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楼主
某财经媒体3月5日针对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难获信任,在为公司创造价值后,面临“飞鸟尽,良弓藏”这一情况,为这些中国高管们支招。报道举例说,2005年10月,在麦当劳已有十几年工作经历的麦当劳(中国)高级副总裁、中国北区董事总经理赖林胜突然“下课”。与此同时,一年前刚刚就任麦当劳北京总经理的施文哲也正式离职。颇具意味的是,一年前,当施文哲接到从上海调任麦当劳北京总经理的任命时,总部仅让他考虑了三天,短短一年之内,施文哲就离开了北京公司总经理的职位。报道举的另一个案例是,一家世界级连锁企业的中国区主管张某,帮助公司从原来在中国的几十家店拓展到上千家店,公司的营业额也由原来的几千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亿,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公司私下向他透露,打算任命他为中国区总裁,同时,公司将进行了业务重组,公司在中国各部门的业务由美国总部的相应部门负责,总裁对此无权干涉,直接向总部报告,这实际意味着,张某的权力被架空。同时,准备升任的还有张某的搭档、公司的中国区副主管林某,与张某不同的是,在宣布林某升职为中国区副总裁的决定同时,分配给林某一个可笑的任务,到欧洲进行为期五年的市场考察。林某透露,宣布任命之前,公司曾经找到张某和林某谈话暗示,希望他们自动离职,同时也暗示,公司会考虑一次付给他们一笔现金“买断”。问题在于,公司承诺给予的买断现金与他们有可能获得的期权或股份相比,实在是有些少。“公司算了一笔聪明账,他吃定我们不会为了这些股份和期权耽误我们个人事业的发展,所以敢这么对我们,逼我们走人”。该媒体针对中国高管面临的“良弓藏”问题,也列举了反制案例。一家著名的跨国风险投资公司面对媒体的所有采访,是由这家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负责出面的,他也是公司的唯一公关负责人,公司的公关部门形同虚设。他现在的大部分时间安排,除了一部分管理公司的运营之外,有很大的一部分时间不是接受媒体的访问,就是频繁地出席在各个会议和论坛之上,呈现一种很强的曝光率。另一家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的中国区总裁沈先生则拥有一份自己的经常联系人名单,上面不仅罗列着中国很多主流报纸的主编、资深记者和首席记者的联系方式,以及和他们的联系次数、关系疏密程度,还包括与很多政府官员、相关业内其他公司老总的联系情况。沈先生表示,他经常性地邀请这些人出去吃饭、游玩,不断巩固与媒体、地方政府、各公司的关系,“这对我个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反正是公司埋单。我在打造自己的知名度,和我个人的品牌效应。”沈先生私下透露,他现在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公司的平台打造他个人在媒体中的良好形象和在业内的良好口碑,为将来跳槽做好打算。在沈先生看来,自己的影响力提高了,比他给公司提升业绩更为重要,因为公司在对他进行降职或者裁撤的时候,会考虑媒体会怎么看,业内会怎么看。更为重要的是,沈先生自己的影响力提高了,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公司考虑“挖”他,这时,公司不仅不敢动他,更会重用他,千方百计拉拢他。谈及跨国公司的交流和信任问题,沈先生一脸不屑:“在跨国公司,坦白讲,中国人很难获得信任,成为主流和高层,你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
[u][color=red]春花 秋月 夏雨 冬雪 此景几许清闲 陈酿 佳肴 知己 良朋 待得半世逍遥[/color][/u]
| 只看他
3楼
说的不错!!
但是为什么在跨国企业中国人就得不到足够的信任????
李轻舟
积分:15292 金币:1967
| 只看他
4楼
以他们的心态,本来就是一群高级打工仔,只不过身着名牌西装而已.
---------------------------------------------------
不为五斗米折腰。
没错,这话就是写给那些曾经的同行、现在的走狗们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