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2]  

主题:药店:信息化了就会“飞”

 
阿瑟大

   
   
 发表于 2006-11-06 16:44
楼主

  观点精选:

只要对生产经营有利,只要实用,搞信息化就不是往里烧钱。

——北京同仁堂总部信息中心主任黄宁

重视自身终端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是可以为企业直接带来利润的。信息还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专业分析,主流的大型连锁应该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有意识的主动跟踪收集,这样的信息才具有代表意义。

——OTC营销专家杨泽

有了电脑设备,并不等于药店就信息化了。药店信息化并非仅仅是有了几台电脑这么简单。

——业内资深人士李先生


驻京记者 高敏 综合报道


核心提示 〉〉

在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18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不由得再度把目光投向药品终端的信息化建设。因为这是我国零售药业整体迈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目前,零售连锁药店已遍布大街小巷,药店与医院、药店与药店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胜出?这是每个药品经营管理决策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信息化问题便凸显出来。据本报与广州万友软件公司于七八两个月联手进行的全国药店信息化以及报纸影响力调查,我们发现主流连锁企业、许多品牌药店已经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了应有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然而,也有一些药店在信息化的实施方面还存在不少待解的问题,经营管理者对于药店信息化认识,还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并没能意识到信息化虽然是个宏观的概念,但客观上要求我们零售商家一定要把它做实。对此,一位内业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信息化同样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硬件软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更新以及对待信息的态度。”

信息化,对一个现代药店来说意味着什么?信息化建设,对一个现代药店来说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北京同仁堂,一个百年老店,正是信息化建设让她彻底脱离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为她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号称京城首家本土平价药房的德威治,成立才短短几年时间,之所以功成名就,靠的同样是先人一步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由此掌控的商机。

信息化——为同仁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个400平方米的货仓存放了3000多种药,过去只能凭借管理员的经验和记忆来找药,常常三四个人也会出现找不到药的情况,现在是4000平方米的货仓,上万个品种的药品,一个人就能很准确地找到了。百年老店同仁堂的信息化历程,无疑极具代表意义。

据记者了解,正是信息化建设给同仁堂连锁药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仁堂连锁药店从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五百余家连锁店与网点,在多个城市设有配送中心。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门店增多,连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一来,同仁堂连锁药店在管理和经营上都出现了问题。比如在库存管理上,到了夏季,饮片容易受潮,而枸杞存放一周就会变色,这些药品都必须严格控制进货和出货的时间和数量,而靠手工劳动经常因为统计不及时而造成库存积压,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此外,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层次连锁机构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无法合理地制定采购和配送计划,报表和数据增多等问题也层出不穷。信息化管理是唯一的出路。据北京同仁堂连锁药店有关负责人透露,同仁堂连锁药店一开始并没有专门的技术部门,他们采取了技术外包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同仁堂连锁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药品传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结算等环节按照科学的方法及手段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包括四个子系统:企业总部管理系统、二级配送中心(管理中心系统)、门店管理系统和批发销售管理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同仁堂连锁药店所有门店实现每天与总部对接,进行数据传输,总部实现每日信息汇总,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发布各种管理指令。

信息化的效果是明显的,该负责人在谈到信息化给管理带来的改变时说:“一个400平方米的货仓存放了3000多种药,过去只能凭借管理员的经验和记忆来找药,常常三四个人也会出现找不到药的情况,现在是4000平方米的货仓,上万个品种的药品,一个人就能很准确地找到了。因为在管理系统中采用了货位观念,药品入库时根据库房的空位,确定货位号,并录入电脑,出库时按货位号出票,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药品分拣。现在4000平方米的货仓、上万种药品,一个人就能准确快捷地实现药品按批次出库,大大降低了成本。”

信息化建设使同仁堂连锁药店的经营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在实施单品比价采购政策后,2002年同仁堂整体采购成本下降了2%,约合300万元;强化效期管理、优化库存结构过程中,2002年新增2000余个品种,淘汰900余个品种,办理退货611万元,降低了不良资产的形成;商品进销存计算机管理,按每人每年2万元计算,门店减少50个人员设置,仅仅是人力成本每年便节省100万元。该负责人动情地表示:“信息化改造让百年老店尝到了甜头,同仁堂连锁药店已经彻底脱离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更先进、更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转变。”


信息化——助德威治服务好20万会员

“如果没有信息化,药店的管理将是一笔糊涂帐,也就没有了德威治的今天。”北京德威治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运营部部长王志军认为。

北京德威治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京城的首家本土平价药房,成立于2001年底。目前德威治大药房资金及资产总额达上亿元,经营的品种达8000余种,现已拥有21家分店。据介绍,由于德威治在创业初期就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德威治就已经在北京药品零售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德威治一开始就不惜挥大手笔,仅电脑设备、软件系统就投入100多万元,“虽然公司一直强调低成本运作,但始终不遗余力地投入公司信息化建设。公司的150多台电脑全部用专业的INCK药店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控制。”身为市场运营部门的负责人,王志军认为,有信息化跟没有信息化完全不能比。没有这些软件系统对庞大数据的收集、分析、总结,如今仅靠人工来进行分析统筹,只能导致瞎干。他举了个例子,一批药品售出多少,什么时候压货了,效期如何等等,通过信息系统能很准确地告之,对下一步制定一些促销政策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而没有了这些信息支持,他觉得不但不会长足发展,最后只会是越来越乱最后导致萎缩死亡。

记者在北京德威治北太平庄店发现,该店无论是收银台还是咨询台都采用电脑联网管理。家住新街口西里的刘大妈在咨询六味地黄丸时,该咨询台药师马上键入关键词,不仅能查询出六味地黄丸的传统功效、服用方法、归属品类等信息,记者发现电脑屏幕上该产品各种厂家品牌、货物批号、零售价格都历历在目。如果该品种在该店缺货,咨询台药师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络,直接查询到本店有无库存、其他分店有无库存、总部有无库存等数据信息,可以及时进行调拨。王志军介绍,按照国家对连锁药店通过GSP管理认证要求,德威治对其下属门店的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等等,都依靠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北太平庄店执行总经理朱美珠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发生在药店里的故事。在这家店开业初期,由于实行的是开架式自选购物方式,吸引了不少百姓的目光。当然也出现个别不法分子的身影。一天有个顾客假装买治疗高血压的药,在拿药的过程中乘机想换成假药,被店员当场发现后不甘心,硬说是店里面前几天卖给他的,还专门投诉到药监局。“执法人员来的时候,我们让他出示票据,他拿不出,说是前天买的。我们让执法人员进入到我们的销售数据库系统,近三天根本没有这种药的销售记录。他佯称时间记错了,我们又把他假药的条形码、药品批号等信息通过我们自己的数据库查询,在采购部门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根本没有找到这个批号,条形码也是假冒的。这一下他无话可说了。而在此过程中,药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发现,每个药品的信息一应俱全,不但有货物批次、供应商信息、采购时间,连效期都有注明。”朱经理感叹,多亏有这样的一套信息系统,才让他们避免了一场恶意的诽谤。

德威治市场部商业主管聂方宁告诉记者,“我们药店五年中发展起来的近20万会员,完全依靠客户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跟踪调查”。掌握了消费者信息数据,几乎就是掌握了企业未来的命脉。通过客户数据系统的建立与运用,无论是定期向会员发送产品信息、促销信息,还是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跟踪提醒都是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操作的。“企业由此树立起了良好形象,同时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而消费者也从中得到实惠,从各方面讲都是共赢的。”聂方宁认为,信息化建设给他们带来的是多方面的源源不断的收获。


信息化——药店现代化最新锐的标志

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烧钱游戏?对于不少人持有的这一观点,北京同仁堂总部信息中心主任黄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只要对生产经营有利,只要实用,搞信息化就不是往里烧钱。

据黄宁介绍,在北京亦庄的同仁堂生产基地,进门的机房可以对整个生产基地的每一条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可以看到每一个生产现场。在北京建外SOHO的同仁堂药店,顾客用手指轻轻点击电子液晶显示屏,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种疾病和药品信息。店员点击手中的PDA为顾客开单拿药,就在这一瞬间,先进的电子系统就自动将销售信息导入企业的ERP管理系统,实现收款入账、商品盘点和补货、交班结对账等精确功能。

黄宁说:“搞信息化不是往里烧钱,同仁堂搞信息化强调实用,对生产经营有利。” 相对于生产、销售一线的信息化手段,同仁堂总部信息中心做的事情相对而言显得有些“高层次”。信息中心一共6个人,管三块事儿。

每个周一早上,同仁堂的高层领导打开邮箱,都会收到一个名为“每周信息”的文件,文件用A4的纸面撰写,一共20来页。在这个文件中,包含有在上周之中重要的国家科技信息、医药行业的政策调整、行业科技动态、竞争对手信息分析和同仁堂内部各单位涉及科研、管理方面的动态。“我们是信息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中心”,黄宁说。言下之意,信息中心应该做更多的工作。这些信息来源于信息中心遍布全集团内部的信息员和信息中心的对外合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经济研究所、国家企业联合会是中心的合作伙伴,通过他们以及其他专业渠道,信息中心可以得到有效的行业竞争信息。“每周信息还比较受欢迎,常常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小郭是同仁堂网站的管理员。每天,很多询问产品信息、店址信息、甚至是生产信息的电话会直接打到他这儿来。“网站是我们展示形象的平台,也是重要的综合信息平台”,黄宁说。在同仁堂网站,首页上设置有智能物流码查询、产品防伪查询、产品查询、药店查询,还有每隔半小时更新一次的“同仁堂”和“同仁堂科技”两支股票的价格。

信息中心还负责收集内部经济数据,并按固定时间通报给集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这些经济数据包括科技新产品的销售情况、科研项目的进展等等,数据最后形成一个数据库,不仅仅报给同仁堂的集团领导,还要提交给政府部门。

信息化是一项工具,贵在实用。黄宁说,“信息化就像是我们手中握着的一支钢笔,关键是要有实际作用”。在不同阶段,同仁堂在用不同的方法用好这支“钢笔”,而这支“钢笔”,也在不同阶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药店,信息化了就会飞,这是必然的。”一资深人士指出。
引用 回复 收藏
编辑
nill

   
   
 发表于 2007-06-22 10:49
2楼

  这个写的还不错
引用帖子 回复 设为骨贴 | 删除 | 编辑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