖外史》,更感到他们是用一颗诗人的心去感悟武侠,他们是武侠的真正知音。

  我们班50多人里,有当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9名,榜眼探花好几吨。但最有才华的一些同学并没有继续读研究生,仅就我们宿舍来说,像四川状元徐永、苏州老东西清平、天津才子小文,还有现在大名鼎鼎的阿忆,再加上这个诗酒风流的王怜花,假如他们都读了硕士博士,那我孔庆东到北大门口修理自行车,并不是过分谦虚的笑话。

  《江湖外史》的衬里,写着“本书献给蔡花花小姐”——那是小蔡的宝贝女儿。我早说过,北大这些貌似风流倜傥的才子,其实都是热爱家庭热爱生活忠孝两全慈悲仁厚的封建余孽。恰如本书封面写的“既生金庸,又生古龙”,我们的江湖是何等的美妙啊。

  前天在山东大学讲座后,一位在我博客上骂过我的教授拉着我的手再三向我道歉,说是误会了我的思想。他那真诚的表示使我非常感动,我说博客上的事情,何必这么当真。我没 有受到伤害,人家却这么歉疚,我不禁想到王怜花说的:“究竟是谁和谁笑傲江湖?”于是脱口一句:自古春风伤往日,多情最是王怜花。


---------------------------------------------------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MSN/E-mail:zaodaocao@hotmail.com
2006-12-02 12:05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JW75-吉武穆

   
   
   文章:0
   回帖:1
   金币:11
   积分:22
RE:[分享] ZT蔡恒平:《古金兵器谱》
  很多年前,我就看《古今兵器谱》,每次翻开都有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亚于发现《葵花宝典》的感觉。

说来好笑,当年我买《古今兵器谱》是无意中的,因为那书店实在找不到更多选择的,等我回家看过数页,大吃一惊,匆匆回书店把另外4本全部够买了,我觉得这样如此剖析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实在难得,我实在不想被其他人共享,当然我和怜花的室友王枫差不多,至今还是极少看古龙作品,作品看的少自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心不甘,在网上看看当年在1985年同期接触金迷的--花花在何方?

2011-07-12 16:07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跟帖 4, 分页: [1]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