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1]  

主题:歪批IT之三十九:日式样板用户

 
bf108

   
   
 发表于 2006-08-31 17:18
楼主

  小凡
现在,企业在信息化上越来越精明了,它们不再被彩印宣传手册上的“成功客户名单”所迷惑,也不会轻易相信媒体上的“成功故事”,更相信眼见为实。

这天,巨成软件公司的年轻销售员阿甲挠头不已,他问销售总监洋泾浜:“我有一位台湾地区的电子制造业客户,想在下单前现场考察一个咱们的ERP成功客户,我该安排什么样的‘成功客户’让他们去参观呢?”

老洋答道:“安排一个日资企业,效果最好。那些台资电子企业,特别是搞OEM的,经理人特别‘哈日’,他们对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特崇拜、特景仰。现场参观日资企业登峰造极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能让台资客户佩服得五体投地,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自卑感,大大缩短咱们的成交周期。”



这次对话后的两天,销售员阿甲回来向老洋汇报:“台资客户从踏入日资企业大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墙上、门上,甚至洗手间里所张贴的管理制度啧啧称奇。这家日资企业的一楼大厅正面墙上贴着《质量管理规范》;厕所分为‘客户专用’和‘员工专用’,据说里头配置的硬件设施和手纸等也有别;进入会议室,电灯开关上竟然贴着《本室今日负责人》,据说只是负责安全、保洁、节电等事务的员工。这些参观者自愧不如,危机感油然而生。咱们客户的CIO介绍信息化过程时,他们频频请教、认真笔录。既然要学习这个样板,它不买咱们的软件能行吗?”



几天后,销售员阿乙也遇到同样的难题。于是,他请教上司老洋:“一位美资汽车制造商要求我安排一次成功案例参观,我该安排啥客户呢?”



老洋说:“还是安排他们参观一家日资企业。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业经历滑铁卢后,美国厂商痛定思痛,决心以日本人为师,希望在精益制造方面‘师日之长以制日’,以谋雪耻。”



两天后,阿乙传回捷报:“那些美国人真的很服日本式的JIT管理,不过他们坚持要给这种管理模式改个名字,改叫‘世界级先进制造管理系统’。美国人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啊!不过,管他呢,只要愿意买我们的软件就行!”

没几天,销售员阿丙也来请教老洋:“我眼下负责的这家国内家电企业也很想参观咱们的成功案例,我应该安排他们去哪家看看呢?”

老洋笑着说:“当然还是参观日资企业啊。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希望全面赶超日本;入世后,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欧美,似乎不把日本放在眼里了。其实,在家电等高技术行业,日本仍有许多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地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

不料,数日后阿丙却急报老洋:“真倒霉,咱们的几家日资客户都推托工作忙,带客户去参观的请求被三番四次地拒绝了。”

老洋哈哈一笑,不以为怪地说:“有些日企向来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同行。近年来,日本某些媒体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对日本最大的威胁是在电子高技术领域。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日本企业何必死守着‘老地盘’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花心思去开拓进取。”

此时,年轻的销售员阿丁正好来讨教老洋:“我刚开发了一位意向客户,人家说除了日资企业不愿意参观外,去别的企业参观多多益善,这是为啥?”

老洋嘿嘿笑道:“这个意向客户大概是日资企业吧?”

阿丁吃惊地问道:“您怎么猜得这么准?!”

只见老洋的表情严肃起来,说:“日本企业已经将商业情报活动变成一门精致的艺术,从事竞争情报活动就像是他们的第二天性,有些知名日企甚至以‘情报是本公司的命脉’为座右铭,日本政府主管部门甚至鼓励日企之间实现海外情报共享。据说,我国某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术被‘参观’后,在日本被重新注册为专利,然后就出现了同类日货迅速侵占国际市场份额的情况。”

阿丁不以为然地说:“那我们就将计就计,表面上投其所好,暗中通知被参观方加强商业保密工作、引鱼上钩。”

老洋看着阿丁那自鸣得意的样子,朗声喝道:“日企在参观完大量‘成功应用’之后,十有八九会自行雇员开发信息系统,而不买品牌ERP产品!”








引用 回复 收藏
---------------------------------------------------
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
编辑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