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怎样管理屈臣氏(下) 从1828年到2006年,屈臣氏品牌在风雨飘摇中浴火重生。从1981年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将屈臣氏收购,到2006年屈臣氏突然发力,第一次向外界透露了自己的扩张路线图──即使是营销大师李嘉诚也坚持从头再来,即使是和记黄埔也是在蛰伏了25年之后才找到了“北”。
内地的零售业,在白刃肉博中至今也没有弄明白如下三个问题:怎样提高销售业绩?怎样做大品牌?怎样赢家通吃? 25年磨一剑,李嘉诚做零售,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详细]
--------------------------------------------------------------------------------
屈臣氏从小到大的秘密:顾客大量购买
零售业要盈利,就要大量“走货”。所以,沃尔玛的座右铭是:“你怎样卖得更多?”然而在市场上,“最走货”的和“最低档”的是同义词。顾客在大量购买的时候,会连自己都有点抬不起头。屈臣氏怎样解决类似问题呢?
零售业克敌制胜的法宝:自有与独卖才有高利润
在屈臣氏销售的商品中,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用品占30%,其他的20%是食品、美容产品以及服饰品等。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合二而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降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成本,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在同质化竞争中另辟蹊径。
老屈臣氏→李嘉诚→和记黄埔→新屈臣氏
人与人的联想:从最早的“三坊七巷”传说到欧阳宾创立屈臣氏,一个“长工”变为资本家的故事,与李嘉诚励精图治驰骋商场的传奇异曲同工,这成为屈臣氏品牌创新的深刻内涵。而执掌和记黄埔及屈臣氏的是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这就形成了三代商人的历史延伸,同时它所彰显的是本土企业商业化的百年历程。
该帖于 2006-12-11 9:00:00 被修改过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