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  贴子
  |  

主题:[原创] 花非花:被大众误读的Kate Moss

YOYOCOME

积分:333    金币:110
  |   只看他 楼主




花非花:被大众误读的Kate Moss

THE GIRL WHO NEVER SOLD THE WORLD


意大利人安伯托埃柯有句名言: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读者都无法知晓作者的原意。后现代理论家更有惊人之语:作品一出生,作者便死亡。鲁迅也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见,在艺术的领域内,误读和被误读,都是很自然的事。但倘若被误读的不是作品,而是一个人呢?

Kate Moss,正是一个被极度误读的女人。尽管误读是自然的、正常的,对于变幻莫测的时尚界来说尤其如此,但我依然想拨开千丝万缕如浮萍般的“真实”,走入Kate Moss真正的内心世界,因为她的美和智慧,使我产生了读解的冲动。



Kate Moss:谜一样的文本

她15岁的时候就成为模特,18岁的时候就已经和Linda Evangelista及Naomi Campbell等人在supermodel(超级模特)的舞台上齐芳斗艳;

她15年来一枝独秀、长盛不衰,在青春如金的模特界,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她似乎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但她每一次都成为时代风尚的代言: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与病态美学风行,那时她的瘦骨嶙峋自然倍受宠爱;新世纪开始,复古风潮回归,她的成熟性感又脱颖而出;甚至她去二手店里淘衣服,若被人知道了,就会有一大帮名人蜂拥而至,竞相模仿;

她不是设计师,却影响了一批当代最伟大的设计师、摄影师、化妆师,甚至还有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们;

她是财富之神,若是在公共场所拍到她与任何一个性感男子的照片,便有一大堆媒体带着钞票找你抢购,每张的售价为12万美元起;她怀孕期间,弗洛伊德之孙洛锡安弗洛伊德为她画的肖像更是拍卖了350万英镑的高价;

她吸过毒,被媒体曝光后品牌商纷纷与之解约,使她至少损失1400多万美金,但一年之后,这些品牌纷纷回头,她的身价也涨了将近三倍;

随手翻开今年任何一本时尚杂志,你更会惊讶不已: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Versave、Burberry、Calvin Klein、Bvlgari、Longchamp……她的身影出现在10几个大牌的广告中。天啊,这些品牌怎么了,竟然能够允许这张面孔同时为形象代言;

是她拥有特洛伊王妃那神话般的撼世惊艳吗?她,身高只有一百七十公分,甚至还有些O型腿。

Kate Moss,你究竟拥有什么样的魔力?



雾里看花说缤纷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尚能引起人们发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慨叹,对于斯芬克斯之谜一样的“Kate Moss现象”,人们自然众说纷纭,而且更为热衷,构成了时尚界的一道奇景。

传媒的言论往往是水分最大的,但也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Kate Moss的名字,总是与危险、诱惑、颓废、性丑闻、堕落、瘾君子、金钱和时尚紧密相连,能够格外满足读者的窥视欲望,任何一家媒体的老板也无法拒绝上面那些词语的吸引,所以,Kate Moss的走红与此有关。Kate Moss也曾在一部讲述超模生活的记录片中说,她自己被人们看成是天下罪恶的根源,因为厌食症、抽烟和海洛因。然而如果原因真在于此的话,那么现在最受追捧的一定不会是Kate Moss了,因为在云山雾罩的模特界里,Kate Moss的确算非常安分守己的一个了。

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认为Kate Moss的走红是因为她曾经的吸毒丑闻。其实在模特界,如果这种事情被曝光的话,那一定意味着当事人前途的终结;而能够凤凰般浴火重生的,Kate Moss是第一个。所以,这种说法也相当的幼稚,可谓不驳自倒。也有一些社会学研究者试图从理论的层面予以阐释。在一本人类学研究专著《美貌的历史》中,她被视作一个样板,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制高点,然而面对Kate Moss只有一百七十公分的身高和O型腿,作者似乎也没有底气将“Kate Moss现象”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她的美貌。美国文化学者Ariel Levy(艾瑞尔利维)的专著《女性沙文主义猪》也曾被拿来当作证言,艾瑞尔认为时下盛行“下流文化”,跳脱衣舞、往乳房里注射填充物、出卖性隐私成了快捷合法的名利之路,于是形成了一个概念:做荡妇和隆胸一样,乃是一种自我解放行为。进入21世纪后,流行的女性形象是“荡妇”:你可以有干净的脸蛋、单纯的表情,可以是叛逆、富有挑衅气质的现代女性,但不管你是谁,你最好打扮得像个妓女。艾瑞尔的理论有一定价值,但其注重的是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因而被人拿来解读Kate Moss就十分牵强了。

所有的人倒是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认为Kate Moss是最会着装的人,在《名利场》杂志“2006年最会穿衣国际名人榜”上,Kate Moss毫无争议地排名第一。但即便如此,人们就会对这样一个有着各种“缺点”的女人如此喜爱吗?

英国著名雕塑家马克•奎因在Kate Moss怀孕期间为她创作的雕塑,至今还安放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面对Kate Moss,世界人民困惑了。



自由自我自芬芳

在尝试着读解“Kate Moss现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模特界的生活状态。模特在上世纪80 年代获得了好莱坞明星般的待遇,90 年代更有了“超模”概念,超模们坐最好的车、住最好的酒店、穿最漂亮的衣服,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她们真实的生活却不尽人意。经纪公司对模特儿们采取身体法西斯主义,安排她们每周工作7 天,每天15 小时。公司常常会派她们去东京工作,因为日本人给的报酬高,但日本人的要求也很苛刻,模特儿们每天要称体重,有的女孩会被“建议”不要吃东西。由于收入和体重是成反比的,所以模特儿中厌食成风。因为年龄问题格外敏感,整容也很普遍,眼角出现一道细细的纹路都会感到末日来临。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模特们常有惊人之举,超模三驾马车之一的Naomi Campbell,就总是处在吸毒、打人、暴虐的丑闻漩涡中,屡次被评为世界上最讨厌的女人,她除了忙着走台,就是跑法院出庭。Kate Moss与之相比,实在是一个乖乖女了。这并非在为Kate Moss开脱,而是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你得首先怀着理解的态度。

我认为,Kate Moss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骨子里那种天生的波西米亚自由气质,她被狗仔队在街上抓拍到的镜头都是素面朝天,衣饰简洁;她那漂亮的金棕色头发也不是靠昂贵的洗发水洗出来的,而是使用便宜的丁香精油;她崇尚自然的美丽,整洁、不加过多修饰。

在时尚界大红大紫的Kate Moss,却始终与时尚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声色犬马中保持高度的自省,无论是演绎优雅、复古、叛逆、前卫哪一种风格,你都能从她的眼中读到一种不羁的自我。在拍摄一条香水广告时,摄影师要她裸露,因为裸露表示纯洁,Kate Moss争论说,多穿了一条内裤也不影响纯洁。她的巨幅平面广告竖立在纽约街头,她却说:“从此我再也看不到自己,我看到的只是别人做的广告里的我。”面对崇拜者的狂热,Kate Moss却坦然表述,说她不愿成为任何人的偶像,她只想成为她自己。在接受《名利场》杂志的主编采访时,她再次表现出了Kate Moss式的真诚和性格,她坦然承认了自己在毒品事件中的错误,而后说:我以后再也不会碰那些东西,尽管人们喜欢的就是我的海洛因脸。

不在乎别人如何如何,甚至也不在乎时尚会怎样怎样,这就是Kate Moss。她只是想尽力的做回自己,并且做到完美。这个在家庭生活和爱情道路上颇为坎坷的女人,依然保留着对于爱情的执著理想,保留着一颗善良的心。媒体对她加入英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报道热情,远没有对那些有炒作价值的事情来的高涨,但Kate Moss也不怎么在乎。

自由,自我,这就是我们的Kate Moss。摄影师尼克耐特说:Kate Moss美丽的外表下,更有坚强的内心以及过人的聪慧,这些优点在她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才能一直屹立在时尚舞台的最前沿。这种“坚强的内心以及过人的聪慧”,正是由自由、自我的性格所塑造的。

自由,自我,不也正是时尚最为本源的精神所在吗?那些讲求形象、品味的国际大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要求是极为苛刻的,甚至不容许冒任何的风险;而那么多的品牌转回头来,重新与她签约,如果不是因为她在这种自由、自我的精神状态下,能够将时尚最具魅力的所在加以完美表现,又会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这些对“Kate Moss现象”的理解,也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误读,但无论怎样,在Kate Moss的身上,的确保留着我们这个时代对于真诚和自由的最后理想。近日佳音传来,Kate Moss成为Topshop的签约设计师,将在全球推出Kate Moss for Topshop时装。我们看到Kate Moss将又一次满载理想出发,这个充满魔力的女人,在生活的历练中尽管有时浅酌低徊,但那份对未来的向往也永远未曾磨灭,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It is a sin to be tired.”

---------------------------------------------------
花本无心何必真,乐自有谱声随人。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