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21]  

主题:与《店铺管理心态》商榷

 
wiseyanping

   
   
 发表于 2006-10-16 14:09
楼主

  摘要:态度决定前途;习惯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

店长既代表公司,又代表员工,是店铺业绩的第一责任人。他们面临着以下四种压力:

压力之一:资源有限,责任无限。店长承担着店铺经营管理的全部责任,手中的资源与权限却十分有限。如果你热爱这份工作,就会始终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甚至会因为工作而放弃家庭和朋友,从而承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压力。可见,这是一个“六亲不认”的行业。

压力之二:执行多于创造。你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经营一个店铺,总部对店铺有一系列的控制要求,你的创造性思路常常会受到连锁体系的抑制。如果你擅自行动,将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受到处罚,连锁体系象一个缺乏弹性与人性的塑料机构。

压力之三:付出与回报不一致。有些店铺轻松经营就有好的回报,有些店铺不管你如何想方设法去经营,业绩始终难以有较大的提高。因为一家店铺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多种因数,甚至有些店铺从一开始就是注定没有希望的(如选址失误)。但问题在于:当你接收这样的“烂店”时,你仍然有责任使其“咸鱼翻身”。

压力之四:优势是暂时的,挑战是永恒的。如果你是一个大店,你现在的业绩还不错,那么,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的周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对“强势”的竞争店。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因此,依靠地段优势或想独占市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去做细化的经营,才能提升业绩。当然地段优势非常重要。

面对上述压力,店长需要有三种经验:一般经验、特殊经验与个体经验。一般经验写在书上,特殊经验存在于企业实践中,个体经验在每个实践者的头脑里。将这三种经验融合起来,再加上以下三种基本素养:良好的职业心态;有生意意识和刻苦勤奋的事业心;有管理基本功,你就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
▲非常赞同教授提的4大压力,那么面对这样的压力,作为店长怎么去化解?

压力与目标就在眼前,作为店长,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心态,对人生、生活、家庭、朋友、工作、事业、老板、自己等都要有正确认识,并身体力行,不断实践与纠正。以下30条与店长共勉:
1. 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发现人生的意义。
2.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要诚实守信、激情工作、激情生活就可以了。
3. 处理好“人我关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浪漫主义,但人也不能太自私,既要有自己也要有他人。必要的时候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真正做事业的人都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否则是做不好事业的。
4. 总是积极向上地看问题。如果丢了一只鞋,能想到还有断了腿的人,那就会有好心情与好心态。
5. 人的一生要经历四次考试。从小学到大学是学业考试,告别学生时代要接受职业考试,进入社会以后要经历更多的职场考试,成家以后要面对婚姻考试。四种考试组合成整个人生过程。
6. 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幸福的。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师长的教诲之恩。当我们发现有那么多可以感恩的机会,那我们就发现了人生的价值。
7. 水箱与油箱。油箱是肉体需求,水箱是精神需求。肉体极大满足以后不见得得到精神满足,甚至更饥渴。
8. 朋友是最大的“财富”。当朋友与金钱矛盾的时候,选择朋友。当朋友与事业发生矛盾的时候,选择事业。没有了事业就没有了一切,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9. 不要吝啬赞美。当我们赞美我们的社会、赞美我们服务的机构、赞美我们周围的人群时,我们不仅给他人带去了快乐,而且自己的快乐也得到了放大。
10. 不能做过头。做人做事都要把握一个度,一是讲话不能绝,二是树敌不能多,三是聚财不能贪。激情而平和地做人做事,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
11. 不要忘乎所以。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站在墙上而显得高大和荣耀,但人们也会常常忘记自己是站在墙上才这么高大才这么荣耀,所以,一到墙下,不仅承受不起失落,就连性命也难保,因为你本来只不过是一头站在墙上的“山羊”,狼已在墙下等候你多时了。
12. 坚持艰苦哲学。人的一生,主要是看付出。成功还得靠机遇,通过付出,即使没有取得理想的成就,但自身素质会提高,经验得到了积累,就更有机会把握机遇。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当官不当官,努力付出,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13. 贡献大于所得才有希望。只有付出大于所得,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14. 接受、适应与超越。这是融入社会的三步曲。
▲以上14条,没有疑义!
15. 下属绝对不能去做有悖“企业文化”的事情,每一位下属,首先要感谢老板,其次要感谢顾客,第三要相互欣赏。
▲老板高高在上,谈何欣赏?看一眼多不容易啊!
16. 老板为员工打工。贵为老板的领导总是承担着最终的、最大的责任,这是做下属的应该充分理解的。做下属的往往不理解老板,说是为老板打工。其实是老板为员工打工。不理解这一点,就做不好下属,就不会在老板领导的企业里有自己的前途。
▲打工的永远把自己摆在打工的位置上,老板是最终的受益者。
17. 做会听话和会办事的下属。领导对下属一般有两点要求:一是要听话;二是会办事。老板说得对,你就听他;老板说错了,你就帮他。怎么帮?“把领导说错的做对”就是了。
▲能够把老板说错的做对,这样的能力和机会恐怕只有教授您了!
18. 方法比想法更重要。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其中一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注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大家,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的时候,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方法比想法更重要,没有方法应对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
▲老板若在您的脖子上过了个铃,你怎么敢想在他的脖子上也挂个铃啊?
19. 毕马龙效应。毕马龙是Galatea岛国王,擅雕刻,迷恋上自己所雕的少女像Cyprus,感动了爱神Aphrodite,于是,将他的雕像赋予了生命,让两人得以结合。可见,一个人的期望会影响另一个人,态度决定前途。店长首先是店员。
20. 勤快带来明亮。有一家商店总是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用的是什么灯管?如此耐用!”店主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要常常更换就行了!”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勤快一点就行了。
▲那公司工程部为什么不可以在商店装修伊始就用上节能质量好的灯管呢?常常换的代价是什么啊?
21. 习惯决定一生。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片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行了。
22. 帮人家就是帮自己。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行了。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行了。
▲吃亏是福,这个我知道。
23. 没有无因之果。有一个钓鱼者,他钓到了很多鱼,但是,他每钓到一条鱼就用尺子量一量,只要比尺子大的鱼,就仍回河里。有人很奇怪地问他:“每个人都想钓大鱼,你为什么却把大鱼丢到河里呢?”那人很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子那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比锅大的鱼,我切开来做鱼块出啊!
24. 小门店没有理货员与收银员之分,即使店长也是店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服务岗位,甚至在服务台做收银或客服。如果店长对门店作业不熟悉,在作业面方面还不如其他员工,就很难管理好门店。店长必须是业务上的全才与高手。店长必须从基础做起,了解各种技术,才能解决基层问题。
▲老板让店长装西装打领带上班,穿成这样,还能搬货卸大库吗?
25. 要亲自动手,并且学会“走走看看”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从美国的Jcpenny百货公司开始,后来成为沃尔玛的管理原则,被优秀的管理者普遍接受。走走看看的好处之一是给下属一种压力,之二是发现现实中的问题,之三是指导和纠正业务工作,之四是形成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这给店长自身也是一种压力,你必须比你的下属更精通、更细心、更专业、更投入、更有办法,你才能领导他们。
▲我们每天巡视卖场无数次。
26. 走走看看的时候不要问比如“今天生意怎么样?”这样含糊不清的问题,而要明确地问业务人员:今天面包做了多少?昨天做了多少?为什么少了?为什么多了?直接提问,用数据与事实来说明情况,层层这样要求,到最后整个店铺就会有很强的数字概念。
▲这个问题问的好!可是哪个业务员回答得出呢?我今天卖了10个,明天卖了5个,后天一个也卖不掉,这个是什么原因啊?这个估计要研究消费心理学了!
27. 培养下属是店长的应尽职责。店长应该学会做员工的老师、教练、训练师、心理顾问,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宣讲公司文化的责任。把自己的下属培养成为可以替代自己职位的优秀员工,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培养员工不错,可是店长把自己朝哪个方向培养呢?
28. 不要责怪任何人,要尊重现实,关键是从自己做起。如果你不积极主动地工作,连最基本的数据也不知道,那就是没有在用心经营。如果你没有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接替你的工作,你至多只能留在原地。这不是老板的错,是你自己不用功,不努力,是你自己的错。
▲从来就告戒自己,只有自己的错,没有领导的错;所有的功劳都是领导的。不与领导抢功是光荣的。
29. 你要在经营上天天折腾。宁愿天天折腾挨骂,也不要不折腾挨骂!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用数据、业绩与具体的对策发声音、写报告。你不发声音是你的错,你发错声音也是你的错。所以,关键在自己。这是一种积极的经营思路,店长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但现在有许多店长不愿意发声音,他们怕讲错,怕讲错了对他们带来不利。有话语权的人常常不知情,而知情的人则没有话语权,或者不愿意话语。所以,问题常常是重复出现,始终解决不了。
30. 你在向总部建议以前,不仅要充分阐述理由,更应该有“没有回音”的心理准备,你应该坚持如下报告原则: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则改变自己。你的建议可能很有建设性,但上级就是没有采纳你的建议,这还不能怪上级,只能怪你没有能力说服上级。
▲29,30点我总结为,上级不采纳建议,不是店长的说服能力差,很大程度上是职能部门的领导无暇顾及或者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对你的建议,连实地考察的机会都不会给。既然是连锁管理嘛,应该也不需要创新的。不是怕讲错,也不是不想讲,是讲的再多,老板的指标是拍脑袋的,讲了也是白讲。

引用 回复 收藏
编辑
方献礼

   
   
 发表于 2006-10-16 16:23
2楼

  有挑战精神 ,文章发在这里的话,你们的教授怎么看的到呢?
建议你把文章发到你们教授的邮箱。
---------------------------------------------------
因商而联,互信共赢!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6:56
3楼

  评论很好,支持!高。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方献礼

   
   
 发表于 2006-10-16 17:01
4楼

  这篇文章具体到技术的细节,是可以商榷的。
但是,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值得学习的。
我也准备以店长的职业精神写篇文章。
---------------------------------------------------
因商而联,互信共赢!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02
5楼

  29条是说:要动脑子经营,要不断变化,营销创新,适应顾客。30条是说: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如果没有被采纳,也不要怪人家。而且要善于改变自己。因为你必须明白这个公司最终不是你打工的说了算,而是老板说了算。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07
6楼

  28条不要消极地来理解,应该发自内心地承认自己的错。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方献礼

   
   
 发表于 2006-10-16 17:15
7楼

  若是能够做到这些的话,肯定是了不起的。不过至少要10年以上的工作历练的。
---------------------------------------------------
因商而联,互信共赢!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21
8楼

  27条是要求店长把培养下属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职责。至于店长的发展有几个:一是店铺业绩的提升,下属越来越投入与专业,就会提高业绩。二是晋升,店长在经营中也在不断积累经验,这样就有条件晋升为更大门店的店长。三是提拔到公司总部做管理人员。四是离开公司,接受市场的挑战。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只会自己做,不是一个好店长,你培养人,让大家都投入,帮助人家成长,这不仅对员工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公司来说,也是很大的贡献。当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培养了人,结果你自己却什么也不是了。但其实你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你确实再也不需要“是什么了”,什么对你来说都没有意义,只有看到你培养过的人成为一个个有用之材,那才是你最大的“实现”。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23
9楼

  26条是要求大家养成关注数据与事实的习惯。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28
10楼

  26条是要求大家养成关注数据与事实的习惯。尽管对中国人来说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非常非常难。中国人是注重意识形态的,关注的往往是你脑子里面想的东西。要说你好,虽然你结果不好,仍然可以说你好,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说你不好,尽管你的结果是好的,仍然可以说你不好,因为“你的动机有问题”。无可,无不可。这是我们民族的特征。现在我们做生意,评价人,一切要以数据、结果、事实(经管事实也可以捏造)为依据,这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极大挑战,也是对传统行政权威的极大挑战。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30
11楼

  人家脑子里面想的事情,连自己也搞不明白,其他人就更不明白了,所以,动机判断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38
12楼

  25条的走走看看是要求带着脑子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每天巡视卖场无数次”,一要发现人家也能发现的问题;二要发现人家没能发现的问题;三要感悟即将发生的问题;四要分清问题的主次;五要重点解决问题;六要保持某种平衡(因为解决问题常常意味成增加成本,不考虑成本而解决问题,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惠而不费”才是高手。)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44
13楼

  24条是说店长虽然可以指挥员工做这做那,但员工也常常会考考店长。另一方面,如果店长业务不熟悉,就容易被下属蒙,被下属笑话!这样的店长其实是不少的,所以,有很多店铺,尽管店长也西装笔挺,业绩却一直挺不起来。其实,店长要穿什么西装!营业场所与外出公干可以有不同的着装要求。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50
14楼

  23条的故事有有很启示:启示:
1、 钓鱼者的态度:取自己够用的,不奢求太多。这是个人品质上的一种修炼。也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与其不切实际的发展、承接业务,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让顾客满意。
2、 为什么不换一个大一点的锅呢?鱼是目标,锅是方法。企业想吃大鱼就要有大锅。准备进入500强的企业有没有准备好自己的锅。
3、 鱼大锅小可以把鱼分成几块,或者借别人的大锅用。这位钓鱼者被自家的小锅给“扣”住了。思维约束,导致机会擦肩而过。
4、 在别人为大鱼争破头的时候,倒也不妨把目光投向小鱼。这是一种错位。
5、 看看周围,是否有人钓到了小鱼想换大鱼,可以用大鱼换小鱼,就会皆大欢喜,关键在于信息共享和互惠互利。
其实,23条开头讲得很明白:任何结果都是有原因的,不要看到你觉得奇怪的事情就表现不可思议或自作聪明。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7:53
15楼

  22条中“帮人家就是帮自己”的道理很简单,但是,人就是不肯帮助人家或者有太多的欲望。这是需要修炼的。人的良心与道德,在金钱与利益面前往往是十分脆弱的。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00
16楼

  20条与21条渡是说“天道酬勤”的道理,灯管常常坏确实有工程部门用低价次质灯管或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的可能,但是,不管有多好的灯,总存在使用寿命。所以,日常维护才是关键。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04
17楼

  18条的意思很明白,是要求注意工作的具体方法,不要光说不练,光说不干,光干不出成效。注重结果,注重实际方法。另外,作为下属,尤其是打工的下属,更需要明白的是:没有必要往老板头上挂“铃铛”,你要做的就是“老板在与不在一个样”,自觉工作,还需要铃铛干什么?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08
18楼

  17条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意识:你尊重人,也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你欣赏人,人家也欣赏你;你感恩人,人也感恩你。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感恩,不为别的,就为了更开心地生活与工作。而至于是不是“把老板说错的做对”那不是重要的。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12
19楼

  16条是要求打工的理解老板的难处,同时,看到了老板的“苦难”也可以获得某种安慰。说真的,什么职业都可以做,惟有老板这个职业不能做(如果说“老板”也是一个职业的话)。做了老板就失去了自我。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15
20楼

  15条是讲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即不违背企业的原则。另外,欣赏不一定要看到,那是心的认可。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大黄鱼

   
   
 发表于 2006-10-16 18:19
21楼

  其实1-14条也是值得商榷的。
至于四大压力,此外还有一个压力是:在一个店铺做的时间长了,手中即使握着刀,也就砍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你还怎么管理?因为你要管理好一个团队,“不杀人”是不行的。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