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贴子
阅读:[]   跟帖:[1]  

主题:光华感冒药撼动美国市场

 
阿瑟大

   
   
 发表于 2006-12-11 17:32
楼主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第100届广交会上了解到,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药品出口出现质的飞跃:不仅实现以自主品牌的成药形式出口,还与美国客商一次性签下了500万盒“禾穗速校”(原名速效伤风胶囊)的出口协议(折合售价500万美元),拿下了中国国产感冒药一次性出口美国的最大订单。据介绍,此次交易会上的“禾穗速校”创下了中国国产感冒药出口三个“全国第一”:连续10年美国出口第一、年出口全国第一、历年总出口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国产西药一般是以原料药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上,是什么原因让光华“速校”能在此次广交会上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其独特的药品出口运作模式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而白云山光华制药的成功对国内品牌药进入欧美市场,无疑是一次很大的鼓励。

自主研发,行销海外近30年

“上世纪70年代,光华制药承担了卫生部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感冒药项目后,就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了速效伤风胶囊。从该产品研发生产开始,我们就把药品的各种指标定在了欧美标准上,从提取到生产成份的测定等我们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荣明对记者说。据他介绍,“禾穗速校”是光华制药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感冒药。由于是速效伤风胶囊的原创单位,光华制药的“禾穗速校”以其四原色内能粒子等保密工艺,拥有10项国际领先技术,质量和工艺均达到国际上英美国家的标准,光华制药也成为该产品国家药典标准的起草企业。2000年,光华制药作为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按照国际惯例,速效伤风胶囊正式更名为氨咖黄敏胶囊。除了技术上坚持与国际接轨以外,为了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更放心,光华制药还投入了3000万元进行厂房的GMP改造,以纳米靶向技术,推出了第二代全天候改进型号速效——禾穗速校。

正是因为企业有了放眼国际标准的超前意识,光华制药的“禾穗速校”从1979年第45届届广交会起就已经开始了海外出口之路。肖荣明向记者介绍说,从27年前开始,“禾穗速校”就先后出口非洲、东南亚、港澳台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亿元,目前已覆盖全球20多亿人口。此外,早在1999年,“禾穗速校”感冒胶囊已成功获得美国OTC药品登记,成为国内唯一在美国成功登记的药品生产企业。今年5月,光华制药又凭“禾穗速校”等产品,成为中国目前在联合国定点注册为数不多的药品供应商之一。

远景目标:OTC市场创10亿

一纸500万美元的合同,让中国国产感冒药实现了从原料药出口到自主品牌成药形式出口的飞跃。而相比国外市场,国内感冒药市场缺乏专利与品牌的现状无疑给中国的制药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肖荣明说:“现在很多消费者对医药现状不满意,然而恰恰是这个不满意,预示着消费者的需求还有空间,还有市场机会。”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光华制药在“十一五”规划中,制订了打造OTC市场10亿元工程的远景目标,在这个目标中,除了继续坚持以自主产权作为进军海外市场主要战略以外,在国内加强了对消费者进行医药知识普及等活动的品牌文化营销之路。肖荣明介绍说,此次光华感冒药赢得美商的重金订单,除了是基于双方长期合作的信任外,更重要的是,该药品在美国获得了OTC批准销售资格,符合国际游戏规则。同样在国内市场,广大品牌药企也应该通过教育消费者不仅会选择合格的药,更要选择优质的药来解决常见病的自我药疗,这也体现了品牌药企的社会责任。

“中国药品在海外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国药品的海外之路也形成一定的壁垒。尤其是中成药的出口,西方人习惯了用西药的标准来衡量中药,其注册难度大,整体上不被认可,而且这种差异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肖荣明说,“不少西方人仍然认为中国的医药产业很落后,抱有不信任感。但随着中国药品在质量和成本上优势的不断显现,扭转这种观念误差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这首先需要在国内市场上培养好自己的品牌产品,并同时培养出品牌药忠实的消费者来。”

但无论如何,向来挑剔的美国客商此次对中国药品的青睐,无不体现了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药企信任度的提升,也给国内企业培养品牌进军海外一次不小的激励。“作为中国企业,在不断提高药物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要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争取将‘禾穗速校’打造成美国当地的知名品牌。”肖荣明最后说。
引用 回复 收藏
编辑

  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